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食有没有“十一连丰”?

作者:新华社记者董峻

老不懂先生:@董峻记者,前不久,您说粮食十一年增,而我认为:农村劳力少抛荒多,气候土壤水利均在恶化(均有公开报道),农业科技增产确实存在,但农业科技从立项到推广,周期长,不可能每年都有帮助。十一年增值得怀疑。您怎么看此消息?

答:@老不懂先生 ,感谢您提出这个问题。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可能许多人也对此心存疑虑。在此尝试分析一二,希望批评指正、继续交流。

前些天我发过一篇稿件,主要意思是: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比如干热风等,夏粮将迎来“十一连丰”,也就是连续11年丰收。

我在文章中引述了农业部有关人士对丰收的简要分析:

——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为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

——单位产量有望提高。粮食产量构成有三个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今年的夏粮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预计千粒重增加。

——主产省增产趋势明显。主产区普遍反映今年冬小麦是近几年长势较好的一年。

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主产省份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13个。所以冬小麦如果确保丰收,可以说夏粮就算是丰收了。这里,我用的词是“十一连丰”而非“十一连增”。汉语的表达有时就是这么微妙,嘿嘿,产量增加是有具体数字指标来衡量的,但丰收是个定性的话——如果没有较大减产,就算是丰收了。

就全年粮食产量来说,什么就算是丰收呢?如果一定要用指标来衡量的话,就是达到11000亿斤以上。在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2039亿斤,首次实现了“十连增”。所以,如果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这个数,就可以说是“十一连增”,而如果达到11000亿斤以上,说“十一连丰”就没有问题了。

您提出农村劳力少抛荒多,这是大势所趋。在农村种地的人员构成,有人形象地描述成“386199部队”,意思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随着农地改革的推进,农地流转比重加大,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粮食生产越来越向种粮大户集中,还有的是形成合作社共同管理经营。这些模式提高了种植效率,种地的人本身也不需要原先那么多了。

此外,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种地的各个生产环节已经越来越多由专业化组织承担了。比如,如果你是承包人,你家的地现在专门有人提供育苗、打药、田管、浇水……直到机械化收割。夏粮由于集中在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作业,就更是省力了。当然,你得付给提供劳务服务的人相应的报酬,这是你的种粮成本。

至于抛荒的情况,在局部地区肯定有,但从全国来看,播种面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我更相信主管部门的统计。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每年都有相应数据发布。统计局的数字发布的晚一些,农业部的一般来说比较早,但不具备法定效力,只是个参考。前面我的新闻稿提到了,今年夏粮播种面积是增加的,这当然是产量增加的一个直接原因了。

抛荒的原因,主要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种一亩田的收益不及进城打几天工。尽管国家这些年每年对种粮补贴力度都在加大,但一亩三分地赚不了几个钱是肯定的,当然如果你种几千亩几万亩的话还是能赚到钱的。种粮效益低其实是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发达国家一样会通过种种方式(绿箱、黄箱政策)对本国农民进行补贴和保护。

另一个原因是退耕还林政策。这项政策执行了10多年了,对于山区(主要是25度以上坡地)的耕地,出于保护生态的考虑,由国家给予补助,让农民从补助得到的钱基本等同于土地产出的价值。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所以这项政策影响到的农户并非小数。具体情况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交流,我在这里先随便一提。如果你在山区看到坡地上(有些是梯田)长满了荒草,或者大大小小的树或灌木,那更可能是退耕的结果。

此外,在有些地方抛荒的同时,国土资源部门有一项工作是进行土地整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面积,尽管不算多。根据2013年国土资源公报数据,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了442.64亿元用于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这也是单产提高的原因)。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不是一回事。对耕地的统计和管理是国土资源部的工作。那么耕地是在减少还是增加?国土资源部去年末恰好发布了最新数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最新数据为203077万亩,比原来增加了2亿亩。在此之前,我们写稿时用18亿亩耕地的概念用了好些年。

您提到“气候、土壤、水利均在恶化”,这需要具体分析了。气候条件的确不容乐观,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并且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害也逐年加重。但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中国的种植带北移,在东北一些中高纬度地区,由于积温够了,过去种不了粮食的地方现在可以种了,近几年雨热同期配合得也不错,所以既增加了种植面积也提供了足够的灌溉用水。所以气候变化具有两面性。就比如台风虽然给沿海居民带来严重影响,但对农业生产是利大于弊的。

土壤条件恶化,可能您的意思是工业(重金属)污染?或是化肥导致的板结?酸化?有机质含量减少?不清楚您具体所指,而且这方面的延伸话题又很多,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另行探讨。这里我再补充说一下还有哪些耕地不宜再种粮的情况吧。尽管二次调查耕地数据多了2亿亩,但增加耕地相当部分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比如,全国有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从生态安全角度看,这1.49亿亩耕地中,有相当部分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此外,的确还有相当数量受污染不宜耕种,以及一定数量因表土层破坏、地下水超采等已影响耕种的情况。所以,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8亿亩多。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人均耕地仍处于下降过程中。因此,耕地保护仍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

对水利恶化的印象,不知您从何而来。事实上,近些年对于农村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国家还是化了许多钱和气力的。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就是“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这方面的情况,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持久的。无论从育种、栽培、植保还是机械化等方面,都对增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科研工作是几十年来持续进行的,其成果才会逐步显现,并不是您所理解的立了项了才去研究再去推广就能得到的结果。

比如,袁隆平70年代就培育出杂交稻、80年代就推广到国外,这可不是近十来年的事啊。其实,袁隆平只是农业科研界的一位标志性人物,而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研究领域,都有许多科学家的优秀成果,比如小麦育种界的李振声、搞水稻的谢华安、搞玉米的程相文……他们的成果是一个一个的桥桩子,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

农业科研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我对这些科学家怀有深深的敬意,当然像其它领域一样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功劳非常大,甚至几乎不为人知。事实上,我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两个领域的科研人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一类是军工领域,另一类就是农业科研领域。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大地之犁——中国农业科技困局实录》,描写了一个有意思的农业学家群体的生存状态,在此顺便作个小小推介哈。

另外,夏粮11连丰和全年的粮食11连丰还是不一样的。目前也只是到了收夏粮的季节,今年全年是否继续丰收,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说实话,我不希望继续再增加了,只要能稳定在去年的水平就可以,那也算是丰收。为了增产,许多农业上的弦已经繃得太紧了。土地应该休养生息,但又要养活13亿多人的嘴巴,很难把握的平衡啊。种地对农民来说不赚钱,对地方来说也收不了税,只能是靠各种红线和政治性指令性要求来推进工作。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就是一例。如果稍有忽视,粮贱伤农,后遗症会很麻烦……

对于一些农业大国,比如美国、巴西什么的,他们的生产是与市场紧密相联,但在中国,粮食生产基本上是刚性需求,目前只能说是保持了供应和需求的“紧平衡”,还略有不足。但主粮的进口只能是品种调剂、或者国际粮价低时买进一些,由于国际粮食购买量有限,中国人的饭碗还只能是靠自己端。呃,我好像说远了,打住。

对了,为什么粮食连年增产了?还与一个因素有关:种植结构的调整。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种了很多低产的大豆,现在改种了许多高产的玉米。其实两者基本用途差不多,都是一用来榨油二用来作饲料。国产大豆产业溃不成军,既有当年加入WTO时农业保护门槛降得过低的因素,也有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的因素。腾出来的耕地种了高产的玉米。气候带北移也使得过去只能种大豆的地方可以种玉米甚至水稻了。

一个为什么粮食能持续增产的话题,引申出许多盘根错节的领域。农业的事就是这样复杂,我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并不深不广,只是从事农业报道时间较长,了解的情况多一点儿,希望这些情况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继续就更多话题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