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进口狂飙,净进口美国粮食规模创六年新高

中国来自美国的粮食进口规模近年来持续飙涨,2013年净进口量创下六年新高。

自从2008年以后,中国已从粮食净出口大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大国。

图:2000年—2013年中国自美国的进口谷物趋势(黑色代表高粱,蓝色代表玉米,红色代表干酒糟,绿色代表大麦,紫色代表小麦,橙色代表大米)

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所5月22日最新报告显示,近期,中国对进口谷物的需求大幅上涨,而多数谷物都来自美国。仅在2012年,中国进口谷物高达1600万吨,2013年已增至1800万吨。去年,中国还从美国进口了300万吨玉米、400万吨干酒糟(DDGs)。干酒糟是玉米等谷物深加工后的副产品,通常被用作生产动物饲料。

2013年,美国向中国供应了70%的进口小麦。此外,中国还首次成为美国高粱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对饲料谷物的需求达到了一个转折点。劳动力供给趋紧和饲料成本上升迫使中国畜牧业结构发生变化。

劳动力短缺、动物疫情、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都促使中国城市居民抛弃来路不明的禽类和畜类肉质食品,而更多的生产也正转移到专门从事畜牧业和禽类养殖的农业企业。这类企业对商业饲料有着严重的依赖。

不断增加的需求也推涨了成本,刺激着饲料加工商和畜牧业产品制造商寻求新的饲料原料,比如干酒糟和高粱。

这一切,都促使中国谷物进出口角色的转换—从玉米出口国变为年均进口量高达300万吨—500万吨的进口国。这一角色转变早在2009年就已经发生了。

实际上,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所的分析并没有全面、真实地说明中国谷物需求为何在短期内激增的原因。

从2009年和2012年这两个时间节点来看,这两年的中国人口数量并没有出现短期飙涨的现象。因此,单纯从人口和商业生产需求来解释上述数据变化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但果联系到国内信贷环境,这个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另一个解释—谷物融资。

华尔街见闻网站已经多次介绍过中国花样繁多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行为,比如铜、镍、大豆、铁矿石、橡胶……此前,中国进口大豆就因为国内银行减少开立信用证而传出进口订单违约事件。

与铜融资操作路径基本相同,中国买家大量进口粮食,用进口仓单作为融资抵押品,将银行款项套出,再拿去套取利差或汇差,甚至直接投向房地产、高利贷、理财产品等。

关于国内粮食融资,《财经》(博客,微博)杂志去年就曾报道过。吉林、河南等多个地区已经开始以"粮食作为核心,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盘活粮权,使其作为质押进行融资。"这被当地人称为"粮食信托"。

(华尔街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