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进口低位徘徊,大豆进口再触历史高点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刘旭

食用植物油进口低位徘徊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54万吨,略低于3月份的55万吨,去年同期达77万吨;今年1~4月份累计进口24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64万吨减少5.8%,而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大豆进口触及历史高点,为何食用植物油市场却出现进口下降的趋势?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棕榈油是国内进口食用植物油的主力,4月份国内进口食用植物油数量同期下滑主要是棕榈油进口量减少所致。同期并非只有中国棕榈油进口量下降,印度也呈现下滑态势,主要是由于国际棕榈

油价格处于高位所致。

“大豆油与棕榈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国家大豆进口量达历史最高水平,主要是为了补充棕榈油进口量减少所释放的空间。”梁铭宣说。

由于棕榈油是国内进口食用植物油的主力,所以未来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走势将很大程度上受棕榈油的价格影响。由于担心棕榈油主产区减产,所以市场看多棕榈油价格。梁铭宣认为,基于此原因,未来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将依旧处于低位。

记者了解到,受油脂类原料价格下降和食用油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地区食用油价格“水落船低”。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国内食用油库存量已经高达1300万吨,预计库存量仍会继续增加。

其实,一年之前,2013年4月底,中粮福临门就针对受原料价格下降影响较大的豆油、调和油系列产品率先降价。降价幅度为:豆油降价16%,调和油降价9%。其他油种因为原料波动不大,并未出现降价。2013年年初开始,国际国内市场原料价格开始回落,三个月时间内,主要是豆油价格从每吨8900元回落到7600元左右,降幅为14.6%。2013年年中至今,国际国内市场主要食用油原料价格回落,平均降幅为9%。

梁铭宣表示,大豆油是国内食用油消费的第一品种,近1年半时间内大豆油处于降价通道。大豆油处于降价通道一方面是部分时段大豆价格处于低位,企业原材料价格低而发生的传导效应;另一方面是国内食用油市场中由于参与者增多,竞争日趋激烈,是企业的竞争手段和策略。

大豆进口量再触历史高点

由于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减少,加上国内大豆压榨产能扩张,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触及历史高点。但与此同时,食用植物油市场却出现进口下降。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进口食用植物油数量同期下滑主要是棕榈油进口量减少所致。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650万吨,高于3月份的462万吨和去年同期的398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4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约605.45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4410元/吨,较3月份进口成本上涨160元/吨,为年内最高水平。1~4月份累计进口大豆2185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547万吨增长41%。另据报道,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已发布,为4800元/吨。业内人士表示,随着5月13日开始销售国储大豆,增加市场供应,从5月起我国大豆进口增速可能开始放缓。

未来进口将放缓

那么,造成今年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价齐升的原因是什么?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农业行业研究员田悦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价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减少,导致国产大豆供给明显减少;二是国内大豆压榨产能扩张,大豆压榨需求刚性增加;三是进口大豆相比我国国产大豆的含油率约高2个百分点,更加适合压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四是国内饲料及蛋白需求开始增长,而杂粕供给增幅相对有限,大豆进口增加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蛋白需求。

短期来看,随着过去几个月中国订购的大量大豆陆续运往中国港口,进口商已经放慢采购步伐;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于5月13日起销售国储大豆,增加市场供应,因此从5月起我国大豆进口增速可能开始放缓。

根据船期统计,今年5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约640万吨,略低于4月的预估到港量645万吨,为今年以来月度到港量次高水平,但高于此前预估的600万吨~620万吨,也远高于去年同期的实际到港量510万吨。“长期来看,未来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产量将稳中有升,大豆进口增速将随之明显放缓。”田悦说。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预测,至202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7300多万吨。

国储起拍不会加剧供应过剩局面

国储大豆拍卖于5月13日起拍,内蒙古计划销售72522吨,实际成交48675吨,成交率67.12%,最高成交价4290元/吨,最低成交价2920元/吨,成交均价4078元/吨;吉林计划销售27381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4190元/吨,最低成交价3930元/吨,成交均价4069元/吨。

田悦告诉记者,此次国储大豆拍卖,一方面将加大大豆市场供应量,另一方面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油厂压榨成本。不过,由于国内大豆需求中有80%以上来自进口大豆,因此此次300万吨国储大豆入市对国内大豆市场接近8000万吨的规模而言影响有限,不会加剧大豆供应过剩局面。

大豆进口逐渐转向南美

统计显示,我国4月进口大豆650万吨,较3月的462万吨增加41%,而进口增长得益于来自巴西的船货增加,去年巴西港口拥堵曾导致发货延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其中来自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南美大豆进口比重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601.3万吨,约占进口大豆总量的44.5%;而2013年巴西成为我国进口大豆进口量最多的国家,达到3180.8万吨,占大豆进口总量的50%以上。

田悦表示,我国大豆进口逐渐转向南美所带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削弱了美国大豆价格走高的动能,在全球豆类供应宽松的大格局下,豆类价格重心将逐渐下移;二是由于季节性的差异,美国大豆和南美大豆交替供应,促使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采购也呈现出季节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