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科技创新大国建设的思考
发表日期:2014-06-14 01:49AM 阅览次数:
太空是21世纪人类活动的新舞台。空间研发单干或合作,两条道路,两种人类命运抉择。从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嫦娥落月、玉兔在月壤首次留下中国足迹,近六十年来太空探索精彩纷呈。中国航天科技历史性的突破,拓展了国际合作新的更大空间。建议在《月球条约》框架下,中国主导国际社会共建月球青少年太空观测活动站,让人类青少年代表相聚月球,探讨更好地建设地球美丽家园、共享太空和平。中国还可以同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联合组织登火星实地科考。走出地球,人类就是一家。携手向深空进发,是人类智慧应有的选择。
首先,在宇宙探索方面的原始创新要直面探寻大于光速的物质、运动存在及其规律和突破“光障”的钥匙;解开宇宙成因,年龄,物质构成,以视向膨胀为主还是以旋转为主,暗物质、暗能量等;研发超高速、接近和达到光速的宇航飞行器等三个“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对此,各国科学界一直在积极探讨中,中国集中优势,突破与原始创新大有可为。
其次,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人类吃(粮)、喝(水)、健康、居住(地球生态保护)四个方面。农业是稳社稷、安民心的第一产业。中国创造了用世界7%土地养活占世界20%人口的奇迹。2013年中国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约90%,食用油自给率不足50%,棉花自给率约60%。落实习总书记“中国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要求,解决人口和土地、农产品供需矛盾,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业生物化、信息化、产业化和精细化的科技创新水平,使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再创新高。淡水已成为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极紧缺资源,中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降低水耗和开发海水淡化等新水源急待新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及其后续研发是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潮流。利用HGP成果提高中国全民健康水平,是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的重点。近几个世纪来,人类对自然界巧取豪夺,地球母亲被她养育的人类折磨得满目疮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NEAT),尽早把对地球有潜在撞击危险的小行星进行全天候测防,用人类智慧避免地球物种重蹈恐龙的灭绝覆辙;加快推进国际热核试验堆(ITER)合作,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搜寻地外智能生物(SETI)计划,为未来的星际考察交流做准备。
第三,要关注人的科技创新灵感。研究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记忆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迫使我们通过教育科技创新提高中国青少年整体智力水平,特别是想象、创造能力。观测和研究天体宇宙是培养人类超级想象力的最古老最生动的流动课堂,也是造就跨学科科学大师的天然摇篮。天文望远镜大大拓展了人类观测研究天体宇宙的视野。建议在全国各县(市)建天文望远镜观测站,开启宇宙天文科学再启蒙运动。一旦站在望远镜旁、观赏领略旖旎的宇宙风光不再是大多数儿童的奢望,神秘的宇宙可能成为催生人类无限遐想、跨越式提高青少年智力的天然高能加速器。
如果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年轻一代整体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幅提升,将为建设科技创新大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和人才基础。建成科技创新大国这份自信,源自于中华民族有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算盘五大原始创新辉煌历史;源自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族强盛的最伟大动力存在于其与时偕行的科技创新之中。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把国家建设成科技创新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