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中国玉米网,华美1号的创新意义
华美1号的创新意义
作者:石雷
Stine公司为恒基种业“私人定制”的“华美1号”品种具有矮秆、早熟、耐密植、籽粒脱水快、宜机收的特点,能够显著增加生产和降低成本,沿着这个思路培育新品种,既能够增加生产,又能够普遍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该品种若在中国玉米四大产区的某一个或几个产区站住脚,中国玉米产业可就很有看头,也更有希望了。推广这类品种,会给耕作制度改革带来天翻地覆的震撼效应,从而也进一步改变种业面貌和竞争格局:
⑴后续的耐更高密度的品种很快就会进到中国,并迅速替换落后品种。这次品种更新换代绝不局限于种质创新,更在于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的全面更新,是我国玉米育种彻底结束十年倒退、十年徘徊和经过转型走出低谷的重要契机和抓手,所以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⑵如果有一批像“华美1号”这样矮秆早熟耐密植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突破体制的羁绊而推向农业生产,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平原地区将推广得更快。
⑶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加快普及,将促进土地流转的制度改革在平原地区推进得更快。
⑷品种审定制度改革迟缓,不仅令企业失望,现在连科技人员也怨声载道,甚至一些省的种子管理部门也颇有微词。推广新品种毕竟维系着地方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和上层利益,粮食安全责任的压力将带动现代生产力要素凝聚成合力,必将导致品种审定制度越来越快地走向崩溃。
所有这些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举措,将铸成中国玉米产业和耕作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使我国玉米育种方向的转型不再走回头路,不再向后倒退。在育种技术和种业制度创新的过程里,中国企业才能够较快地积累资本和真正走向自主创新之路。
一个美国公司的品种怎么就会促进中国玉米生产和种业的重大技术进步甚至带动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Stine公司的经营和研发理念。
在美国,Stine的规模只能算是中型公司,大约有500员工,其中美国本土400余人,南美洲约100人。按照经营收入,在美国是排行第5或第6位的种业公司。该公司虽然不很大,但它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包括孟山都在内的各大公司认可,更值得中国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种业公司学习。
1、该公司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在玉米种业迅速发展和灸手可热的七十年代,Stine却看准了少有人问津的大豆种业,孜孜不倦地长期开展大豆育种,以至于现在各大公司不得不支付巨额专利费以使用其常规大豆种质进行转基因;现在,美国60%的大豆面积都使用Stine种质。Stine的常规种质支撑了大豆转基因产业化,而转基因也成就了Stine。反观我国,大豆产业垮掉了,至今还不知道是怎么垮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崛起,实在悲哀!
2、Stine老板学历不高,但他明白在玉米的产量构成要素中,密度是决定性因素,故把耐密性作为育种研发的重心。这代表了未来玉米育种的创新方向,沿着这个方向系统投入,将容易获得较高的回报。
3、虽然Stine只是一家中型公司,但公司果断地在南美洲设立试验站,南繁北育,周年种植4季玉米和大豆育种圃,提高了育种效率,还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起源中心的丰富种质资源,扩增有益的变异,使其选育的品种不仅在美国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南美及中国也有较好的丰产性。我国种业公司能有几家有这样的大手笔和谋划长远发展的竞争意识。
4、转基因技术在国内被认为是很神秘的高新技术,该公司居然发明转基因的气溶胶束技术,这项技术本身并不重要,值得我们深思的倒是中美企业之间创新动力的差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下面刘石先生在给我的回函中对此做了恰当解释。
“华美1号”只是个案,但它的量身定制绝非偶然,而是代表了玉米育种的创新方向和我国玉米种业取得突破的切入点。中国企业要突出重围,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狠抓育种创新能力建设。已经有几家较大公司毁在了忽视育种研发,而后面紧跟着不少公司仍奔走在死亡线上。那些面临险境的公司,即使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重视创新,不能靠盲目烧钱取胜,要端正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十年前,某大公司走错了方向,深陷“超级”育种的死胡同,至今难以走出误区。企业的盲目行为是自寻短见,所以,仅仅重视育种研发投入还不够,还要建立正确的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才能取得成功。在这方面,Stine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单凭一个“华美1号”不足以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必须有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推动体制的改革与技术创新,才能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的优良品种。但我们必须突破体制羁绊,才能获得创新动力。
“华美1号”把一个严肃的体制改革与创新问题摆在了管理者面前,这些年来,尽管我国科技人员和企业做了很多努力实行改革与创新,但科技人员的创新努力却遇到了管理体制的巨大阻碍。创新型品种轻而易举被淘汰,虽然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力量抢救少数优良品种,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制度压力所造成的技术倒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品种审定制度的倒行逆施已经惹得天怒人怨,特别是对绿色通道的曲解和对市场经济的亵渎,把各方利益群体汇聚在一起,当阻碍创新的管理办法真的实施起来,就会警醒科技人员和企业人士,冲破制度障碍和解放生产力的诉求将迅速蔓延,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种业快速崛起,他们有足够的能量重新启动种业改革大趋势,用不了多久,必将促成品种审定制度的彻底崩溃。
中国大多数企业和科技人员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被一个不太起眼的美国中型公司雪中送炭和予以破解。我们不能不疑惑,难道中国科技人员水平真的就很低么?我不这么看。中国科技人员早就明白倒退没有出路,早就认识到正确的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也早就揭示出制度创新的方向。虽然我们顶住压力,成功地止住了技术倒退的潮流,但制度性倒退却活生生地摆在全国种业和科技界面前,科技人员无法阻止制度性倒退。这将彻底整死中国的种子产业。
管理部门面临的两难选择要么是民族产业死掉,要么是落后腐朽的管理制度崩溃。其历史后果简单又清晰。这背后还有一个比种业更重要的力量躲在幕后,影响着未来的走势,就是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当这个市场经济的力量站到前台时,种业再匆忙改革和创新,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种业和科技界人士要坚守改革与创新,才能培育和推出创新型的好品种,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创新靠改革铺路。没有种业的体制改革,就不能有品种和技术的创新。种业的春天不能靠外界输入,要靠内部的力量去创造和积累。但这个过程很艰难。不是难在科学技术,而是难在体制障碍。
我把上述文稿传给了刘石先生,他回函如下:
张老师,您好,
谢谢您转来的邮件,内容我都认真看了。
因为用的是笔名,我不知道参与讨论的都是什么人,背景如何,但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都很对,看到了问题的根本。
“华美一号”是美国斯泰(Stine)公司培育的最新品种,代表了美国玉米育种的最新方向和水平。它早熟(比先玉335早熟4-5天),超耐密(最佳密度每亩6000-8000株),脱水快,产量高,抗性好,后期站立性好,非常适合机械化直接收获籽粒,是中国目前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迫切需要的品种类型。这类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将继推广单粒播种技术之后,再次掀起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耕作制度的革命,对提高我国玉米生产能力和效率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一直为此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不遗余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品种审定制度的局限,在规定密度很低(每亩4500或5000株),又没有合适的熟期组(只好与先玉335同组参试),植株高度比先玉335低40公分的情况下,对于“华美一号”这样的优秀品种根本就是逆向淘汰,它的所有优秀特质都被束缚住了。就像让迈克尔乔丹与其他NBA球员比身高、比体重、比跑步的步数,以此来决定他在NBA的参赛资格,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玉米生产的悲哀。
我国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不具备超前性,将严重拖农业生产和种子产业发展的后腿,而且一进入审定程序就是四年。在这方面我已经呼吁过很多回,但没见到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非常令人失望。
中国还是应该走类似美国的品种登记备案制度,农业部要管的是风险控制和建立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而不是越俎代庖去管什么品种的产量。品种的产量高低和品质的取舍都应该由农民和市场说了算。
不好的品种自然会被市场淘汰,没有好品种的企业也会被淘汰。为了自身利益,企业在推出品种的时候会非常慎重;而不像现在,反正有审定垫底,农民的损失企业可以不承担责任,于是企业什么品种都敢推。所以,管理部门的“家长作风”往往会适得其反,纵容企业的不负责任行为,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从根本上讲,现存的品种审定制度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的需要。
斯泰公司原来在美国是一个私人公司,规模小,没有所谓的高科技,也没有政府和大公司的支持,但在商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斯泰公司在美国的成功说明三点:
1)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出发,扎扎实实搞育种,一定会做出成绩并获得市场认可,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中国育种家有庞大的队伍,有各级政府支持,有编制、工资、奖金,有项目经费支持,有评职称、评奖等,还有世界大豆原产地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是这样多的育种家和举国体制竟然比不过美国一个农民起家的小的私人公司,实在令人费解。还有一些国内的育种单位和育种家因为看到大豆、小麦、棉花等作物不赚钱,纷纷转行做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育种,公益性弃之不顾,逐利性尽显无疑,也很令人惋惜。
2)美国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是保持其持续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小麦、大豆、棉花都是自花授粉作物,农民和育种公司都可以自留种子来年再种。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到位,这些大公司都愿意付出巨额专利费用以换取斯泰公司的品种使用权,这就保证了创新者的利益,并树立起社会正能量的标杆,其意义远远超过专利权利费和公司之间的商业协议本身。中国的公司将自有知识产权的自交系卖得比杂交种还便宜,即便如此,许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仍然私自偷繁,彻底扰乱了中国的种业发展秩序。这就是我们目前产业的现状,令人无比失望。
3) 传统育种必须与先进的生物技术、农机技术和灌溉技术结合,这既是未来育种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供参考。
刘石
2014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