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谷子之父” - 赵治海

半月谈,2011年04月01日

赵治海,53岁,中共党员,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杂交谷子之父”。

在河北农业大学上学期间,有一次实验课赵治海做的是谷子光(温)敏反应。两个多月的实验,他全心投入。“别人周末出去玩,我在屋里屋外忙着搬种有谷子的盆子。”赵治海说,正是那次实验,让他对谷子研究产生了兴趣。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张家口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从此与谷子结下不解之缘。

这条研究路,如今他已走了近30年。

谷子是中国的传统作物,但亩均不足100公斤的产量长期困扰着谷子生产。赵治海介绍,从上世纪60年代末,国家、省、市30多家科研单位就开始攻关杂交谷子,但由于难度太大,许多科研单位先后放弃了,全国谷子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既然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杂交高粱,为什么就培育不出杂交谷子?”赵治海不甘心啊。他出生在张家口怀来县农家,山区、半山区只能以种谷为生的农民,祖祖辈辈守着微薄的收成艰难度日的境况让他难以释怀。他回忆说:“当时我就一个心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坚持下去。”

1989年的一个下午,在经历7年间的无数次实验失败后,赵治海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想法:“谷子有谷子的特性,为什么要套用水稻、高粱的模式去研究?”于是,他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杂交谷子研究方法,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去试验谷子的杂交。

恰在这时,赵治海也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国家开始减少在杂交谷子研究上的投入,他们的科研经费降到了每年四五万元,研究陷入困境。而单位里其他一些科室却凭借玉米制种赚了大钱,年底每个人还能分到奖金,最多的达到7万元。有同事劝他:“赵主任,我们也去搞玉米制种吧,别再干这苦差事了。”

“我们一定会成功的。”赵治海给同事打气,也给自己打气,“老百姓在看着我们呢。”按照他的设想,实验的第一步是要找到雄性不育株。为此,他几乎“长”在了试验田里。

为了缩短科研周期,他的课题组过上了候鸟般的迁徙生活,海南冬季育种,张家口春播育种,新疆抗旱育种,随着气候的变化,在中国南方北方来回穿梭。

处于我国北部地区的张家口,冬天滴水成冰,而温室里气温可达30摄氏度。去雄、选穗、观察不育株……大量工作要在温室进行。“常常是一身寒气进去,满头大汗出来,风一吹,头发、眉毛上便结满了小冰碴。”赵治海说,“冬季长期在温室里工作,使我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双腿成了‘天气预报员’,一变天就疼痛难忍。”

工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研制成功,这是我国谷子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谷子光敏不育系研究的空白,给处于困境中的谷子杂交种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后,赵治海又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找到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的规律。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它比常规种子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

2004年,赵治海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张杂谷2号”,解决了谷子除草费工的世界性难题; 2006年,国家一级优质小米“张杂谷5号”在下花园创造了亩产660公斤的谷子高产新纪录;2007年再创新高,最高亩产达到810公斤!

随后,“张杂谷”推广工作在全国各地不断加速。目前,已在河北、山西、河南等11个省份推广种植400多万亩。这也吸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注意。2008年至今,“张杂谷”在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加纳、贝宁、塞内加尔等非洲10个国家试种成功。

如今,赵治海头上顶着许多桂冠,可他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一身衣着看起来与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只有他的默默奉献让人肃然起敬。

“未来10年至15年间,要将杂交谷子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发展到1亿亩,如果能成功,就可以为国家增产粮食400亿斤,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今年我们还准备成立公司,与非洲已经试种杂交谷子成功的国家开展合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赵治海说。(《半月谈》2011年第6期,记者 曹国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