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所双轮驱动油菜产业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2013-07-19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油菜生产再获丰收,夏收菜籽总产1348万吨,比上年增加45万吨,增长3.4%。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介绍,由于受到国外进口大豆、棕榈油等廉价油料的冲击,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国油菜生产在2011年度出现了短暂下滑。为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我国油菜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随着高产、抗病等优良品种和机械化、轻简化等先进种植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近两年我国油菜生产不断发展,2013年油菜生产实现了单产、面积、总产和含油量“四增长”。

“三高”油菜品种研发与推广获突破

作为我国油料科技国家队,“十一五”以来,油料所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示范推广力度,从产业需求和科研实际出发,提出了引领和支撑我国油菜产业以高产、高抗、高效和机械化为核心的新的跨越发展的目标。围绕新的目标,油料所已培育出中双11号、中油杂11、阳光2009等高产、高抗、高效和适于机械化的油菜品种。

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中双11号,集高油、高产、高抗、优质和适于机械化种植等特点于一体,已在长江流域推广1300万亩以上。该品种含油量高达49.04%,比长江流域一般推广品种高5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每百公斤菜籽能比一般品种多榨5公斤菜籽油。该品种国家区试平均亩产167.23公斤,平均亩产油量达82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31%。其所具有的强抗倒伏、高抗裂角、抗病性强和成熟一致性好等特点,使其成为我国目前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由于出油率高、品质优异和适于机械化生产,一些龙头企业通过对中双11号实行免费供种和加价收购,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创造了企业、农民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油料所新培育出中双和中油杂等系列高产、高抗、高效油菜新品种28个,在全国年均推广3500万亩左右,覆盖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35%左右,为推动我国油菜品种更新换代、提高油菜单产和含油量水平以及促进优质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技术集成示范助力增产增效

油料所已主持获得14项油菜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奖励,占全国油菜领域国家级奖励的40%,这些成果涉及遗传育种、栽培生理、质量检测、产品加工等领域。为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油料所积极围绕“三高”品种开展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组装和示范推广。

油料所作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首席科学家单位,联合有关单位协同攻关,改变了长期以来品种、栽培、土肥、植保、机械装备各领域各自为战、各技术环节相互脱节的局面。经过几年的探索,研发出集品种、农艺技术、农机装备于一体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依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各试验站,形成了覆盖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及黄淮主产区的示范推广网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使油菜耕播和收获效率提高50—80倍,获得了种油大户的青睐,大幅轻油了菜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油菜生产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

结合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计划,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依托油料所组织各功能研究室、试验站开展产业技术需求调研和技术研究、集成、推广,凝练提出了生产急需的10项产业技术,即早熟“三高”品种、适时早播、开沟防渍、封闭除草、配方施肥、机械播栽、密度调控、“一促四防”、分段机收和产地加工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促进油菜生产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油料所在油料质量检测、产品加工等研究领域也独树一帜,近年针对产业所需研发分别获国家科技奖励的油菜品质快速检测、双低油菜全程质量控制、菜籽低温冷榨及蛋白深加工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油菜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立足长远抢占科技制高点

油料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油料中期种质资源库,其中保存来自世界各地的油菜种质资源近万份。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油料所积极开展高产、抗病、抗倒、养分高效等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利用。同时,精选遗传多样性的基因资源,开办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免费提供给全国育种机构利用。

为占领国际油菜科技竞争制高点,油料所在世界发起并领衔油菜、甘蓝基因组测序,开展高油、高产、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克隆,使我国油菜基础研究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油料所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聚合优异性状,选育出了一批高产、高油、抗病、早熟和适于机械化生产等优异性状的油菜新品系。其中新品系YN171含油量达64.8%,创造了新的油菜含油量世界最高纪录,使我国保持了在高油及抗病育种等方面的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新品系的利用,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油菜品种的换代升级和油菜生产的发展。(通讯员 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