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经营全面规范化 中国农化企业亟待转型

广东英德工商大力查罚不规范农药标签,让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国产农药企业风声鹤唳;海南实行农药标签备案赋码制度,令众多原本叱咤宝岛的农药企业灰头土脸业绩一落千丈;近两年各地掀起的环保核查风暴,迫使一批粗放生产的农药企业停产整顿甚至关门大吉。

当监管力量真正举起探照灯时,习惯了擦边球、潜规则、野路子的农药企业和产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没上场就失去了比赛资格。

在国际足球赛场上,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事实上,敏锐的业界同仁可能也已经预见到,在国际农药市场上,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也不多了。没错,在原始积累期依靠仿制成分、专利侵权、过界营销和低成本生产来寻求生存发展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无论从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针,还是地方政府的实践探索来看,中国专利保护的力度必然越来越严,对农药营销进行全面监管的地区也必然会越来越多,环保问题一票否决的弦拉得越来越紧。那么,谁应该担心呢?显然不是跨国农药企业,也不是那些完成了升级转型的国产农药企业。我们当然明白国产农药企业的难言之苦,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也看到了部分国产农药企业的毅然转型,并为他们呐喊鼓劲,不过,留给中国队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个人认为,国内农药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行业发展初期粗放经营的惯性延续至今。在上世纪农药市场化进程中快速扩张的时期,一大批资本不多、技术不强、底线不高的企业在农村市场拼杀成长,奠定了不规范竞争的基础格局,尽管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度过了原始积累阶段,但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还是沿袭了下来。如随意扩大产品使用范围,借证、盗证生产,高仿知名产品的外观设计等,都是积重难返的陋习。

时至今日,在充分竞争的格局下,有些做法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在标签上增加两个字一个图案来扩大使用范围,往往并不能增加多少销量,反而要时刻当心被人抓住小辫子,何苦来哉?

二是行业创新能力欠缺,相对国外起步时间较晚,所以一些企业心安理得仿冒侵权甚至自诩爱国。事实上,这一点并非农药行业独有,也并不能成为企业不规范经营的理由。基础薄弱情有可原,破罐破摔不是长久之计。

诚然,短期内国产农药企业还难以在创制农药方面赶上跨国巨头,但一个产业的机会并非只有源头创新,留给国产农药企业的机会至少还有制剂技术上的突破,营销方式上的创新,技术服务上的尽心尽力,这些并不需要动辄十亿美元十年时间的投入,有什么理由做不好?

三是监管力量的长年默许助长了不规范经营的风气。就在三五年前,各地农业、工商、环保等部门对农资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还是以事后处罚为主,哪个产品出了药害,哪个产品被人举报侵权,哪个厂家出了环保事故才会招致监管部门的处罚。由于"出大事"终归是小概率事件,因而企业也就心存侥幸。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各个行业领域逐步兑现保护专利的承诺;环境恶化带来的环保压力和一票否决的考核方式让地方政府睁开了闭上的那只眼,第一个看到的往往正是化工领域的农药企业;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空前重视让许多地方开始探讨收紧农药监管,多部门联动执法成为常态。

以海南为例,很多在农药备案赋码之前通行无阻,至今在海南岛外仍可正常销售的产品被无情扫荡,由于产品自身的确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企业也只能无奈退出或整改再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农药产品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业内共识,即使排除政策因素,按正常的发展轨迹,外资农药产品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仍会继续扩大,更何况政策导向对农药规范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