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群体调节力之株型浅议

小麦是群体作物,小麦产量是群体产量。

未见小麦群体调节力的定义,但实践中我们应用着这一概念。小麦群体调节力应与分蘖力有关,但不等同于分蘖力。分蘖力强的品种其群体结构不一定好。小麦群体调节力应与小麦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保持一定的群体规模相联系,它既与丰产性有关,也与适应性有关。本文只从株型角度讨论小麦的群体调节力,为选择具有群体调节力的单株、提高选择效率抛砖引砖。

有的小麦品系种出来的效果是成行成陇,盖不严地皮。这种类型的小麦可能分蘖力强,也可能分蘖力弱,但更具共性的是其茎干硬,穗都长在一起,在行与行之间留有很大空隙。显然,这样的品种是不能充分利用空间、效率较低的类型。

有的小麦品种则不然,穗下颈长且细,茎杆具有弹性,小麦的穗很自然地伸展开来,行与行之间零距离,空间利用率高。这样的小麦品种有农大5182、豫麦2号、矮孟牛等。

济麦22则是另外一种类型。济麦22穗下颈长为中等,但其株高较高,茎杆具有弹性,如果将整个株高当作“穗下颈”,则其穗下颈够“长”,加上其较好的分蘖力,济麦22的穗在空间的分布很密很匀,群体结构应属上佳。

也许还有一种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类型。这种类型茎杆较硬、穗下颈没有那么长和那么细、植株也没那么高,这种品种在靠近地面的茎杆部分形成了很大的空间分叉,先是沿着地皮方向横向生长,然后再向上长,这样也能充分利用空间。笔者地里有个这样的材料,其成穗性与济麦22相当或稍弱,穗较大,去年的千粒重约60g,我认为它有一定潜力。

由此引申出关于理想株型的讨论。通常认为选择单株应选择旗叶上举、株型紧凑的个体。笔者按照这一观点原封照搬,结果在地里头有好多成行成陇的品系,照搬教科书是会害死人的(不是教科书写的不好)。在此我树立了个典型,负面的!我认为是选择单株时应“不拘一格降人才”,茎杆有弹性比较好,穗下颈长点比较好,穗下颈细点比较好。至于说旗叶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因为穗下颈长且细的类型,即使叶长点也不大要紧,因为其旗叶所处的位置低,难以形成荫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