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棣盐碱地上的粮食丰产梦(图)
【导语·中国大田网】去年初,随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无棣县示范样板区被确定为山东省“渤海粮仓”项目的核心试验区。力争5年内,在全县改种粮食的中低产田和盐碱上,实现新种植模式的全覆盖,全面完成“渤海粮仓”建设任务。
4月底以来的两场金贵的春雨,让今年的小麦增产又多了几分把握。记者来到无棣县柳堡镇—“渤海粮仓”核心试验区,5700多亩历史上从未种过小麦的中重度盐碱地,现在麦穗齐整,长势喜人。
盐碱地里长粮食
声誉鹊起
无棣县北临渤海,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很多地块只能种植较耐盐碱的棉花。然而在2012年麦收时节,水湾镇的盐碱地上传来好消息:盐碱地上试种的4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15公斤,创出重度盐碱地种植小麦高产纪录。紧接着,2013年6月份,柳堡镇大面积试种的57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40公斤,再创新纪录。
盐碱地上长出了丰产小麦!这一切,源自中科院与无棣县联手进行的“渤海粮仓”项目试验。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中科院院士李振声提出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改良环渤海地区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建设“渤海粮仓”的战略构想。
据滨州市、无棣县科技部门介绍,“渤海粮仓”是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实施的一项重点项目,主要针对环渤海地区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问题,通过建立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在环渤海低平原区的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等地建立一批粮食增产增效示范区,重点突破区域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
2011年10月,中科院、山东科技厅在无棣县水湾镇选取40亩低产棉田,利用ETS微生物技术进行盐碱地改良,并选择“小偃81”小麦品种进行高产科技攻关试验。2012年6月,40亩小麦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达到315公斤。这让人们看到了盐碱地上蕴藏的巨大增产潜力。
2012年8月份,无棣县举全县之力,在柳堡镇流转了7715亩土地作为试验区,其中耕种土地5700亩。在试验区内,严格按照中科院专家提供的改良技术,并播种“小偃81”、“小偃60”等抗盐碱优质高产品种。
“去年,首次在试验区大面积试种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40公斤,其中,重度盐碱地块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轻度盐碱地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且所产小麦籽粒品质较好,出粉率高,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标志着无棣棉改粮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无棣县科技局副局长、无棣县“渤海粮仓”示范样板项目技术顾问李德新说。
对李德新来说,印象比较深的是,在示范区内原来有200亩地虾池,在2012年9月份出完虾,10月份填平复耕后种的小麦,结果2013年的小麦产量出乎意料。“在核心试验区内,含盐量最高的地块达到13‰,盐碱地里能长出这么好的粮食来,老百姓都说‘做梦也想不到’。”
去年初,随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无棣县示范样板区被确定为山东省“渤海粮仓”项目的核心试验区。
据介绍,去年6月小麦收获后,无棣县又在试验区地块接茬种植了4900亩玉米,9月份测产时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目前,小麦进入扬花期,尽管今年春季干旱,但经过2次春灌,小麦长势良好,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梦想变现实
根子在科技
盐碱地改良是全球面临的技术难题。仅我国环渤海地区就有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如果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这些盐碱地进行改良,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殊意义。
改良盐碱地的基本做法一般为: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就是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是种植作物。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盐碱地改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领先成果,但在重度盐碱地改良方面,目前还缺少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经验。
在无棣“渤海粮仓”核心试验区,采用由中科院研制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ETS微生物技术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同时,发挥李振声院士选育的小麦优良品种“小偃81”、“小偃60”抗盐碱和晚播不晚熟的特性,实施改良盐碱荒地示范推广,成为极具推广价值的盐碱地改良技术。
据介绍,ETS微生物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艺和最新土壤微生物恢复理论,经过多层次深度发酵精炼制成的微生物农用菌剂,能迅速降低土壤盐碱度,使之恢复自然代谢机能,提高肥力。按照技术规程,土地翻耕前,每亩地需施用复合微生物有机肥150公斤,每亩喷施黑白液各2升、金水酵素1升。
“采用ETS微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土壤改良菌剂,当年可以快速改良盐碱地耕层。连续使用3年,就能有效地改良盐碱地,实现土地正常耕种。”李德新说。
通过采用ETS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无棣县“渤海粮仓”核心试验区将原来的棉花“一年一熟”,变为小麦、玉米轮作的“一年二熟”,并向“吨粮田”目标迈进。
为科技显神威
增助推力
“渤海粮仓在无棣的试验,不是单一技术的试验,也不是单一品种的试验,而是良种与良法结合,农技与农艺配套的试验。”负责“渤海粮仓”项目实施的无棣中科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宝顺说。
除了采用先进的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选用最新抗盐碱品种外,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还积极兴建水利配套设施,打牢生产的基础。据丁宝顺介绍,自去年以来,项目区内修建桥、涵、闸65座,清挖斗沟5条、农沟11条、毛沟181条,建设节制闸3座,强排泵站1座,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增强了农田排涝能力。同时,建设灌溉用扬水站3座,铺设低压管道53千米,建成了完善的灌溉系统,所有农田全部实现了低压管道节水灌溉,目前,所有麦田8—10天即可普浇一遍,有效提升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采取低压管道技术灌溉,可以减少渗漏和蒸发,比一般水渠输水灌溉节水30%左右,并能保证灌溉用水的水质。”丁宝顺说。
“现在浇地可真省劲了,打开阀门,一大块地一会儿就能浇完,省时省力又方便。”在试验区进行灌溉的谭家村村民谭友明说。
在“渤海粮仓”建设过程中,无棣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有序推进“渤海粮仓”项目的进展。2012年8月,由无棣县政府出资530万元,成立国有独资公司——无棣中科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以企业运作模式承担“渤海粮仓”项目的实施。2013年8月,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县委、县政府对公司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一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兼任董事长,并以指挥部体制整合了农业、科技部门的各类资源,为项目运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据悉,“渤海粮仓”建设过程中采取“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从作物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工作全部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由无棣中科公司向科农农机、科丰农业植保、科兴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附近村庄农民“购买”服务,组织大型机械在试验区大片土地上进行大规模作业,使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效益。
在信息建设上,科技项目区配套安装了4个“智慧稻草人”,建立1处小型自动气象站,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雨量和土壤墒情、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作物生长参数进行采集,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基地服务器,供农业专家分析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等情况,远程指导田间管理,实现小麦生产的信息化。
为切实解决“渤海粮仓”无棣核心试验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晾晒难题,中科公司与无棣万邦粮库签订储存协议,由万邦粮库提供5000吨库容的仓库用于公司粮食储存。同时,双方合资从沈阳购入了日处理粮食可达200—300吨的顶益节能王粮食烘干机,目前,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可使粮食水分最高下降15%—18%。这一烘干设备的上马,将大大解决“渤海粮仓”项目区晒粮难的问题,为确保粮食和种子颗粒归仓发挥重大作用。
今年4月17日,“超玉881”保护性耕作地膜玉米春播试验正式开播,意味着全国“渤海粮仓”项目区中首个双季玉米种植试验正式“破题”。据“双季玉米”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高级工程师王春晶介绍,种植小麦需用水量较大,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实际,中科院决定在这里进行双季玉米种植试验,选用自行培育的生长期只有80多天、亩产500—600公斤的早熟品种,既不影响土地的产出率,还能给土地每年留出4—5个月的“休整”时间,一旦获得成功,将为“渤海粮仓”项目区建设探索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辐射11个镇街道
带动作用初显
去年10月,在“渤海粮仓”项目大面积试验一年后,无棣县委、县政府以核心试验区为带动,在全县11个镇(街道)分别规划了50亩以上的盐碱荒地作为示范推广区,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参与项目实施,在县内初步实现了“示范田—示范区—示范县”的转变。
在无棣县水湾镇毛王村的一块30亩的荒地上,去年秋天被种上小麦。“这块地地势低洼,盐碱程度较重,种树苗也不活,只能作为晒场。如今的30亩的‘小偃81’长势喜人,和普通小麦也差不多高。”麦地主人刘爱军说。
去年秋播时,刘爱军完全按照专家的指导,每亩施用300斤ETS生物菌肥,翻耕后再播种小麦。目前,麦子长势和普通麦子相差无几,预计产量达到400公斤没问题。
在车王镇一块60多亩的重度盐碱上,去年也进行“渤海粮仓”示范推广项目。今年返青后,麦苗长势整齐,现在小麦已经开始抽穗,这让很多人出乎意外。“以前种棉花出苗都不到一半,没想到小麦能长这么好。”车王镇农技站站长杨玉芝说。
按照无棣县的规划,在抓好“渤海粮仓”核心试验区的基础上,将积极探索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参与项目推广实施,并逐步实现一定规模的推广普及。力争5年内,在全县改种粮食的中低产田和盐碱上,实现新种植模式的全覆盖,全面完成“渤海粮仓”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