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水稻种植大户实现从育苗到插秧机械化

导语·中国大田网蛟河市天北镇曙光村李冬国引用轨道式半自动化育苗设备,工作人员在工作道上拉着工作杆,牵动装土滑车或播种滑车前进时,就能实现播种或覆土等作业。育苗机械化给他节省了时间及成本,插秧也要机械化。自己的技术+机械化种植,李冬国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就在前些天,蛟河市天北镇曙光村李冬国家的水稻育苗大棚内热闹了起来,本村的其他几户及邻村新丰村、高家村的水稻种植户多达十几人,都是特意来观摩学习的,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轨道式半自动化育苗方式。

这个轨道式半自动化育苗设备是李冬国在黑龙江引进的。该设备以轨道和滑车为主体,在推拉中实现钵盘装土,播种、覆土、喷水等工作,具体是在大棚内设立两条钢架轨道,在轨道上的滑车分装土滑车,播种滑车还有喷水罐,用量可以调整。

工作人员在工作道上拉着工作杆,牵动装土滑车或播种滑车前进时,就能实现播种或覆土等作业。

原来在黑龙江农场当了9年技术员的李冬国,2011年应邀到蛟河市天北镇曙光村天泉米业当助理兼技术员,在天泉米业工作的两年时间,技术+细心+信心,让他深深感到发展优质米业是个好的致富之路。

机会来了,曙光村有水田120公顷,除几户未外出打工的农户外,其余都对外转包规模种植。2013年末,李冬国从原天泉米业张经理手中将曙光村90公顷水田转包过来。

当年11月他就着手选择品种,根据农业部门提供的生育积温、气候特点、当地适合品种等选择了在当地较适合的优质品种:吉农大809、吉农大505等。

在接手天泉米业的32栋标准大棚(长30米宽8米高2.5米钢架大棚)基础上,又建立了4栋高标准大棚(长80米宽11米高3米),为机械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今年李冬国育苗用的就是这个设备,机械化的轨道式育苗方法可以在4个小时内完成880平方米大棚的作业,人工仅用4-6个,而880平方米大棚育苗全人工要一天时间且需要20到25人,大大节省了时间及人力,而且播种覆土浇水均匀一致,减少了人为的差异。

采用轨道式半自动化育苗,今年,李冬国家的36栋大棚有效时间仅用了50多个小时就全部完成育苗,而人工育苗至少一个多月的时间,达到了省工、省力、省时,节本增效,仅育苗这一项就比原来人工育苗节省成本达3万余元,而且以后年年都受益。

育苗机械化给他节省了时间及成本,插秧也要机械化。这不,老李正在前天耙好的地块内,驾驭刚调试完的镇里配给农业种植大户的现代化机械—-乘坐式插秧机,在田块内大展身手。

据他介绍,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秧2公顷,2台一天就能完成4公顷,再加上人工插秧,今年10天左右就能全部插秧完毕,节省一半以上时间。

“等插秧结束后,我的大棚不拆,育苗反季的蔬菜,主要以豆角为主,7月份育苗,10月中旬左右就能下架上市,正是缺货的季节,估计一个棚卖个六七千元不成问题。而且种豆角对来年育水稻苗还有互补作用。”老李计算着收成信心满满地说。

“自己的技术+机械化种植,李冬国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他将落户天北镇曙光村,并大力发展蛟河市天北曙光村水稻合作社,带领更多农户改变家庭式小规模经营土地为规模机械化经营土地,改变一味的追求高产为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无公害水稻栽培。这是他明年的计划。”天北镇农业站站长陈雪梅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