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湖北省恩施州审定小组会议初审通过品种公示
关于第五届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恩施州审定小组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
各有关单位及个人: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4年3月5日召开了恩施州审定小组会议,初审通过农作物新品种6个,其中水稻品种2个、玉米品种4个。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规定,现将初审通过的品种予以公示,公示期为60天(自2014年6月26日至2014年8月25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或修改意见,可向恩施州种子管理局反映,异议人需要用真实姓名,并提供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异议单位书面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6月26日
附件:
恩施州审定小组初审通过的新品种审定公告
(征求意见稿)
一、水 稻
1、中9优591
品种来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恩恢591”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
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迟熟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4%,整精米率52.0%,垩白粒率48%,垩白度4.8%,直链淀粉含量21.4%,胶稠度50毫米,长宽比2.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39公斤,比对照Ⅱ优264增产5.11%。其中:2011年亩产588.46公斤,比Ⅱ优264增产3.31%;2012年亩产580.31公斤,比Ⅱ优264增产7.00%。
特征特性:属迟熟籼型中稻品种。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叶下禾,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后期熟相较好。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7.36万,株高115.4厘米,穗长25.1厘米,每穗总粒数145.7粒,实粒数123.1粒,结实率84.5%,千粒重30.6克。全生育期150.9天,比Ⅱ优264短4.5天。抗病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感纹枯病。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和旱育抛秧等技术,培育多蘖壮秧。2、合理密植。亩插1.5~2.0万穴,基本苗8~10万。3、科学用肥。一般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7。底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4、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5、及时收获。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中稻种植。
2、宜香优恩62
品种来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恩恢6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
品质产量: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迟熟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8.2%,整精米率64.9%,垩白粒率20%,垩白度1.6%,直链淀粉含量15.4%,胶稠度86毫米,长宽比3.0,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20公斤。其中:2010年亩产565.83公斤,比对照全优527增产4.23%;2011年亩产612.56公斤,比对照Ⅱ优264增产7.54%。
特征特性:属迟熟籼型中稻品种。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分蘖力较强。叶色绿,叶下禾,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有短芒。后期熟相较好。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8.28万,株高123.6厘米,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130.6粒,实粒数110.2粒,结实率84.5%,千粒重30.8克。全生育期150.9天,比对照Ⅱ优264短3.2天。抗病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抗稻瘟病,中感纹枯病。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采用旱育早发或者旱育抛秧等技术,培育多蘖壮秧。2、合理密植。亩插1.2~1.8万穴,基本苗8~10万。3、科学用肥。一般亩施纯氮12~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7。底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4、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5、及时收获。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中稻种植。
二、玉 米
1、G1004
品种来源: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用“G1811”作母本,“G3200”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
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容重791.2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8.28%,粗脂肪(干基)含量5.06%,粗淀粉(干基)含量68.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43公斤,比对照鄂玉25增产6.95%。其中:2011年亩产594.96公斤,比鄂玉25增产7.96%;2012年亩产621.70公斤,比鄂玉25增产5.97%。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数21片左右,上部叶较宽,叶尖披垂。雄穗发达,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区域试验中株高290.2厘米,穗位高129.1厘米,空秆率0.6%,果穗长20.1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5.3,行粒数39.9,千粒重376克,干穗出籽率83.7%,生育期144.8天。抗病性鉴定为抗大、小斑病和穗腐病,中抗灰斑病,茎腐病病株率2.0%。田间倒伏(折)率3.7%。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低山地区3月下旬播种,二高山地区4月上旬播种,单作每亩种植2800~3000株。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锌肥1公斤;及时追肥,4~5片叶时亩施尿素10公斤;重施穗肥,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30公斤。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4、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2、HS10375
品种来源: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H9575”作母本,“W35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品种。
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容重758.6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8.40%,粗脂肪(干基)含量3.64%,粗淀粉(干基)含量68.9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53公斤,比对照鄂玉25增产6.32%。其中:2011年亩产613.47公斤,比鄂玉25增产7.04%;2012年亩产619.59公斤,比鄂玉25增产5.61%。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数20片左右。花药浅紫色,颖壳有浅紫色斑点,花丝浅红色。果穗锥型,苞叶稍短,穗轴红色,籽粒黄白色、半马齿型。区域试验中株高279.7厘米,穗位高116.8厘米,空秆率0.5%,果穗长19.3厘米,秃尖长1.3厘米,穗粗5.4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38.3,千粒重371克,干穗出籽率84.6%,生育期145.5天。抗病性鉴定为抗小斑病和穗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灰斑病。田间倒伏(折)率1.2%。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低山地区3月下旬播种,二高山地区4月上旬播种,单作每亩种植3000株。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锌肥1公斤;及时追肥,4~5片叶时亩施尿素10公斤追施提苗肥;重施穗肥,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30公斤。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4、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5、及时收获。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3、恩玉单8号
品种来源:恩施州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用“QL475”作母本,“MH4117”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
品质产量: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容重779.4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8.48%,粗脂肪(干基)含量3.48%,粗淀粉(干基)含量68.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68公斤,比对照鄂玉25增产7.55%。其中:2011年亩产624.26公斤,比鄂玉25增产8.92%;2012年亩产623.09公斤,比鄂玉25增产6.21%。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数21片左右。雄穗发达,花药黄色,颖壳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长锥型,苞叶较长,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区域试验中株高269.5厘米,穗位高114.1厘米,空秆率0.3%,果穗长20.7厘米,秃尖长1.5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36.4,千粒重386克,干穗出籽率84.6%,生育期143.0天。抗病性鉴定为抗大、小斑病和穗腐病,中抗灰斑病,茎腐病病株率1.0%。田间倒伏(折)率1.3%。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低山地区3月下旬播种,二高山地区4月上旬播种,单作每亩种植3000株。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锌肥1公斤;及时追肥,4~5片叶时亩施尿素10公斤;重施穗肥,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30公斤。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4、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
4、恩单108
品种来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TD1”作母本,“F5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
品质产量: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容重794.2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7.88%,粗脂肪(干基)含量3.87%,粗淀粉(干基)含量77.4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69公斤,比对照兴单13增产9.69%。其中:2010年亩产615.31公斤,比兴单13增产10.73%;2011年亩产592.07公斤,比兴单13增产8.63%。
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叶片数21~22片。雄穗分枝9~16个,雄花颖壳紫色,花药、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区域试验中株高269.2厘米,穗位高112.6厘米,空秆率0.2%,果穗长20.5厘米,秃尖长0.9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40.1,千粒重336克,干穗出籽率86.5%,生育期138.8天。抗病性鉴定为抗大、小斑病、锈病及弯孢菌叶斑病,中感灰斑病。田间倒伏(折)率6.0%。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低山地区3月下旬播种,二高山地区4月上旬播种,单作每亩种植3000~3500株。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锌肥1公斤;及时追肥,4~5片叶时亩施尿素10公斤;重施穗肥,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30公斤。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4、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5、适时收获。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恩施州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