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报告:中国粮食安全目标不必局限于实现国内自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经济简报》。简报指出,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不必局限于实现粮食的国内自给。
简报称,鉴于以往在粮食生产和消费方面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今后 20 年城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中国过去保持粮食整体自给的目标需要加以重新思考和完善。 粮食安全的目标不必局限于实现粮食的国内自给。由于中国的政策制订者关注粮食自给,可能需要把基本主食放在优先的地位,特别是大米和小麦。
中国也可以考虑脱离玉米和棉花国内自给的目标,并允许进口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调整有助于中国保护土地和节约水资源,减少用于非粮食作物的资源比重。目前关注饲料作物安全的做法应该加以完善,要更加注重提高中国国内畜牧业的环境可持续性,包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中国广袤的牧草地,以及从更大的方面来讲,改革农村土地市场和投资于农业水资源管理等。
中国有潜力增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中国应把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作为增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有很大提升潜力。但发挥这一潜力的基础是农业规模经济,主要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并继续投资于农业研究与开发。为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中国需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是增加农业 R&D 公共支出、集成推广先进增产技术、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者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加快培育作物新品种。中国还需要投资改造中低产田,发展高产田,扩大或更新农田水利设施,建立用水者协会,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改良技术和完善水价政策,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在重视粮食作物安全的同时,中国应该对食品安全给予同样的重视,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食品安全是粮食和营养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粮食安全要求人们可以获得充足数量的安全而有营养的食品,可以满足他们积极健康生活的饮食需要和食品偏好(“安全食品”是指不含任何有害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制剂的食品)。大多数发达国家具有成套的体系来确保安全食品的生产,但中国尚有待于建立这样的体系。一旦建立,这些体系将可以推动中国国内的食品生产,使弱势群体更容易获得安全的食品,增加国内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并有助于中国以及国际粮食供给的安全。在未满足最低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只是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将不利于中国应对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方面的挑战。
从国内和国际层面来看,食品安全正成为农业食品竞争力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收入水平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将影响中国国内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的竞争力。食品国际贸易继续增长——在这方面中国是全球的推动者,但必须打消各国对于食品安全的顾虑。食品安全与质量对于进入全球市场以及将小规模生产者纳入高价值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消费者获得安全且可负担的食品,将越来越依赖于该经济体生产可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安全食品的能力,以及其开放食品进口的措施。
中国可以考虑在国际贸易谈判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和区域农业贸易自由化一揽子政策谈判,以确保全球农业贸易的可持续增长,并在全球公平贸易的框架下降低贸易风险。中国可以成为全球农业开发和投资的主要合作伙伴,与在农业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具有丰富资源禀赋的国家进行国际合作,协力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按照中国所处的地位,可以通过投资,提高具有增加农产品供给潜力的国家的农业生产力,从而支持全球农业发展。
[责任w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