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渭北旱塬53年的育种传奇

6月的长武,烈日炎炎。金色麦海里,一位耄耋老人和两个助手,时而测量麦秆高度,时而查看麦粒饱满度……老人就是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这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员,53年里,尽管培育的小麦品种国审3个、省审4个;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2项,但81岁的老人,仍探索不息。他最新育成的抗旱、高产、适应性更广的“长航一号”小麦品种,6月11日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人笑问:“您育种究竟要育到什么时候?”梁增基答:“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一个南方人,在偏僻的长武县,扎根53年已是传奇;育出如此多的小麦品种,更是传奇。
故事一:本想引种夺高产 老天给他一闷棍
1961年10月,28岁的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来到长武农技站。来后,农技站那土坯瓦房、漆皮掉落的三斗桌和一个三条腿的凳子让他吃惊的话,那么,当地小麦产量之低,更让他震惊:遇灾亩产平均30多公斤,风调雨顺,最高仅50多公斤!
是小麦的品种太差!当他跑遍长武的沟壑梁卯、走访许多群众找出症结后,萌生了引进良种的想法。当年冬,他给许多科研单位发函,索要了100多个品种试种观察。
老天似乎要考验他,随后天灾接连发生。1962年,罕见的倒春寒,冻死了长武48%的小麦;1963年的冬寒,又让60%的小麦死于非命。
天灾惊动了省、市领导和农业专家,他们在长武查看灾情时,看到梁增基引进的100多个小麦品种长势各异,给予高度评价。梁增基非常高兴,认为引进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捷径。
于是,这年他满怀信心地给农民推荐了“华北187”和“石家庄407”两个品种,自以为来年会大丰收,可条锈病的爆发,无情粉碎了他的美好梦想,两个品种亩产仅20公斤左右。老天狠狠打的这一闷棍,梁增基连死的心都有了,常常彻夜难眠,心如刀绞,甚至想回家乡广东另起炉灶。但一想到长武小麦的产量,一想到当地面黄肌瘦的小孩啃着坚硬的高梁窝头、拉屎还要用木棍掏的情景时,他狠下决心:引种不成,一定要培育出在当地自然条件中能高产的好品种。
故事二:育出新种大增收 还阻断了条锈病
育种说着容易做起难。梁增基的助手张俊兴说,育种考验人的眼力和智力,更考验毅力。育种材料最少要观察两年,选其优点填补其它品种的缺点,杂交后生长一年,优胜劣汰;选出的再杂交再种植,再留优弃劣……如此反复5至7年。按常规,育出一个品种,加上实验,要用十二、三年!
一腔热血的梁增基迎难而上,借了农场两亩地,宿舍作实验室,桌上摆种子,屋梁挂麦穗,墙上贴标签。没有经费,从选材、杂交、观察、收获、脱粒、择种,他都亲自动手。
说到梁增基育种的执着,张俊兴讲了个故事。文革开始,人们卷入革命潮流中,被孤零零“遗弃”在农技站的梁增基,乐得一门心思育种。可好景不长,一天造反派让他腾房子要建指挥部,给他上纲上线不答应,抽他耳光仍不答应,造反派便抬来一具死尸,放在他门口。梁增基根本不怕,死尸门口停放一月多,他育种一天也没停。
就这样,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中,1971年,“7125”和“702”两个品种问世。新品种既抗条锈病、抗冻,也抗旱、丰产。当时,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和平凉、天水、黄陵等地,累计推广600万亩以上,那年长武县小麦亩产首次跨过100公斤。
随后,他用“702”的姊妹系又育出“秦麦四号”,迅速覆盖了咸阳北部、陕甘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达150多万亩。长武小麦亩产当年跨过150公斤!收获的农民喜上眉稍,“要想多打粮,赶紧找老梁!”成了当时渭北旱塬农民的流行语。
杨凌的多位专家说,梁增基的最大贡献,不仅把小麦条锈病挡在了推广区,也阻断了条锈病大范围传播的通道!
故事三:吃着碗里瞅锅里,品种好了要更好
就在农民沉浸于新品种带来的丰收喜悦时,1982年,抽穗期呈现丰收景象的小麦,灌浆期却大片倒伏。
面对找上门的群众,同样痛心的梁增基说:大家放心,这个难题,我一定能攻克!
他为何敢拍胸脯?因为新品种育出后,他已意识到有秆高不抗到的弱点,就着手培育新品种。但旱塬小麦要矮秆、抗旱、高产,当时国内尚无人涉足,更有专家认为,抗旱与高产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但梁增基不信这个邪,他开始查阅国内外资料。一天,当看见国外有的研究认为,半矮秆小麦对抗旱力没有直接影响,使他看到希望,横下心要攻克这道难题。
为尽快出成果,他做了100多个杂交组合,重点选用国外性能优良的矮秆品种同国内的抗旱品种和优质丰产品种复合杂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田间选株,室内选粒,对照亲本和目标考察后代的遗传性,对照多年气候考察其性状的稳定性。他选得严,淘汰也狠。特别是在酷暑和阴雨天,为防止某些性状“昙花一现”,他整天钻在地里,仔细观察杂种后代对旱、涝反应的敏感性。
常年育种,梁增基对小麦像亲娃一样疼爱和熟悉,也练就他万株麦中能选优的慧眼。半干旱的1978和1979年,在千万个分离株系中,突然发现一个矮秆株系,颜色金黄,成熟度好,立即紧抓不放,扩大群体。1980年特殊干旱,1983年特殊多雨,又在麦田中发现一个抗病性、成熟度都很好的株系,他喜极而泣!
1984年,旱塬第一个半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不仅抗锈病,抗倒伏,亩产还达到400公斤。经过省级鉴定推广,九十年代年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累计3800万亩。
“长武131”从1989年审定推广以来,每年都有大量亩产400公斤以上的田块,接近关中水地水平。1989年西北水保所在长武王东试验区种植的2530亩旱作小麦,平均亩产313.3公斤。曾长期搞旱地小麦育种的西北农业大学教授赵洪璋说:“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了不起!”这个品种让当年长武成为渭北旱塬小麦亩产最先跨过200公斤的县。
随后,梁增基又用独创的用早收的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搞一年两代,培育出了抗冻、抗旱、抗条锈和白粉、叶锈、叶枯等病的半矮秆、抗倒、高产的新品种“长武134”。
2001年,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呱呱坠地。2004年国家审定后,被列入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开发。2006年以后,一直作为主栽品种在渭北中西部推广,还扩大到豫、鲁等旱地区域,年种植面积超250万亩,累计超过2000万亩。从2008年到2013年,西北水保所在长武建的高效示范田和农业部在长武、永寿建的高产创建示范田,种植这一品种,连续5年亩产超500公斤,创陕西旱地之最。中科院唐登银研究员看后说:“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是个奇迹。”
育种的同时,梁增基发现黄锈病和小麦播种的早晚有极大关系,于是创造了“用夏季降雨量及海拔确定小麦播期”和天旱之年“随耕湿种,种后镇压”确保出苗的办法,引导农民改变过去“借墒不等时”的老习惯,预防了小麦冬旺和黄锈病的发生,解决了不少专家长期研究未果的难题。
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的张万玉,17岁就和父辈乡亲们一直种植梁增基培育的小麦品种,这一种就是30多年。他说,种老梁的每个新品种,产量都增加,我就是长武小麦由亩产不足100公斤到今天超过500公斤的见证人,老梁是渭北旱塬农民的功臣!据统计,梁增基培育出的这些小麦品种,在陕甘旱区和豫、鲁部份旱区推广面积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经济效益40多亿元。 (陕西传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