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分公司水稻生产再发力
一个濒临黄海、地域并不占优势的淮海分公司,靠什么样的力量迈进江苏农垦水稻生产第一方阵的呢?
“改革杠杆”撬动种粮“红利”
走进38大队,笔者一眼就认出了去年管理水稻单产1470斤,排名分公司第一名的徐素芳,她对如今的分配体制大加赞叹。
2011年,淮海分公司对承包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麦子统一由单位管理,按照单位平均产量结算报酬;水稻管理采取核算成本、产量的方式,水稻销售由集体统一进行,按照单位水稻销售的平均价格结算。分公司再以超产奖励增加收入这根“杠杆”,撬动了职工种粮的积极性。
分公司通过合理、层级清晰的组织体系,为做好水稻生产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定了“统一作物布局、统一良种和生资供应、统一技术措施、统一农机作业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的制度,做到常规技术模式化、高新技术规范化、关键技术指标化,提高了技术到田率。
科技培训推动生产“换档升级”
“粮食要高产,技术至关重要,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39大队的黄建平介绍,在淮海,每年举办两次农业科技集中培训。今年4月,邀请扬州大学专家,对150多名农业管理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分公司还通过农技人员田间指导、热线咨询等形式,促进农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在农科站的试验田里进行着75个麦类和25个稻类的品种试验,分公司正是通过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重点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良种良法配套新技术,推进水稻生产“换档升级”。
在六生产区成方成片的田头,“万亩高产示范区”宣传牌特别引人注目。据生产区主任沈平介绍,淮海分公司还建有3个千亩示范方和10个百亩高产攻关田。在这些样板区的引领下,通过模式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专业化服务的措施,挖出了水稻丰产潜力,让科技成为粮食增产的背后“推手”。
设施提升“疏经通络”“强筋健骨”
近三年来,分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00多万元,平均每亩耕地达500元,主要用于土地平整、仓储晒场、交通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原来将水灌到田里要3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半小时。如今,近8万亩耕地,已变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
如果说农田水利是为耕地“疏经通络”的话,那么机械化则是为农业生产“强筋健骨”。
近年来,通过成立农机协会,积极研究农机配套新技术,使农机农艺密切配合,互相配套,协调发展。并加大投资力度,对农业机械进行更新换代。目前,淮海分公司现有农机总动力27003千瓦,其中拥有219台拖拉机、41台大型收割机、64台高速插秧机,44台套育秧播种机。
现在,淮海基本实现了水稻育秧、耕地整地、栽插、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将劳动力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职工种田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