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河南小麦育种在全国发挥核心作用

《河南日报》,5月23日,第05版:政教科文

3年来育成20多个良种,增加效益超过15亿元,程顺和院士称赞——

“河南小麦育种在全国发挥核心作用”

本报讯(记者尹江勇)5月22日,济源市梨林镇大许村的麦地里,郑麦7698、百农418、豫农211、周麦26号等15个新一代小麦良种示范方,迎来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为首的众多省内外知名小麦专家的观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粮食核心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成果展示及郑麦7698产业化应用现场观摩会在此召开。

在仔细观看各育种单位的品种展示后,程院士告诉记者:“河南的小麦育种团队非常优秀,从品种到技术都走在全国前列,为未来产生新一代主导性小麦品种提供了稳固基础,充分显示了河南小麦育种在全国、在黄淮海平原的核心作用。”

此次项目展示会由省农科院主办、济源市农科院承办,据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分子育种室主任胡琳博士介绍,该项目是在省重大科技专项基础上,于2011年在科技部立项,以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小麦优异育种材料创制、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及新的分子标记开发、新品种栽培技术集成、大面积示范和产业化开发等研究,共有包括中科院遗传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内的29家省内外研究机构参加。

经过3年的项目实施,课题组共创造110多份优质材料,发掘出30多个新基因及相关分子标记技术,一共审定21个新品种,选育出26个品系参加国家、省级的区域性试验,有29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家、省级的预试,超额完成项目任务,为我省乃至黄淮海地区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品种支撑。其中,郑麦7698、郑麦379、百农418、周麦26号等一批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应用,项目组选育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增产粮食7亿多斤,增加效益超过15亿元。

胡琳自豪地说:“这些品种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导品种,经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将显著提高现有的小麦生产水平,为推动河南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③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