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古城“大豆育种”之父

县城里,你时常会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身材消瘦,穿着朴素,每天仍骑着自行车忙碌于办公室和试验田之间;多年来,他不为名利,始终默默地做着枯燥乏味的农业科研工作。他总说:“是党培育了我,让我学到了知识,实现了价值。我要回报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他就是古城辽阳的“大豆育种第一人”、县老科协理事、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杨宏宝。

今年70岁的杨宏宝在退休之前就因为在大豆种植和栽培领域的特殊贡献被县老科协聘为特邀理事,退休后,正式当选为县老科协理事,对脚下的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1973年,当时还在兰家镇农科站工作的杨宏宝发现,辽阳县大豆每年亩产只有60斤左右,如何解决大豆的产量的难题,一直被这位勇攀科技高峰的有心人记在了心底。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宏宝发现实验田的豆秧秧尖被牛吃了,而这些被吃掉的豆秧又从旁边发出了分枝。秋天豆子成熟时,当初被牛吃掉的豆秧却比其它豆秧多结出了许多豆荚。于是,杨宏宝便想出要为“大豆打尖”促丰产的念头。为能从理论上证明打尖实验的有效性,他买来美国福利加州农业大学的讲义和英国的《腊塞尔土壤与植物生长》两本书,经过三年反复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成功研究出“大豆打尖技术”,使大豆的平均亩产从当时的每亩60斤一下子提高到147斤,并获得了辽阳市政府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983年,被国家五部委评为自学成才先进人物。

初次尝到成功滋味的杨宏宝并没有满足,他想要继续改良大豆品种,让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1976年开始,每到周末,他都会骑上自行车去深山里收集野生大豆资源,然后用本子仔细记录,看到较好的品种便用树枝在地块上做好标记,等到秋天豆子成熟的时候再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宏宝一共收集了1021个品种的野生大豆资源,并将驯化的野生大豆品种与田间的普通大豆品种进行人工有性杂交。1996年,大豆新品种终于初具雏形,在当地和省区域进行大豆产量比较试验。1997年,杨宏宝参加省区域预备试验的大豆品种达到15个品系,他研制的LS“90A-1-3-9”大豆品种超过省区域预备试验CK(对照)品种产量的10.6%,属于“双高”型大豆,居全省第一位。1998年该品种进入省级正规试验,2001年10月,试验成功,同年12月,LS“90A-1-3-9”被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辽首1号”。当时,“辽首1号”在全省开发推广面积272.7万亩、平均亩产195.6公斤,它比普通大豆品种亩增产32.1公斤,亩增效益83.46元,至此,“辽首1号”便掀开了朝阳市大豆品种育种的新篇章。2002年,杨宏宝被评为辽阳市“大豆育种第一人”。

探索科研的道路是无止境的,杨宏宝把名誉抛在脑后,又申请新的杂交大豆品种参加国家级试验。经过四年的试验,这个品种被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辽首2号”。而其稳定性、商品性和产量比“1号”更高,在2007年荣获辽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被推广到桓仁、张家口、宁夏等地区。2014年,他又先后培育出大豆杂交新品种两个,并自费3万多元进行大豆人工有性杂交育种,参加省区域大豆试验,新培育出的大豆品种也被省农委审定命名为“首豆33号”和“首豆34号”。这两个大豆新育种与“辽首2号”相比每亩又增产8~13%。如今,他培育的大豆品种种植率已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杨宏宝还向花生栽培领域进军。1984年,杨宏宝历时三年搞花生丰产栽培实验, 1987年在省农委举办的“万千百”高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为实现花生品种本土化,杨宏宝又开始四处收集花生品种资源,搞杂交,并成功选育出“辽首花15号”、“辽首花18号”、“辽首花21号”等品种。2006年,花生新品种在辽阳县得到示范,合计面积1.19万亩,平均亩产749斤,亩增产花生217斤,亩增收314.65元,总增纯收入374.43万元。2007年以来,由于杨宏宝在花生选育和栽培技术上取得的成绩,辽阳县多次组织专题现场会向全省推广。

在老科协的帮助下,杨宏宝每年都无偿培训农民20次以上,受益农民多达1.5万余人。他还将农业技术编撰成科技短讯传播给农民,他的电话也成了农民的技术服务热线。如今,他已经撰写农业科技短讯160多条,接受咨询360多人次。

多年来,杨宏宝共收集品种资源432个,撰写国家级论文20多篇,还是全辽阳市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第一人。他说:“今后,要继续做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新型科技的推广工作,为辽阳县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光和热。” (辽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