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生物学界转基因认识

王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

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年。美国有一部分人崇尚自然产品,肯花钱去买有机食品。这其实和宗教信仰差不多,也只是很小一部分人才能坚持下去。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无处不在,除了阿米西人和其他极少数极端保守的人群外,很难找到一个成人从未吃过转基因食品。我家附近的农民市场号称都是卖自己种的不打农药的食品。我是该市场的常客。除了草莓蓝莓西红柿黄瓜西瓜桃苹果梨之外,我还经常买那里的玉米。和中国的玉米不同,美国的玉米非常甜。摊主和我很熟悉。有一次我就问他这些玉米是不是转基因的?他说美国绝大部分玉米都是转基因的,非转基因的产量低,受害虫影响味道也没有转基因的好。他说他也种非转基因玉米,但只是用来控制害虫用,也就是故意牺牲一部分玉米让害虫能继续传宗接代。
学生物系或医学的同事不支持转基因的少,有的话也都是华人。我觉得华人容易盲从,因为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不支持自己就不支持。

赵凤利(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育种学硕士研究生):

目前大学的生物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还比较合理,但是有些教学目标容易达不到。如,虽然能使大家更加了解转基因,但是却不太容易让大家接受转基因的安全性。就在2012年的一次转基因论坛上,就有本科生(在遗传所做毕业实习)对转基因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中科院遗传所研究员朱桢老师听后,较为失望地说,“我们科班出身的本科生都对此有所怀疑,更别说社会大众了,我们生物学教学的失败,可见一斑”。而我的建议是,在课余,可以在学校,或者局限于学院内,举办类似于辩论会、论坛之类的活动,最终由老师进行点评。理越辨越明,这样,就可以加深对转基因的理解。另外,转基因问题涉及多方面知识,所以,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对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专业选修课,而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来对其科普转基因知识。
当然,在我周围的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中,也不乏质疑转基因的人士。他们的观点主要是,目前的研究虽然还没有揭示转基因(特别是GM食品)的危害,但不代表没有,等等之类的难以与之辩解的言论。

张法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博士研究生):
科学方面,应通过给学生细细讲授科学家是如何做研究工作的(这对于中国学生相当重要,因为很多即使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缺乏科研方面的了解和科学思维),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最终是如何合理认定目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注意在科普的过程中不应站在挺转的价值观和立场上,而应全面客观介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客观解释研究内容,从而让学生有一个真正的了解。
社科方面,讲解应涉及政府公共问题决策的制定过程(破除他们阴谋论的想象),产品标识制度,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如何进行转基因作物推广的收益成本的权衡(比如参考黄季焜等人的研究成果)等。应让学生认识到消费者转基因的选择问题应划分为科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多数公众科学素养的缺乏和政府部门及其科普机构公信力的缺失,而非价值观的问题。在科学方面,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和消费者权益的真正保障是一致的,因此在转基因问题的公共决策治理上,有必要实施一些强制性手段。当然也应注意避免越界而使公权力干涉到科学所不了解的消费者选择的价值观层面。
在转基因的科普上,我坚持的基本观点是:多数人特别是大学生是有基本理性思维能力的,这是科学得以破除迷雾而得到进步的原因,即使有些人容易受非理性的困扰。所以,科普者应该相信除非有利益关系,受众完全有能力接受转基因问题的科学界主流观点。而很多民众持续的困扰归根到底还在于事实层面的缺失(可能比较细致而目前科普者未注意到)而导致他们逻辑思考上存在缺环。所以,解决之道还在于提高科普水平,这既包括科普者科学知识和素养方面的精细和熟练程度,也包括科普手段技巧方面。官方和民间的支持是重要的。
(在我周围)有一个学植物保护的研究生同学认为公众对转基因的担忧是合理的,因为目前科学家还不能从理论上搞清楚转基因的潜在危害性,因此对转基因的安全性还应进一步做研究,上市前应作严格的检验。实证上他承认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对健康有危害的案例。理论层面,对他的观点我无法做非常有力的反驳,有关的科普作品似乎在这方面提的不是太精细和深入,所以暂且基本认同他的观点。

林柳(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目前大学由于生物系课程比较多,而且专业课都有实验,因此课程压力比较大。理论课程常常要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厚厚的一本书,因此课程讲授很快,常以老师灌输、学生背诵为主,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到了考试学生常临时突击,考完就忘,虽然学的课程很多,但是忘得也很快。周围的同学也有对转基因排斥和反对的,也有同学毕业后在绿色和平组织工作的,我想他们不支持转基因,可能是由于大学时期对转基因只是听说和简单认识,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其实我自己也一样),此后对一些负面的信息没有更多地去辨别和思考,在绿色和平工作的同学我想可能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是受了绿和的洗脑。近期有主动和周围的人交流转基因问题,在微信上关注了方舟子、基因农业网、科学公园等公共微信,在转基因方面的文章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

高新(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研究员):
老师和学生都只为了通过考试,没什么真知灼见。我所接触到的农业内的教授、专家骨子里是反转,他们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学生听他们的课被他们影响后只能是反转,不反转的是极少数或异类了。(这可能和我所在的地区落后愚味有关)。改进意见:先从老师抓起。
如果不是对从事生物教学相关的教师进行再教育,又如何影响领导、学生、和他们身边的人?专门开设转基因课程也不错,我本人很怀疑在这个权力为大的国家,有没有学校敢开?而生命科技学院是应该有这个课程的。我认为转变观念的顺序应该是:从事生物专业教学人员(包括中学生物教师)——相关专业官员——专业工作者——媒体人员——普通民众。
我周围的农学专业的同事大部分明确反转(和我同龄或比我大,当然话语权也比我大),少部分从事专项工作的对外也说能不吃就不吃,还有更少的不表态。我认为连真正懂的人都被裹挟着反转,主要是反转的声势太强大,政府没有正确的声音,仅农业部顶着压力也很大,不过撒点钱做点所谓的研究。看来还是土摩托在三联上的文章:种和粮谁更重要?政府看来宁肯被殖民也不会自力更生的。
与同事交流会小心得多,反击也多在心里,这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咱人微言轻呢。记得有一次一位学霸教授先神秘兮兮地告我说孟山都绝育中国人的事,后又信誓旦旦地说国际上很多研究人员都报道了转基因作物危害的研究,特别是欧州科研人员的研究,他因为有可靠途径所以才获得了大量国际上的一线信息。我不可能去反驳他信息的可靠性,只能是轻轻地问了句,咱们养了那么多年的猪,猪也吃了多少代转基因豆粕,同是哺乳动物,猪的繁殖性能怎么不见受损?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他后来也在人前说我是个不识实务的人,难怪不被领导喜欢,自已把自己边缘化了。在体制内这就是潜规则,只不过是观点没站队,就被视为异已被排斥了,而且总能把求真务实的态度扩展为你人品、人格等的缺陷(如同方舟子遭受的很多诽谤)。不过还好了,我也是在《新语丝》和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断科普下,内心日趋强大,表面的不入流或被边缘化不代表我内心的寂寞和空虚,这是属于我与他们不同的品质。

沈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学科博士后):
没有必要专设一门转基因课程,但需要在生物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环节加强转基因内容的教育,活学活用嘛。
但对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首先需要对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加强转基因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的系统再教育和提高。
有的同学态度很专业,和我一致。有的则比较暧昧,也有生物学出身反转的。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知识不扎实,且不愿意更新已有的知识继续学习使然。支持不支持主要体现的还是了解程度的差异而已。

叶燕锐(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就我接触和了解的大学生物学教育而言,我是很不满意的。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多教师自身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就不深刻,还不思提高,讲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多为照本宣科。我认为大学的生物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教学经验较少,不知道应当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但我认为大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释或推理和判断一些科学问题或涉及到科学的谣言应该是有帮助的。
现代大学强调服务社会,而转基因技术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开设转基因相关的课程,但需要真正有资格的教师来讲授。正如我前面所说,很多教师对他们讲授的课程理解并不深刻,而转基因除了科学,还涉及伦理、政治和经济领域,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翟博(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Center for Veterinary Health Sciences博士生):
我的转基因知识基本上都来自学校里学习的知识, 还有自己也会主动去了解一些。读硕士的时候,为了写病毒学的作业自己专门了解过孟山都如何控制种子发芽;为了跟朋友讨论转基因的问题,自己会去查例如农药施用量在转基因农作物普及之后降低了多少这些数据。
我的本科教育是在国内接受的, 我觉得这些基本的知识教授得还是可以的。但是大学并不教授科学是什么,以及如何科学地思考和认识事物, 这一点很不好。我本科的同学,一样也是学生物的,可是听了反转的谣言也相信得很。所以教授如何科学地思考很重要。

关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生):
在这问题上我很难有发言权,因为大学的时候不是个合格的学生,这些生物专业课程都是勉强过关或者挂掉,直到后来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去有针对性地查找学习。不过个人认为,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缺少一个环节,那就是给学生一个关于这方面知识的总的印象,比如我学了克隆这一课以后能干啥。如果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讲一下,学生在实验室做个实验,最多也就是了解一下实验步骤,每一步都是为了什么,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我建议学生要尽早到实验室实习,这样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学习知识。
周围的同学同事都是做农业方面研究的。虽然学历都是硕士以上,但是受外界传言影响和一般人是一样的,有些更甚,因为知识分子的顽固和偏执往往比一般人要强,即使他们的知识是错误的。大部分中国的同学同事都是认为安全性没有定论,观望为好;美国的同事就要好一些,他们认为是安全的,那些所谓的证明有害的实验和言论都是无稽之谈。
我一个硕士学昆虫学的师妹就在QQ空间上转发过转基因的谣言,还加上自己的评论,大致是说农业部很缺德之类。我说你好歹也是昆虫学硕士,一点基础知识都不记得了?然后她就沉默了。其实相不相信转基因,不在于多高的学历和专业出身,在于能不能在人云亦云中坚持自己怀疑的精神。而且现在大部分研究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懂。

袁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现在生物学教育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没有见哪个学校单独开课,那就是:关于进化论。就中国当前的形式来说,可以开设关于转基因的课程。不过要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中国大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教育缺失问题,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张刚(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诺和诺德蛋白质研究中心博士后):
我所经受的大学教育太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其实生物学上每个重大发现背后都有很精彩的故事,如果能把这些背景加入教学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怎样去作有创造性的研究。另外,我感觉也应该加强专业英语的教育。

李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二学生):
不久前,我曾和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交流过关于转基因的问题。他的本科也是生态学,是生物专业的相关专业。他认为:转基因在近期看没有什么问题,在远期有没有问题还很难说。

周壮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如果,我们连大学生都说服不了,又怎能说服文化素质更低的民众呢?大学生如果能够接受转基因产品,反过来也会对转基因事业起推进作用。所以,开设这方面课程太有必要了。
(周围朋友)产生疑虑的原因:一是对非自身专业的东西不了解;二是从众的心理,鉴于目前黑转基因食品的谣言太疯狂了,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三,转与非转之间的差别不明显,所以一部分人觉得犯不着以身做白鼠;四,政府官员及相关机构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太软弱了,这在诚信普遍缺乏的社会中,无疑起反作用……归根结底,转基因知识在民众中间,太缺乏了解,这与行政机构推广不力有关。

程梦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读博士生):
我早就知道转基因的原理。但是转基因相关的安全性知识却是在看了方舟子老师的科普文章以及他转发的一些网友的科普文章才确信的。
我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们学校的生物学基础教育课是做得很扎实的。现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能明白那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大学的时候还是没有好好学,好后悔。我的建议有两条,一条是做好科普,结合现实地做科普;二是提高那些传授知识的老师的水平。我身边的人的态度和我以前未关注方舟子老师前的态度一样,认为安全性不可靠。我曾经与之辩论,当时我特想找到原始的安全性试验数据给他,后来不了了之。支持转基因与否真的和专业无关,那种未知论(即现在没问题,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对他们影响很大。

鄢文豪(德国波茨坦大学Institute for Biochemistry and Biology博士后):
我本身从事水稻分子遗传学研究,需要用到转基因技术。我的大学教育是在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生物学理科基地班进行,基地班的课程设置是相当合理的,对基础理论和国际前沿的涉及都很深入。对大学本身课程的建议我想如果能增加职业信念形成的相关课程比较好。很多从事转基因工作本身或者有所工作中有很深接触的专业人士本身都不太能坚信自己的职业和专业,这并不好。
加强转基因的科普教育绝对非常有必要。这个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更多地人了解转基因,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学生如何理性客观,科学的看待存在社会争议的科学问题,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如果可能,加强的不仅仅应该是转基因的知识,而应该开展更多的高新技术科普教育。
我身边的同学对于转基因有着鲜明的态度,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支持者觉得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科学技术,有很好的科研证明,可以信任。而反对者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有一部分对现在国内转基因食品现状并不太了解。支持者和反对者与专业背景没有必然联系。科学和新技术的普及和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齐金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博士后):
现在大学的生物学教育招生规模太大,华而不实,以至于很多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候,学的都用不到。我认识一个学生,农学的本科,期间学了个土木的函授,结果还是从事了土木。现在自己感觉,国内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首选的,被逼的,就是考研,也只是缓解就业,硕士毕业,很多也是从事销售之类的,所学东西,用到的也不多。

邹兴建(禾嘉种业海外生产技术负责人):
我认为目前大学的生物教育质量不高,常常局限于课本,就我身边师弟师妹的表现来看,他们太浮躁,没有多少人真正的静下心来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愿意为之付出精力,最后所学的东西也就一知半解,甚至更本不了解,反对转基因的人也有一大堆。这可能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至于改进的建议,谈不上多少妙招,主要是培养大家都独立思考能力,改变学生们因教育体系而形成的定式思维。有的大学有转基因相关课程,但是基本上只是科学知识层面,未涉及文化、伦理、政治、经济等领域,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面向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讲解整个体系,而不是局限于分子层面,技术层面。
我周围的同学和同事,对转基因技术基本持反对态度,包括一些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有所质疑,不过质疑得很没有水平,甚至拿谣言做为质疑的依据。形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有多种,诸如整个社会的舆论生态很糟糕,他们学术不精,他们不愿去听证据,不愿去思考,不相信权威。就普通的非生物专业的同事而言,我认为他们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以前常常与人交流辩论,现在不了,我认为他们的不具有掌握真实信息的能力,对他们详细解释,最后结果是对牛弹琴,无法沟通。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们拒绝去思考,对我所提供的事实,证据持抵制心态,所以现实中的我不太愿意去和这类人争论,不过遇到有能力思考的人,还是非常乐意一起交流。

高道舟(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
如果是针对非生物专业单就转基因开设课程,我觉得不大现实,倒是可以开一些科学常识传播科学思想的课程,把转基因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章。不过可以开设转基因课程作为选修课。

刘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我也曾和同学老师讨论过转基因、中医等问题,我的导师支持转基因,但同学还是不明转基因因果而拒之。一次我们激烈讨论,六个人只有两个支持转基因,而其余居然拿出网上惯用诋毁转基因的段子来说事,这我感觉很可怕,这些转基因造谣的事例已被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驳斥为子虚乌有或者有意作假等,但他们却不知或者不愿去知道,他们不去理解我所讲的转基因原理,却总去天方夜谭的去假想万一中毒了咋办?你怎么知道这个安全?你吃过吗?他们不听本质却不停地提问反讥.....

夏胜前(华中农业大学在读博士,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对大学现有的生物学教育是否满意?)老师的策略更重要,目前招生多,学生目标和兴趣也不明确,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老师也不太注重调动学生兴趣。问题很多吧。

张雪海(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遗传学2011级博士研究生):
(是否有必要在大学专门开设转基因课程?)没必要,大学课程中有必要在政治课上专门一章来讨论即可,高中小学初中倒是可以开着一门科普课程,把转基因纳入其中,从小孩子起给其正确的指导,不要让国内更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