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种子,大未来:中国必须扼住“种业”的咽喉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柳新勇)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小小一粒种子,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却是“秤砣虽小压千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来说,小小的种子不仅关乎农作物的产量与效益,也与“舌尖上的安全”息息相关。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上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几十年来,我国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农作物品种,完成了多次大范围的品种更新换代,对粮食增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我国要通过加大种业研发投入,改进体制机制,并更多利用市场的力量来实现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转变,牢牢扼住种子安全的命脉。
在国家政策层面,国务院近年连续出台文件,要求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国外种业巨头也早已开始布局中国,在科技实力的支撑下实现了丰厚的利润。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作物品种还是以自己的种子为主,全国3亿亩蔬菜,国外的种子占15%,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主要是国内的品种。但一些我国原来没有的或育种能力比较弱的品种,“洋种子”则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告诉记者,过去中国的种子培育工作主要是靠国有机构完成,包括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等,一定程度上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地方割据”现象往往比较严重,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地方使用,推广至其他地方存在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种子研发方面,中国和美国比至少要相差几十年。”郑风田说。他表示,欧美一些由化学品公司转型而成的种子公司,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且通过销售种子获利后再重新投入到研发环节,形成了良性循环,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方面,中国还相去甚远。
“中国要成为种业强国,一要加大对种子培育研发的投入,二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变革,另外还需要多发挥市场的力量。”郑风田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也曾表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通过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投入,支持企业在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能力,推动种业领域的企业重组,尽快缩小与跨国种业企业的差距。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也在这方面作出部署,提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推进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并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聚集。
不过,郑风田并不赞成搞航母式企业,因为公司规模过大易形成垄断,从而抑制进一步创新。与之相反,中国应该更多发挥市场力量,促进中小种子公司的发展,激发它们的创新活力,以此丰富种子企业结构,促进中国种业实力的整体提升。
有专家还表示,我国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种业领域不仅要争取自力更生,提升研发实力,还要大力推动国内种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郑风田说,虽然我国是种子大国,但出口依然很薄弱,蔬菜、水果等方面的种子仍处在起步阶段,对进口依赖较为严重。中国种子“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目前我国种子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种子年出口总额已经超过3亿美元,目标市场也在日益扩大,除了一些东南亚、南亚国家,现在也正在开拓非洲、中亚等地区的市场。
农作物种业是中国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子虽小,却承载着农业生产的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