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5种作物育种将完全商业化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2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16年起甘肃省玉米、水稻、油菜、棉花、蔬菜5种作物的杂交育种工作将不再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承担,而将完全实现商业化育种。这是甘肃日前出台的《甘肃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实施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并不是削弱科研院校的研究实力,也不是不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棉花和蔬菜商业化育种的科研人员从事育种研究,而是鼓励他们为企业育种、与企业有效对接。”在发布会上,甘肃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常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是说。

由于这5种杂交作物市场化程度高、效益高、企业投资积极性高,让科研院校退出这个领域,可以有效调动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商业化育种。既避免了资金浪费,又有利于整合资金进行公益性研究。

为了鼓励种业科研人员和育种资源向企业流动,甘肃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惠措施,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今后,甘肃省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如果有意愿到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或离岗创业都可以享受保留身份、职称、工资晋升等待遇。而制种所得的科技成果收益则可按60%划归参与种业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且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要通过强化合作交流,让科研人员动起来,通过创新科研成果收入分配机制,让科研人员依法富起来。”常宏说。

在发布会上,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还介绍了甘肃种业目前发展的情况和该省刚刚编制下发的《甘肃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情况。

据悉,经过多年努力,甘肃省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瓜菜、花卉制种基地。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