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本土转化

近年来,合肥市在建设“创新高地”进程中,始终把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研发、转化、交易、服务”,不断创新平台运行体制和模式,努力建设好高端创新研发、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公共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四大平台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加速提升合肥市十大重点产业创新能力。

一、高端创新研发平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国字号、国际化”为引领,突破成果转化瓶颈,聚合国际人才资源,建设未来网、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支撑项目。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采取股份制、市场化运作模式,集聚中科院优势资源,突出工程验证、企业孵化和产业育成,建设产业园区。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围绕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打造国家级智能产品设计、检验检测、公共计算中心,孵化服务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建设突发事件防控、承灾载体保护和应急管理保障等平台,形成国家公共安全智库和大数据分析中心,提升公共安全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医学等,打造世界首个生物经济先行示范区。

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按照“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主角、政府支持服务”的原则,围绕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中科大、合肥物质院、合工大、中电科38所、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了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循环经济、公共安全、家电、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农产品加工、环境工程等10个新兴产业研究院,与20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共性技术研发机构820家,培育集聚研发人才2万余人。加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以企业为主体,瞄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和领域,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围绕“交易、转化、集聚、展示”功能,引进安徽股权交易中心、中国技术产权交易所和深交所路演大厅等中介服务机构,推进技术交易和上市路演。建成科技中介服务大厅,强化技术转化服务,实现“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找人才”一站式服务。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集聚1586台套仪器设备,1000多家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

四、科技企业孵化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创业,建立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创新创业培育链条。新建科技创业苗圃,已培育创业团队80个。建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在孵企业总数约1200家,企业从业人员近1.5万人,培育了科大讯飞、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等一大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