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做了点事”(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④)
棉铃虫经常被比喻成棉花植株上的“癌症”,郭三堆的出现,使棉花植株上的顽固病痛消退了。
把外源基因成功转移到棉花中,创造了育种奇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在我国抗虫棉花育种上开创了先河。1993年,郭三堆和他的同事利用我国独创的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首次培育出中国转基因棉花植株。郭三堆被誉为“中国抗虫棉之父”。
抗虫棉的推广,最终降低了农药使用所带来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棉花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棉花产业的业态,改变了棉花产业的命运。
截至目前,我国育种家培育的国审、省审抗虫棉品种大概有300多个,每年在国内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从1999年到2013年,累计推广5.4亿多亩,减少农药施用9000多万公斤。到2013年,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我国植棉总面积的80%以上,累计为棉农增收节支900亿多元。
“抗虫棉的诞生,是内煎外熬逼出来的。”郭三堆这么说。
上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暴发,导致整个国家出现“棉荒”,纺织业受到严重困扰。这,是内煎。国外种业步步紧逼,对引进抗虫棉技术漫天要价。这,是外熬。
棉农艰辛的种植苦痛,让郭三堆的心头刺痛。棉农大量使用农药,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后来害虫产生了抗性,根本毒不死……原本在棉花生育期只需喷洒1—3次农药就能治住的棉铃虫,喷药20多次依然无济于事,人畜中毒数量却不断增加,棉田几乎无法再种,棉农无不“谈虫色变”。
“一定要研制出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郭三堆和同事顶住压力,夜以继日待在实验室,困了,就轮流在行军床上打盹……
1991年,国家863计划正式启动了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的育种研究,中国作为植棉大国无抗虫棉的历史从这一刻开始被改写。1992年底,郭三堆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在国内合成了杀虫蛋白基因。1993年底,首次培育出中国转基因棉花植株。
为了提高抗虫棉后期的抗虫性,并进一步证明中国人有能力研制出更好的抗虫棉,1995年,郭三堆与同事们开始了双价抗虫基因研究。1997年,双价抗虫棉首次研制成功,1998年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安全性评价,1999年双价抗虫棉先后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9省区得到推广,棉农在省工、省药的同时,亩均增收节支200元以上。
“双价抗虫棉成果是出来了,但还不够,还要提高棉花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郭三堆暗暗努力着。1998年,他开始了三系杂交抗虫棉生物育种研究。2005年,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三系杂交抗虫棉品种“银棉2号”,在全国区试中增产26.4%。这是三系杂交抗虫棉在国际上首次研究成功并应用于生产。三系杂交抗虫棉生物育种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是棉花杂交育种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已跻身抗虫棉培育强国之列。
“我的一生是幸运的,为国家、为农民做了点事情。”郭三堆说,自从推广抗虫棉以来,全国再没大面积暴发棉铃虫危害。
长期从事高强度的研究工作,郭三堆病倒了,结肠癌在折磨着他。但郭三堆仍在不停地思索着如何解决棉花抗病、抗除草剂、优质高产、早熟等难题,他主持的耐旱耐盐碱新品种培育项目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