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赤眼蜂,是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是一类寄生性天敌,它体形最小,体长平均只有0. 5毫米,因为它的复眼是红色,所以叫赤眼蜂。赤眼蜂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二十多种,自然控制害虫率达10%以上,放蜂后玉米螟卵寄生率在70%一90%,百株残虫量降低50%-70%。其中,松毛虫赤眼蜂是入工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最高的蜂种。赤眼蜂成虫寿命在20-25℃时为4-7天,在30℃以上时为1-2天。雌蜂产卵的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60%-90%。20℃以下以爬行为主,活动范围变小,水平扩散半径减小,25℃以上时,赤眼蜂水平扩散半径可达10米。放蜂1-4天内降大雨,对寄生效果有不良影响。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向田间入工释放赤眼蜂,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内,使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玉米螟的日的。释放于田问的赤眼蜂在经过7-12天后,子代蜂羽化后,继续寻找新的玉米螟卵寄生,一般子代赤眼蜂在田间控制玉米螟的作用能持续很长时间,有的能持续到9月份。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并目.成本低。
(1)释放时问选择准确的投放时间。放早了,赤眼蜂无卵可寄生,影响生存和后续发展;放晚了,对于已经发育到后期的玉米螟卵,赤眼蜂是不会寄生的,它只对新鲜的玉米螟卵块感兴趣,因此,达不到防治效果。一般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蜂适期,间隔5-7天再放第二次,共放2一3次。
(2)释放数量每亩释放赤眼蜂1. 5万头,分2-3次释放,即第一次释放0. 7万头,第二次释放0. 8万头;或第一次释放0. 4万头,第二次。.6万头,第三次0.5万头。
(3)释放点数每亩设置1-3个释放点,在释放时还要根据风向、风速设置点位,如风速大时,应在1一几风头适当增加布点和释放量,下风头可适当减少。
(4)释放方法首先要按照放蜂量、放蜂点数及有效赤眼蜂头数,将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块,用林秸皮或针线别(缝)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距基部1/3处。
(5)注意事项
①投放密度要均衡,应根据卡片数量、垄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出多少平方米为一个投放点,一般每亩为2-3个点。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放蜂,防止放蜂进行到后期才发现前期放得少,卡片有剩余;或放多了,卡片又不够。
②不能往地上扔。扔到地上后,一是赤眼蜂边孵化边被蚂蚁吃掉。二是一旦遇有降雨蜂卡会被泥土泥浆掩埋或受到污染。
③不能往玉米叶鞘L别蜂卡。因为此时正是玉米拔节盛期,也是日增高量最大时期,往往经过一个晚上时间的生长,第二天早卜蜂卡都掉在了地_L,原因是拔节过程把卡片带高后掉在了地匕。
④要考虑天气变化。当投卡日或次日会有中到大雨时,要停止投放。把蜂卡放在水缸下,或房后屋檐下背阴、有风又比较潮湿的地方,这样可以延长蜂卡的保存时间(控制了蜂卵孵化速度)。
⑤为了控制蜂卵孵化速度,把蜂卡放回冰箱的冷藏室,这样做会使所有卡片报废。蜂卡一旦从专业工厂运出,当它接触到常温环境条件时,孵化工程开始启动,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就像一枚受过精的鸡蛋,在经过母鸡多日的孵化后,再想把它变成一枚普通的原始鸡蛋是不可能的一样。
⑥要常验收。正常的做法是要及时抽查,放蜂后- 43天内,要到玉米田观察叶背面的卵块颜色情况,发现变黑的,表明赤眼蜂成虫已经把卵产进了玉米螟卵块内,放蜂成功。在第二次放蜂结束后玉米螟卵块还是原样的,要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玉米田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项群防群治活动。统一行动是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一大特点,提前和滞后都不理想,因此,要听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或植保中心)的统一安排,企业有实力的,也可自测玉米螟的产卵时间,一旦发现,于当天或次日投卡放蜂。放蜂前的3-4天,不能往玉米植株上喷洒杀虫剂,否则会杀死赤眼蜂而大大降低防螟效果。放蜂要迅速,要做好入员发动,每人每天放蜂的面积不能超过10公顷。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放蜂时遇有大雨或暴雨时,要做好调整和回避,加强蜂卡的保管。
本文章来自中国生态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