“转基因致癌”之争风波再起 信息不对称是主因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对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各种谣言层面。
6月24日,“转基因致癌”之争风波又起。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吉尔斯·塞拉利尼备受争议的转基因玉米致癌旧文,经历发表、争论和撤稿后,在《欧洲环境科学》杂志上再次发表,引发了新一轮辩论。
该文曾于2012年9月19日发表在《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杂志上,称长期喂食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能导致大鼠长肿瘤,当时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此文甫一发表就遭到科学界的强烈质疑和批判,认为其实验设计漏洞百出,证据不充分,将会误导读者。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曾发布官方声明,认为该论文的科学质量不足,可信度不高。
一年之后,2013年11月28日,出版方爱思唯尔公司发表声明称,此项研究未能达到应有的科学标准,所得数据不足以支持其结论,在要求作者主动撤稿遭拒后,决定自行撤稿。
然而,时隔半年,该文在未经过同行审议的情况下再次发表,而《欧洲环境科学》杂志甚至未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由于数据有限且缺乏适当的统计学分析,该文在首次发表时就被强烈要求公布原始数据。但科学家们发现,此次重新发表的主要数据与2012年的版本并无实质性差异。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认为,这篇重新发表的文章毫无新意,统计样本的数量和主要结果依然来自上次被撤销的文章,且对关键缺陷未予修改和纠正,因此对于上次同行科学家的全面批评和否定性结论不会产生任何改观。
长久以来,转基因之争多停留在口头上,而该论文却通过实验数据否定转基因,因此也被诸多反转人士当成反转利器广泛引用。笔者不禁要问,既然想方设法将被撤销过的旧论文重新发表,塞拉利尼为什么不针对同行提出的缺陷改进实验设计?为什么在21个月之后重新发表的论文里,仍然没有拿出改进的实验数据来捍卫自己的立论?
剑桥大学教授David Spiegelhalter在谈到该问题时提议,应在其他完全独立的实验室采用合适的样本量进行重复实验。但令人不解的是,在这21个月里,生物技术权威数据库PubMed收录的论文中,没有一篇重复论证其结果。同行科学家为何也没有重复该实验?
多位科学家在谈及此事时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该实验存在实验大鼠品种具有自发产生肿瘤的倾向、样本数量太少、统计方法不正确等重要缺陷;另外,尽管表面看实验涉及分子水平论证,但缺乏转基因成分导致细胞癌变的关键证据。
另一方面,证明转基因产品安全的长期试验却有很多。例如,日本科学家早在2008年就发表过104周大鼠喂养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饲料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杂志2012年早些时候也发表过一篇详实的综述,评论了12种动物长期(90天以上到2年)喂食和12种多代动物喂食转基因饲料实验,证实转基因饲料对实验动物的健康没有显著影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杨晓光于2013年11月9日发表抗虫水稻对大鼠健康78周影响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也许是由于科学性不足,主流科学家群体“不屑于”重复塞拉利尼的实验;也许是因为转基因产品的长期试验已有众多更严谨的结论,科学家认为无须再做;也许是时间不够充分,相关研究还未发表。
但笔者认为,对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普通公众来说,再多证明转基因产品安全的实验也抵不过一个证明其不安全的结论。因此,通过实验破解“转基因致癌”之谜并非没有必要。
除了技术问题,转基因之争难以平息和其背后涉及的利益集团也有很大关系。生物类期刊就被一些业内人士指为利益集团的“洗白工具”。塞拉利尼的科研团队也被指接受了反转基因集团的经费支持。而在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已被主流科学界“乱棒打死”的塞拉利尼本人则回应了质疑,并将矛头直指转基因公司,反击称是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受到了利益集团的操纵。
笔者认为,不论该文存在多大争议,重新发表使之回归学术争鸣的意图是值得肯定的。正如《欧洲环境科学》杂志编辑在配发的说明中写道:科学进步需要争论来找到接近真实的最佳方法,这种方法论的竞赛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环境科学》旨在通过重新发表塞拉利尼等人的文章引发理性讨论。
而在我国,目前正掀起一场热火朝天的转基因之争。虽然颇为吸引人眼球,却始终难以进入理性的轨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有好有坏,只有充分的讨论、研究和实践才能精选好技术,淘汰坏技术。不论是挺转人士还是反转人士,不论是外行还是内行,如果不用证据说话,而是盲目地相互指责,则明显违背了科学精神。
尤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对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各种谣言层面。终止谣言,责任在谁?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希望科学家们尽早通过重复实验,让“转基因致癌之争”水落石出,消除社会各界对转基因的重重疑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