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市打好早稻“发展牌” 推动粮食新跨越
今年,天门市早稻生产面积扩大、科技提升、长势稳健,丰收在望。全市早稻面积23.38万亩,较上年扩大4.07万亩、增长21.08%,机插率90%,提高10个百分点。目前早稻已进入成熟期,亩平有效穗24.52万,总体长势好于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自然灾害,可望实现早稻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该市在早稻生产上狠抓了“四个强化”。
一、强化行政推动。天门市委市政府把早稻生产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主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板,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奖惩激励等措施大力推动早稻生产。年初,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早稻生产目标责任状,将落实早稻面积、集中育秧、机械插秧等一并纳入乡镇领导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市财政拿出300万专项资金,对完成上年集中育秧任务的乡镇进行奖补兑现。
二、强化科技兴粮。该市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把示范推广新技术作为发展早稻生产的切入点。一是筛选早稻新品种。该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筛选出一批生育期早、抗性好、产量高的优质早稻品种,实现了“早稻-晚稻”连作茬口无缝衔接,确保了后茬晚稻安全生产。二是推广早稻高产稳产新模式。大力集成推广“统一优良品种、统一育秧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水、统一机械作业”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三是举办高产示范样板。在九真、石河等早稻主产乡镇建设早稻高产创建、高产模式攻关示范样板7个,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三、强化集中育秧。该市整合水稻集中育秧、农业科技入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农田建设、以钱养事等项目资金,积极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集中育秧供秧机插服务,发展早稻生产。支持新建集中育秧基地378个,其中大型基地1个,中型基地7个,小、微型基地370个,集中育秧面积116.4万平方米,栽插大田16.6万亩。全市今年种植早稻的乡镇增加到8个,比上年新增3个,基本覆盖所有水稻优势产区。该市还积极探索硬盘育秧、软盘育秧、钵体育秧等集中育秧新技术,试验不同类型的育秧基质,打通阻碍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强化宣传引导。一是大力宣传国家继续实行粮食生产“四补贴”和提高早籼稻等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的好政策;二是大力宣传水稻集中育秧省秧田、省劳力、省投入、增单产、增效益、促机插的“三省两增一促”的效果。通过强化宣传引导,调动了农民发展早稻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