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人为之困惑的问题

进入两千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形势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睁眼可见的就是适合种植小麦的区域和面积在逐渐的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发生,但我们的小麦单产和总产量却都没有明显的减少和降低,甚至还有略微的增加。如据官方统计:2004年我国小麦平均单产283.5公斤,首次超1997年273.5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结束了连续多年小麦产量徘徊的局面;2006年,我国小麦单产首次突破300 (303.3)公斤大关,2011年又实现亩产322.5公斤的历史新高纪录。在小麦总产方面,2006年以来,在小麦种植面积减少近1亿亩的情况下,还实现了连续6年超过1亿吨,小麦的自供能力得到提升。面对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不能忽略近些年小麦新品种多样性、适应性以及不断推出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在其中所做的贡献。

众所周知,气候环境在不可逆转的朝着不利于小麦生产种植的方向发展,要长期实现我国小麦原粮的基本自给,实现“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永久目标,形势逼人,前景不容乐观。做为小麦育种人,如何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效率,育成更多更好能够适应于当前乃至今后小麦生产和不断变化气候形势的小麦品种,需要我们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提示了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儿要做,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调整提高和改进。

一、学术交流与实际育种脱节严重、不接地气儿

在国内,一些面对小麦育种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不少,但大都以论文式的交流为主,很难也很少涉及到实际小麦育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难点。说真的,做为小麦育种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途径来让我们开阔思路,提供资源和必要的手段,这也就导致了小麦育种人总是自己在一个几乎封闭的小圈子里“瞎琢磨”,琢磨对了就算是碰上了,琢磨不对,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

在多年的小麦育种经历中,我们很少听到就一个小麦育种中的实际问题,有人、有各种交流活动在哪踏实的讨论过,争辩过,难道人们在实际小麦育种中就没有问题吗?就譬如说:(1)小麦高产育种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在具备高产的同时,品种还需要兼顾些什么?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突破的途径是什么?可利用的资源有多少?在哪里?(2)还比如,中国的小麦品质育种可以较好利用的资源有多少?与国外相比,我们存在着那些优势或不足?优质亚基14+15与5+10相比,那个更容易利用?那个在我们这个小麦生产环境中会表现的更加的稳定?(3)再比如说,我们的小麦抗病育种到现在为止,关于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等,难道就没有一个好的抗源、耐源和可以应用好的抗病育种和鉴定方法?难道我们就光等着这一类的病害长期的困扰我们和给我们的小麦生产带来不确定的威胁吗?如果有人说,要是不抗这一类的病害也行的话,小麦包括锈病和白粉病等病害也就真的没有必要再抗了。理由很简单,就是像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等这一类的病害都是“盲治(早期预防为主,若是到了发病期治愈的效果会变差)”。在早期“盲治”的同时,把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也防治了,可以让小麦的一生不再发生这一类的病害。顺理推论,照此上述,我们还一个劲儿的往组合里捣鼓抗病基因干嘛?兼顾丰产和综合抗性的“洛类”抗性丧失以后,我们到今天为止没有听谁说过还有哪一个抗源可用。没有抗源支持时,还说什么小麦的抗病性呢?品种审定标准里还有什么理由要求审定的品种要抗病呢?

现在明摆着的问题是,高级的太高级了,低级的太低级了;高级的与小麦育种相关的理论很难去用来指导小麦育种实际,甚至互不通气。当然也没有“通气”的渠道。

二、小麦育种同行间实际的交流少,各行其是、各搞一摊

小麦育种圈内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是小麦育种同行间,甚至一个单位内,实际的专业交流少,都各行其是、各搞一摊、各自为政……这种现象,可能也是多年来一种习惯的传承,也是相互间不相信,甚至有“敌意”的一种具体表现,特别是近些年,小麦商业育种氛围逐渐浓重以来,相互间资源的交流和技术、方法的交流也就更少了。表现严重时,就是一个小麦育种单位的两个人、试验地相隔一条土埂也决不相往来,更甭说是在一起聊一聊小麦育种、聊一聊组合配制理念了!可能在不谈或不接触小麦育种的事儿或喝酒端杯时相互还都是好朋友、好哥们儿,但一提起小麦育种,两个小麦育种人却反而没有话说了。这是畸形啊!是对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难道市场经济以后,我们的小麦育种也非要这样吗?关门育种,闭门造车的做法我们大家都知道不行,都知道是弊病,但多数人还是抱着不放。

这说明在我们大的环境有问题的背景之下,小的小麦育种环境和相应的法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导致了每个人都不安心、不放心,从而束缚了自己,也制约了自己在小麦育种事业上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前辈要比我们做的好,比我们开放和大度。

在我们的“祖师爷”——蔡旭先生的生平记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蔡旭襟怀坦荡,把作物育种视为人民的事业,对育种材料从不据为私有,主张开放育种,材料交流,资源共享,并强调单位间协作。早在1950年他就曾将900余份原始材料发给16个省市的小麦育种单位使用。蔡旭先生当年还把最有亮点的组合“胜利麦×燕大1817”的F3给了一些兄弟单位继续的选择,使得这个组合育成了十几个适合于不同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农大36、农大183、农大311、石家庄407、华北187、太谷49等,它们都在当时当地的小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经蔡旭先生的倡议和艰辛的奔走申请后,国家科委、农业部终于将杂种小麦研究列入国家六五攻关计划,组织全国攻关。此时,蔡旭先生的倡议:“协作攻关,开放育种”的技术路线,又一次的得以实现。”

我们近些年常用的一个著名小麦杂交组合亲本农大3338中,就有一个组合是‘7660/小偃恢’的材料,它就是当时杂交小麦协作组相互间交换来的材料。我们后来育成的很多品种、材料都起步于农大3338。我粗略的数了数,在我们近十几年所育成的小麦品种中,有超过十个是带有农大3338血缘的后代,且它的作用还在有增无减的发挥着。

让一个或是一些材料在不同人的手里、在不同的地域里去发挥作用,总比我们自己掖着藏着捂着盖着要好。而这些材料通过交流、通过不同的人、多方位的利用与研究,会被我们更好更全面的掌握它,有的放矢的将其利用的更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

或许,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的开放会以更好的方式开展,会更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所在,在这方面,我们连益民先生有着他很好的观点。

三、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亟待提高

不难发现,近些年我们在生产上种植和新通过审定的一些小麦品种在产量性状表现上没有太大问题,但问题是适应性不强,风调雨顺小时、小的区域内种植时,表现还可以,一旦遇到了天灾、遇到了不利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时,其自身的弱点就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给小麦生产者和农业造成损失,同时也让我们育种者自己丢人。譬如近些年发生的冬春季干旱,春季的低温冷害等,都不同程度的让一些小麦品种遭殃,农民的利益受损,育种者丢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儿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在组合较早世代进行异地或特定条件下的多点和适应性鉴定。一个育种单位的育种环境、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再好,它也是单一的,不具备综合的代表性,特别是那些小麦生产敏感区域的代表性会更加的缺少,所以也就导致了在“自己家”这里选择的品种表现不错,乃至在区域试验中也还可以,但到了小麦生产上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小麦生产毕竟已经不是区域试验,它要的不再是平均数,而是实实在在的产量。

(2)选择的眼光和理念存在问题。过分的看中大穗、方穗、壮秆,是不少人的偏爱。殊不知,这种(大穗、方穗、壮秆)类型的适应性比起那些与之对应的偏小穗、尖穗、柔韧的较细茎秆类型的各种适应性都会相差很多,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相关性”。这种类型也有说服我们的理由,那就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生产上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和正在创造“辉煌历史”的品种类型,有几个是我们热衷欣赏的——大穗、方穗、壮秆型?

(3)杂交组合亲本的亲缘关系和生态类型太近。其实,这种“太近”在小麦育种中有时还是有利的,也曾经有过或正在有一定的贡献。在亲本选配的原则里,明显的有这么一句话,“双亲性状能够互补,优点多缺点少,组合容易成功。”但在小麦育种实际中,“优点多缺点少”,性状又能够互补的亲本哪有那么多啊!而有的多出现了在一些背景相近的品种(材料)或我们杂种后代缺少“异地、异缘”的“中间材料”中。这种组合,的确亲缘关系太近了,很难有良好的适应性。

在组合配制中,更有甚者还怕是近的不够,还非要用亲缘关系最近的亲本进行“轮回”使用。这种组合,有时容易真的育成品种,但也真的适应性不行。

(4)对于性状相关性的注意不够。其实,在很多时候,一个品种会出现的问题它(品种)自己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可惜的是,我们心疼自己的劳动或付出;我们没有勇气淘汰我们自己选育的一些东西;我们总是抱着一些或更多的侥幸心理,才导致了我们对一些已经发生或发现的“毛病”视而不见。譬如我们常说的开花习性好(花药大、花丝长、花粉量多),是品种适应性(特别是对低温冷害的耐性)强的很重要的标志;抗寒性强的类型,也是抗旱、抗倒春寒性强的标志等。有些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时我们就发现它不行了,但还是被审定了!这不找倒霉吗!

、与产量数据相比,品种的综合性状更重要

近些年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在区域试验中表现很棒、数据“很美”的品种,都不一定是后来生产上最被农民看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这些品种往往是在小麦生产的过程中昙花一现,最后没了踪影。当然,这里有品种审定标准和品种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也真的暴露出我们品种选育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没有结合生产实际和站在农民的角度去看待和考虑育种中的问题。

我们还是拿矮抗58来说事显得会更加的简单。

矮抗58是近些年在河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我们综合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后发现,与产量数据相比,品种的综合性状,特别是一些让农民种植、生产、销售都踏实的综合表现,在品种的推广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而矮抗58除了人们帮忙总结的诸如“高产稳产、抗冻耐旱、矮秆抗倒、抗病广适和品质优良”的五大亮点以外,还有与之相关的虽然产量不是太高,但种植风险低。这个“风险”包括了,抗倒伏、小麦秸秆的易于粉碎 、冻害轻、成熟早、粮食免凉晒和粮食商品性好、卖粮容易,价钱较高等。就是这些才让农民买账,才让农民喜欢,才让这个品种的推广面积迅速的扩大。

谈到矮抗58,牵扯出了不少的问题,有些是我们左右不了的问题,跟种子审定部门和标准制定部门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比发生在我们育种人身上的问题还严重,因为不合理、“教条”的标准导致了一些更适合种植推广的品种类型难以出现。农民对矮抗58的钟爱其实就是对我们品种审定标准的一种反抗,一种(对光是追求产量数据的)颠覆。这时肯定有人会说,如果按照另外一种模式调整了品种审定标准,是否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呢?回答是:恰恰相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蔡旭先生就提出了要注重中产品种选育和利用的观点(相对的来说,中产品种的适应性可能更好,产量更稳定),依仗着这个观点,一些覆盖地区的小麦产量没降反而连续多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关键不是一时的高产,而是安全!矮抗58做到了,安全了,其作用也就显现了。

五、必要的早代检测没有或检测不全面

现在包括中国农大小麦组在内,能够较全面的进行一些必要的早代检测的单位不多,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的育种实力的单位更是如此。我们以前做过一些早期的检测,效果很好,包括有白粉病抗病亲本加入组合的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幼苗检测;有优质麦参与的小麦优质麦杂交组合F2或F3的单株沉淀值、面筋指数的早代检测等。小麦育种(品种)要求越来会越高,粗放的育种、粗放的选择终究会表现出与目标极大的不适应。

下边几个性状都可以通过杂种早代的检测提高选择效果:

(1)在抗病育种方面的早代检测。虽然我们在配制杂交组合时,利用了某些抗病亲本,但由于条件的不具备,很难进行一些诸如个体或品系的幼苗抗病性鉴定和在标准诱发状态下的大田成株抗病性鉴定。这样,可能会导致在本来的抗病组合后代中选择不到理想的抗病个体或品系,特别是当同背景的一些品系表现近似时,抗病性可能是一个极好的取舍标准,但由于我们没有及时的检测或没有相关的抗性数据,可能会让抗病品系遭淘汰。现实的小麦育种中,大多数的品种(系)是在参加了区域试验后,我们才从区域试验的抗病性鉴定中知道了我们自己品种(系)的抗病性表现如何。这样太晚了,太被动了,既影响了选择又影响了一些目标材料的及早进一步的改良利用。

(2)小麦优质组合的早代低量检测。微量沉淀值、小麦面筋指数,甚至包括优质亚基的种类和数量的检测都是较为简单方便,用种子量也较少,但我们多数的育种单位(人)还是停留在“蒙着选”、“碰上算”阶段。这种现象有时是整体实力的问题;有时是相互间协作的问题;有时是一些较有实力部门、单位需要向外界提供一些有偿服务的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优质组合也是如此,农大3432×CA206的优质组合现在已经到了F7代了,还没有检测过一次,我们也是在“蒙着选”、“碰上算”进行了多年。只能是指望着马上参加区域试验了,然后从三年后的区域试验结束的品质分析报告那儿知道其优质的程度。有时我们说什么什么晚了就会用“等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而我们对于这些组合、后代、品系所得到的品质方面结果晚的程度足足可以说成是“等到那时黄花菜都没了”!说真的,这不是小问题。

(3)做一些必要的基因检测。我们的5182是F4的品系,看上去基本性状、特别是株高已经稳定,但近期通过倪中福老师的检测,发现这个品系F4当年控制植株高度的基因是杂合的,里边含有一个矮秆基因(高为显现,就一个品系的几十株来说,可能在其中还看不到有矮秆个体)。通过检测出来有矮秆基因的(个体)品系我们发现,同样的高度,含有矮秆基因的品系对环境和水肥效应在植株高度方面表现迟钝,这种迟钝会更适合高产栽培和向更靠南的区域发展种植。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检测,或许,如此或更多的检测会改善和完善我们今后的选择模式,让目标性状的掌控始终在我们手中。

如上等等等等,包括适应性、抗旱、抗寒找到了对应的控制基因以后,是否可以通过检测达到我们更理想的效果呢?所以我个人认为,从前的育成品种(大品种)人群范围在今后的育种中会发生改变,实力(涉及分子方面)与实际(包括实际经验)的结合会把我国的小麦育种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六、明确育种目标

我们很多同行在做小麦育种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不明确,就此而导致了目标不固定,看似是很能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其实什么都不是。发生冻害了,小麦的抗寒性就是他们的目标;倒春寒了,目标就装到了耐倒春寒上来;赤霉病发生严重的年份,他们就有叫嚷着搞抗赤霉病育种了,等等等等,是典型的“胡子眉毛一把抓”。

育种目标是开展育种工作的大前提,没有正确、可行的育种目标,就会导致育种的失败,就不会育成好的品种。只有明确了育种目标,明确了我们要奔那个方向去,才会准确的搜集、选配亲本,正确的处理和选择好后代。那么我们的育种目标该明确到什么程度呢?在《山东小麦》一书上说了:抓住那些对高产稳产影响较大的主要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的超越对象上。

这个“超越对象”说得好,还就好在了“具体”上。

我们制定一个目标,必须是有参照物的,没有参照物的目标是空洞不实际的目标。面对一个“超越对象”,我们要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那些是“超越对象”的软肋?才能够让这个“超越对象”通过我们的打造,实现高产更高产的目标。没有“超越对象”,上来就是每亩八百、一千公斤,我们听了“含糊”、不靠谱。

在育种目标的制定上,好高骛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耽误我们育成品种,从而又返回来影响我们的自信心。现在的小麦产量水平已经处在了一个较长期的爬坡阶段,图有大的突破和提高很难,特别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突围”的途径时。所以,我们所选育成的新品种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3—5%已经很不错了,如果适应性再好一点,籽粒性状在好一点点,等就更棒,就是一个不错的好品种。追求大,追求过分的完美不现实。如果我们在山东做小麦育种,能够把济麦22的熟期提早一两天,保持这个品种的基本性状,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新品种。当然了,千粒重再提高两三克,品质再优一点点那更好,可能就是小麦品种中的“王牌”。

七、选择方法固执、单一

杂交后代的选择有多种方法,但我们中国人多热衷于系谱法的使用,这可能与我们着急见到效果有关,也可能跟我们有充裕的劳力和充裕的时间有关。总之,在很多人看来,系谱法就是我们杂交后代选择的唯一好方法。是的,系谱法有很多长处,诸如,有利于选择到抗病、矮秆、早熟等遗传力较高性状的个体,且相对的来说,系谱法又有较节省土地,早代可见效果强等优点。但是,对于我们今天是以产量为主要目标的小麦育种来说,系谱法的缺陷也显露了出来。譬如:①它会限制基因重组的机会;②对于早代、特别是一些与数量性状相关丰产性的选择效果不好;③会因选择世代过早而淘汰一些具有较高丰产潜力的基因型(个体)。

(我认为)有两种衍生选择方法 是最适合我们应用的:

(1)选择混合法。所有的F2组合还可以按照我们系谱法的方法种植与选择,但对于那些在F2已经表现出来好多组合,我们除了按照系谱法选择单株以外,还可以将选择后的混合群体混合收获,在收获前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拔除一些容易鉴别、有明显不足和缺陷的单株(如,植株太高的、成熟太晚的等)。收获后的种子经过精选,进行继续的混合种植,每个世代愿意选择单株、单穗就选择一下,不愿意选择也可以一块等到五六代选择一次。

这种变相的选择混合法操作简单,占地少,目标组合突出,会让我们在好的组合中选择到更好、产量更高的个体 (这个方法我近两年在开始用了,感觉效果不错)。

(2)派生系统法。同样的F2还是按照系谱法进行同样的单株或单穗选择,不同的是,所有的F3品系都按照稀条播的方式种植,此时的单株选择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在此世代评价每一个F3品系品系的好坏有利,根据丰产性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淘汰那些没有前途的品系。中选的品系可以升级(产量鉴定小区)种植,在产量鉴定小区根据品系的群体表现可以对那些表现特棒的品系选择一些单穗,也可以不做选择,待到产量结果出来以后,把重点的选择放到来年。来年继续小区种植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单粒点播种植,目的是更好的选择单株和得到更多的单株种子数量。混合品系可以混合种植到五、六、七、八代,每代都可以灵活处置,最后(根据几年产量表现情况)在某一个世代选择一次或两次。

这种方法是我们在农大211、农大212的选择过程中改善和成熟的,是个很棒的方法。

八、 轻视选育环境

小麦育种是一项综合性和园艺性都很强的行业,小麦育种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年的工作循环都是对最终育成品种的奠基,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一年的工作循环出了问题,都会使一个组合选育的链条断裂,都会使整个育种链条断裂。而在整个环节中,常常被人们忽略的试验地整地质量、管理水平实际是相当的重要。

小麦杂种后代的培育条件好坏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性状表达效果影响都很大。没有适宜的、与当地生产种植条件相适宜的选育环境,很难选育出理想的个体和品系。 小麦育种中,不论是那个世代的选择,都应该是让被选或待选的个体、群体、品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中种植(表达),为给我们的选择创造有利的依据。当条件不一时,所有的表现就会是不真实的,不充分的,会让我们的选择失去意义。以往的经验教训告我们,不规范的做法,不合乎条件的地力有时会比我们配不好组合,选不好单株还要命,所以这也是一些有道行的育种家们总把试验地条件看得很重的主要原因。 更何况,我们还存在着很多诸如:被鸟弹了,被虫吃了,被水淹了,被草糊死了等等一些总不该发生、却总在发生的事情呢。

小麦育种真的不像是一些人认为的或看中的就是做几个杂交配组合、选几个单株、看看籽粒那么简单,它真的需要我们全天候的琢磨这个事儿,紧绷着这根弦儿,不然,想要育成品种、育成好品种,难。

(九)完成组合质量需要加强

我们很多人一说配组合就来劲,把配组合看得高级、看得神秘……但他们不注重组合在杂交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甚至自己(小麦育种人自己)就不愿意或不会做杂交,根本就没有掌握好小麦杂交技术的要领,连年的找来一些人、指挥一些人做杂交,最终组合杂交是做了,可结果呢?——

(1)无论是去雄时弄伤弄坏子房或柱头,还是授粉时间掌握不好,都会造成杂交穗子结性实低下,杂交种子量够不成一个群体,或种成“一行”,我们无法观察其杂交优势如何、表现咋样?复交组合没有一定群体量时也更失去了选择的意义。可能这些都是我们设计中的好组合,但由于没有表现,没法选择,就无法将其做为好的组合对待,甚至会遭到淘汰。根本就没有结实的组合我们也就不用说了,是组合配制的直接失败。

(2)小麦的整穗去雄需要有一个熟练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时,只能是将颖壳剪掉很多,最终杂交授粉后是结实了,但由于颖壳留的太少,杂交种子会既小又瘪。这种籽粒会造成出苗困难或难以出苗,即使勉强出苗后,幼苗也难形成壮苗,影响杂交一代的表现和选择,让它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3)很多我们找来帮忙的生手还没有形成爱惜和保护育种材料的习惯,他们在从事这些整穗去雄的工作时,很容易的就将身边的(小麦)材料毁坏。有时杂交做完了,周围的环境却变得一片狼藉,亲本材料遭殃、相邻材料也跟着遭殃,让我们看了心疼。

所以,小麦育种过程中没有小事儿和不重要的事儿,事事儿相连、环环相扣才有可能成功。

(十)讨厌的忽悠

“胜者王侯败者寇”,一些人育成了一个或几个品种,或有一两个在生产上有点面积的品种后,就开始“忽悠”了——“忽悠”他的背景材料有多高级或稀有;“忽悠”他的育种方法手段器械有多不寻常和常人难以办到;“忽悠”他的育种理论是独一无二和高深,等等等等。

我们还一事无成的这些小字辈,还缺这少那实力薄弱的弱势育种人面对和听过上述这些,简直就没法和不能干了,更甭说还想要育成什么品种了,吓死人,真是吓死人啊!

小麦育种本来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儿,但现在怎么就忽然都不实在了呢?如果谁的招管用,谁的设备顶事儿,谁的理论过关,那您还是拿“未品种”事儿吧,“已品种”就让他是过去时吧!

农大139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小麦品种,但这个品种当初被农大包括有蔡旭先生在内的农大小麦选种组淘汰后,由于提前种植出去时被当地的农民认可,后又拿了回来,成为了小麦品种史上的“大品种”。这不丢人,小麦育种本来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那个途径绝对的正确和不正确,一上来水平就是高的,或认为育成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品种水平就高了,没有那么回事儿,它也只是能够说明暂时您碰对了,蒙上了,“三年河东十年河西”的现象在我们这里也适用啊!或许,在您最得意的明天早晨就会有一匹“黑马”闯入您的阵营,会扰乱您的心境呢。

不论是谁,还是实在一些吧!对想要干这事儿的人、的实在人减少一些干扰吧!谢谢!

上述, ???锣滤盗耸?酰?赡芑褂惺?弧⑹??酰?踔粱够岣?嗵酢K盗税胩欤?行┪颐枪懿涣恕⒐懿蛔牛?乇鹗且恍┱?卟忝娴亩?鳎?颐且仓皇恰案艉涌醋偶Τ怨取薄K邓刀?眩?邓刀?寻桑「烧庖恍械模?蚋擅恳恍械模?悄苊挥形侍獾哪兀坎恢?滥且桓龈呷怂倒?喝松?囊庖澹?灰?酝冀??缘奈侍饨饩觯?鞘遣豢赡艿模???盼侍馍?妗⒋?盼侍庥?郑?⒛芄桓傻暮谩⒖?摹??攀巧?钣肷??恼嬲?庖濉!?/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