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效应--现阶段世界种子产业特点

中顾法律网,2012-03-17

并购完成种子产业内部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增值,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资产结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对世界范围内的种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种业产业已经成为成熟的现代产业,其特点为:

(一)行业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并购活动,产生了杜邦(Dupunt)、孟山都(Monsanto)、先正达(Syngenta)、利马格兰(L,imagrnin)等大型跨国种子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四家公司2004年销售额分别为:26.24、22.77、12.39、10.44亿美元。目前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孟山都公司控制着全球40%蔬菜种子市场份额,其中包括:豆类:31%;黄瓜:38%;辣椒:34%;甜椒:29%;番茄:23%;洋葱:25%,同时控制着世界转基因种子和性状产品的88%的市场份额,其中:转基因大豆:91%;转基因玉米:91%;转基因棉花:65%;转基因油菜:59%。

(二)种子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根据销售额计算,全球十大种子公司1985年总销售额为23.85亿美元,市场的集中度水平约为10%;2000年全球十大种子公司销售额达到72.5亿美元,约为全球商业种子市场总价值的24%。根据国际种子联盟2004年(ISF,2004)的统计,世界前四大种子公司包括杜邦(DuPont)、孟山都(Monsanto)、先正达(Syngenta)、利马格兰(Groupe Limagrain)的销售额总计为73.79亿美元,按照CR4指标计算,产业集中度水平接近30%;如果按照前10位种子公司的销售额计算,集中度达到了约49%。

(三)研发经费投入大大增加

种子属于高科技产品,科技进步是种子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因此,研发经费投入是种子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种子产业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是提高育种科研投入的重要来源,与小企业相比,大型跨国种子公司具有更强的进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能够承担技术发明与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巨大成本和投资,也更有条件减少和分散投资和创新活动的风险,并且也更易于在研发活动中实现规模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种业公司投入科研的经费迅速增长。发达国家早已经实现了育种的商业化转移,种子产品研究开发等应用型研究主要由企业进行,为了在竞争中维持其市场地位,跨国种子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一般都把销售收入的8%-10%用于科学研究。先正达公司一般将其收入的12%用于研发;法国利马格兰公司1999-2004年科研投入从5780万欧元达到了7 740万欧元,占销售总收入的13%;(;argill(嘉吉)为14.8%;德国KWS种业集团公司科研投入占年销售额的15%。跨国种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扩张,保证了雄厚的资本,以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活动,保证了其在核心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四)种子产业一体化程度和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增强

纵向并购的结果使种子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许多种子公司发展成为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大型公司。同时,种子公司与化工、农药等其他工商企业之间通过并购重组,加快了资本、科技、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在种子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流动和相互融合的速度,扩大了种子公司资本经营的空间,也提高了种子产业的融资和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