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小麦:市场经营难度大好粮或难卖高价

近期国内主产区新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收获上市,新小麦增产增质预期强烈。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不佳以及小麦加工行业调整所引发的需求疲软,市场主体对小麦后市行情看淡,入市收购心态较为谨慎,政策依赖度明显增强,今年夏粮收购难度明显加大。

新麦增产增质预期浓厚

从各主产区反馈的信息了解,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在168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40万亩左右,大面积收割从5月20日正式启动,25日~26日进入机收高峰期,至6月2日收割基本完成;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110万亩,比上年增加60万亩,同比增长0.7%,南阳地区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各地已开始大规模机收作业;江苏小麦种植面积3220.4万亩,较上年增加24.5万亩,南部、中部地区陆续开始收获;安徽小麦即将进入收获期,全省3685万亩小麦整体长势良好;河北小麦播种面积3561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山东小麦面积56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

整体来看,今年主产区新小麦生产呈现播种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格局,新小麦的质量较上年好,后期收获期间若无重大天气影响,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将明显好于上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5月下旬到6月中旬我国夏粮收获进入高峰期;麦收期间气象条件整体有利,出现干热风的可能性小,但局部地区应防范强对流天气。

相关品种库存压力凸显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粮食下游加工行业产能过剩,在产量连年增加的情况下,玉米、稻谷等与小麦联系较为密切的品种步入供需宽松格局,这也导致政策性收储压力巨大,使得稻谷、玉米等品种政策性氛围增强,其市场行情走势受制于政策调控。

据统计,2013年产稻谷政策性收购入库量为3261万吨,其中早籼稻567万吨,中晚籼稻1337万吨,粳稻1357万吨;2012年产临储玉米收购量3083万吨,2013年产临储玉米6919万吨。目前国内临储玉米库存总量在1亿吨左右,而我国深加工企业及饲料加工企业月度玉米需求量在1200万~1400万吨之间。

在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和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低价玉米进口进一步加大了国内玉米的供应压力,这也使得后市玉米行情走势难言乐观。玉米、稻谷等粮食品种市场行情的走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小麦市场行情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其饲用需求的替代方面,这将对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产生抑制作用。

收购主体看淡后市行情

由于主产区新小麦陆续收获上市,陈小麦市场关注度不高,市场购销较为清淡,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整体区间波动,持粮主体售粮压力较大。

江苏兴化地区大型面粉企业普通红小麦挂牌收购价2480元/吨左右,安徽亳州谯城地区收购价2536元/吨左右,河南周口地区收购价2520元/吨,河北邯郸大名地区收购价2564元/吨左右,山东德州禹城地区收购价2560元/吨左右。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加工行业结构调整,使得加工需求较为疲软,加之今年主产区新小麦增产、增质预期较强,国内小麦的供需格局将明显改观,收购主体对小麦后市行情走势不乐观,其入市收购新小麦的心态较为谨慎,麦价的上涨空间能否抵消仓储、人工以及资金等成本,不确定性较大,大多数粮食贸易商、粮库等市场收购主体政策依赖度增强,寄希望于托市收购,以规避市场经营风险。

售粮主体心理预期较高

与贸易商、粮库以及面粉加工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相比,作为夏粮收购中售粮主体的农户,其卖粮心理价格预期仍然较高,小麦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刚性增长,以及小麦托市收购底价逐年上提,依然是导致其惜售的主要因素。据湖北襄阳市粮食部门对典型农户调查,今年小麦亩均成本672元,比上年增加35元,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机耕机收费用和人工支出增多。

虽然今年夏收小麦产量和质量较上年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较大,但受制于粮食加工行业的结构调整、部分主产区仓容紧张以及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谨慎,种粮农户好粮卖高价的难度较大,其惜售待涨的市场风险也有所加大。种粮农户“卖粮潮”的出现或增加小麦供给端的压力,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因市场主体购销心态的变化,“买方”市场氛围或将较为浓厚。

市场主体政策依赖度加大

至5月下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为240万~38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2150万~2200万吨大幅减少,且2013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剩余量占总库存量的83%左右。与此同时,进口小麦预计累积库存量在1000万吨左右,与疲软的加工需求相比,小麦供给相对较为充裕。

近期主产区新小麦收获工作陆续展开,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谨慎心态较为浓厚,在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主体对政策的依赖度增强。

随着新小麦购销工作的逐步展开,建议市场主体理性收购,控制粮源质量,根据主产区托市收购启动范围、收购进度以及新麦行情走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阶段性的采购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