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刷新省产量纪录 科技工程助河北小麦节水高产

记者日前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项目区管理办公室获悉,今年,河北省小麦产量纪录两度被刷新。

据了解,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项目区日前先后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省内外专家,对项目区建设的高产攻关田小麦进行实打实收。

6月8日是进行本年度小麦实打实收的首日,示范县吴桥县实现了开门红。在该县建设的百亩攻关田收获的两个品种不同灌水量的3块麦田,最高的亩产量达到714.02公斤。

但该产量水平3天后即被核心试验区藁城市超过,该市6月11日收获了百亩攻关田中3个品种不同灌水量的6块麦田,最高亩产达721.2公斤。

3天之中,项目区两度刷新2011年在藁城市创造的711.5公斤的小麦产量纪录。

据介绍,除了藁城市和吴桥县各自刷新河北省产量纪录以外,多个示范县的小麦产量创造了县域小麦产量纪录。其中,新乐市亩产679.15公斤,曲周县亩产671.28公斤,大名县两个品种中最高亩产664.5公斤,宁晋县两个品种中最高亩产633公斤,深州市两个品种中最高亩产632.77公斤,定兴县亩产607.79公斤,都创造了该县(市)小麦产量纪录。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适应小麦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项目区继续开展小麦节水超高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完善此前创建的海河平原冬小麦节水超高产技术体系,并在项目区示范应用,实现了项目区小麦产量和节水技术的新突破。

为进一步实现小麦节水高产,河北省本年度还在各示范县进行了春季浇1次和2次水(每次每亩45立方米)的对比高产攻关试验。根据对部分示范县的实打实收结果,春季浇2水的10块麦田平均亩产651.6公斤,最高的721.2公斤,实现节水超高产;春季浇1水的10块麦田平均亩产627.6公斤,最高的664.5公斤,进一步实现了限水超高产。

(中国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