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农科院六个农作物新品种、新成果、新材料、新技术通过鉴定及测产验收
1.创造性地应用“粳糯杂交选育糯质材料,南北多生态环境胁迫选择”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聚合了北方粳质保持系TL169-239B和南方糯质保持系72B的优良基因,首次创制出高淀粉、高配合力“双高”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选育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2.45A品质优良、遗传力强,总淀粉含量达到75.56%,质量淀粉含量达到74.13%,配制的杂交种籽粒的总淀粉含量均达到73%以上,出酒率比常规糯高粱高出1.2~2.0个百分点,而且酒质好。45A配合力高,再生力强,综合抗性好。先后育成泸糯3号、泸糯8号、晋杂23等10个杂交种通过国家、省级审定(认定、鉴定),这些品种比常规糯高粱品种增产30%以上,创造了单季亩产1029.3公斤(山西晋中)、“头季+再生季”两季亩产1014.3公斤(四川泸州)的高产纪录。
3.该项目在2004~2013年的10年中,累计在四川、重庆、山西、浙江、贵州、河北等省市推广了1097.2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2.78亿元。
三、“034A”、“超09A”、“翠玉09A”3个萝卜新材料通过省级田间技术鉴定
2014年4月3日,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异质型萝卜不育系“034A”、秋冬萝卜不育系“超09A”及水果萝卜不育系“翠玉09A”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鉴定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3个材料作了鉴定意见评定,一致同意“034A”、“超09A”及“翠玉09A”3个萝卜新材料通过技术鉴定。
1.“034A”为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1997年用四川地方品种白萝卜027-4、广东白菜头“四九菜心-19”与四川地方品种“60早”萝卜三元杂交后代的田间群体中的不育株,经与四川绵阳青头萝卜异质保持系5代回交选育而成,其不育度为100%,不育株率98.17%。“034A”是一个通过远缘杂交,采用复聚法选育的萝卜异质型不育系,打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难以形成新材料的局面,在萝卜不育系选育上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2.“超09A”为“034A”不育植株与浙大长萝卜(L146)测交,其后代不育株再与L146自交系连续回交7代选育而成,其不育度为100%,不育株率达99.3%,是一个配合力较强、肉质根纯白色的秋冬萝卜不育系。
3.“翠玉09A”采用由山西引进的“丰光一代”萝卜天然群体中的不育株,与河南引进的青萝卜“洛育一号”测交,其后代中的不育株与“洛育一号”自交系回交7代选育而成,其不育度为100%,不育株率达99.77%,并且还具有晚熟、耐抽薹、肉质翠绿,口感甜脆的特性,是四川地区育成的首个适宜于水果萝卜选育的不育系。
四、“豌豆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通过专家测产验收
2014年4月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种子站主持,邀请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须珍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朱振东研究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张继君研究员、四川省种子站韩友学以及简阳市种子站副站长徐华等组成测产验收专家组,对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承担完成的“ 豌豆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 ,参照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发布的《豌豆测产验收办法(初稿)》进行田间测产验收。
测产田块位于简阳市周家乡兰家寺村,品种为成豌8号和早288-1,面积各100亩,栽培模式为“果/豆/玉”;对照田块品种为当地主要品种,位于同村的邻近地块,栽培模式与示范田一致。示范田测产选好、中、差3类田块,对照测产1个田块,采用抽样测产。实际测产结果为:成豌8号示范田平均亩实收株数2.67万株,亩产鲜荚1040.27公斤,亩产鲜籽粒426.51公斤;早288-1示范田平均亩实收株数2.70万株,亩产鲜荚846.69公斤,亩产鲜籽粒348.74公斤;对照田块亩实收株数2.69株,亩产鲜荚621.82公斤,鲜籽粒亩产256.05公斤。该项目通过田间测产验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14年6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