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申报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公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推荐2014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按照《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云科奖发〔2014〕4号)的要求,5月19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对我院15项拟申报省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了推荐,现将推荐结果进行公示。自公示之日起7天内,如有异议,请据实向我们反映(反映情况要有事实、有证据)。公示无异议,将形成最终推荐材料上报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审核人:屈云慧)
联系电话:0871-5125506
联 系 人:肖卿 马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2014年5月20日
附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申报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
附表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申报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类型 | 主要完成人员 |
1 | 番兴明 | 杰出贡献奖 | 番兴明 |
2 | 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 科技进步奖 | 王继华、崔光芬、王祥宁、吴丽芳、瞿素萍、黎?⒔?⒄乓掌肌⒄膨?⑽庋?尽⒓治慕堋⒉荑搿⑼趵龌ā⒀钚忝贰⒍吻唷⒙龛戳铡⒔?橇?⑼跗涓铡⑴砺檀骸⒑涂?⒊屡蟠?/SPAN> |
3 | 云南少数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建设 | 科技进步奖 | 戴陆园、黄兴奇、刘旭、李立会、蔡青、徐福荣、胡忠荣、游承俐、阿新祥、王莉花、耿智德、伍少云、蒋会兵、张林辉、杨少华、应雄美、汤翠凤、隆文杰、张丽琴、杨顺林、刘发万、李卫芬、秦荣 |
4 | 高产、广适、新株型粳稻新品种云玉粳8号选育及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袁平荣、李贵勇、张军云、蒲波、夏琼梅、寇姝燕、何晓莹、邹茜、汤翠凤、龙瑞平、张翠萍 |
5 | 云南广适超高产杂交籼稻两优‘两优2161’等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李政芳、赵明富、吕宏斌、郑建华、陈少庭、陶加进、郑艳萍、段其忠、黄 格、、李丁未、郑爱清 |
6 | 具有降糖功能的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 | 技术发明奖 | 曾亚文、杨树明、杜 娟、张汝斌、普正贵、穆家伟、杨涛、普晓英、吕宏斌、李玉萍、彭一江 |
7 | 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符明联、王建丽、原小燕、冯光勇、魏生广、陆建美、林安松、贺 斌、谢 娟 |
8 | 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扩繁关键技术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陈福寿、陈宗麒、李向永、李志敏、王 燕、张红梅、王树明、赵雪晴、谌爱东、尹艳琼、沈慧梅 |
9 | 蚕桑新品种“云蚕9号、云蚕10号、云桑3号”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陈松、沈正伦、储一宁、黄 平、柴建萍、张金祥、丁善明、杨 文、朱水芬 |
10 | 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及其推广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李文昌、高 梅、邓剑川、张建华、郭 蓉、江惠琼、刘海刚、杨晓洪、田志梅、张德 |
11 | 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选育及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朱振华、赵国珍、苏振喜、世 荣、蒋 聪、邹 茜、寇姝燕、刘慰华、陈于敏、戴陆园、李荣波 |
12 | 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邓军、尹兴祥、刘少春、杨华、董有波、樊仙、李如丹、白志刚、杨光琴、杨桂林、杨洪昌 |
13 | 云南高海拔地区蓝莓优良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和加卫、杨正松、杨燕林、朱 兰、能就能、王朝文、李燕、杨洪涛、和志娇、和文佳、毕海林 |
14 |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 | 科技进步奖 | 刘本英、许 玫、唐一春、汪云刚、矣兵、宋维希、李友勇、蒋会兵、段志芬、马 玲、季鹏章 |
15 | 咖啡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及推广 | 科技进步奖 | 黄家雄、文志华、孙有祥、陈 罡、庄春海、杨俊敏、李荣福、程金焕、罗心平、苏宏、毕晓菲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4年省科学技术奖推荐成果及候选人公示
番兴明(杰出贡献奖)
一、基本情况:
候选人姓名:番兴明
工作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推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二、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一)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多项突破性成绩
利用云南省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通过穿梭育种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进行改良和创新,在解决国内外高油玉米产量低和抗病性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高油玉米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取得了实质性创新,选育出多个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有效地解决了国内优质蛋白玉米胚乳呈软质或半硬质、抗病性差的关键问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利用种群配合力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的新方法,构建了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育成一批适应我国西南地区的高产、抗逆玉米品种,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缺乏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重大问题;利用普通玉米群体和云南地方种质中发现的加强甜玉米突变体,并育成了多个加强甜玉米品种,各项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家食用玉米一级品质标准,克服了我国加强甜玉米适口性、商品性较差的缺点。
(二)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7年荣获云南省“云岭优秀职工”称号和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第十九届先进工作者、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评为“十一五云南十大科技人物”、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2年荣获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兴滇人才奖”、2013年评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三、获得知识产权及主要科技成果曾获奖励情况:
1984年至今,一直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12篇被SCI刊物收录;以第一完成人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20多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个,发明专利2项;据统计2001年以来,选育的热带、亚热带玉米新品种在云南累计推广8005.67万亩,新增产值100余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畜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成果简介:球根花卉是经济价值最高的花卉种类,其中百合的切花销售额历年稳居第一位,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边疆农民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品种、种源和设备对国外过度依赖,严重制约了我省花卉产业整体效益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在五个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支持下,以百合、马蹄莲等主要球根花卉为对象,围绕资源收集与评价、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种质创新、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技术研究,以及采后处理设备研制,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16项,其中技术发明专利10项;育成新品种34个,获授权29个;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和地方标准各1项;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篇。品种、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外进行了规模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经国际联机检索及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与辐射强,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创新点:(1)建成球根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开展资源综合评价。国际首次报道了“以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组系百合品种与其杂种系间的遗传关系”。(2)共完成1870个杂交配组,育成新品种34个,其中‘龙珠’等4个品种为我国首批申报的东方百合与喇叭百合杂种系间杂交新品种。创制出无花粉百合等优异种质749份。打破了我国百合品种一直由国外垄断的产业格局。(3)研发了百合杂交种子混合基质包埋变温处理技术及彩色马蹄莲种子综合处理技术,提高种子萌发率。克服百合远缘杂交障碍,在国内首次获得1个红色的铁炮百合与亚洲百合杂种系间杂交新种质。通过百合离体诱变抗病株系的筛选研究,获得2个抗尖孢镰刀菌种质。以上4项创新研究为国际首次报道。(4)建立了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技术体系。完成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与1项地方标准的制定,标准实施后种球质量总体达进口标准,使百合种球国产率从5%提升到40%。(5)研制的种球分级机等5类种球配套采后处理设备达到国际同等产品水平,使成本大幅下降。解决种球采后处理设备全部依靠进口的问题。
项目支撑明珠等4家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促成云科等3家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形成“共享”联动机制,辐射带动品种、技术和设备在国内主栽区及韩国、越南等国规模化应用,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近年来应用效益逐年增加,其中2011-2013年累计示范及辐射面积7.69万亩,总产值22.7亿元,新增产值17.33亿元,新增利润2.77亿元。成果将长期为云南及全国球根花卉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王继华,项目主持人,负责品种推广与应用,并重点负责百合等球根类花卉标准化技术研究。
2. 崔光芬,项目主要执行人,负责百合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
3. 王祥宁,负责百合种球田间快速繁育及病虫害防控。
4. 吴丽芳,负责马蹄莲新品种选育和百合室内繁育技术研究。
5. 瞿素萍,负责标准技术的研制。
6. 黎?⒔??涸鸢俸喜珊蟠?砩璞傅难兄啤⑽?ぜ捌涔芾怼?/SPAN>
7. 张艺萍,负责百合抗镰刀菌枯萎病的评价与鉴定技术研究。
8. 张 颢,负责切花保鲜技术研究。
9. 吴学尉,负责百合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筛选利用。
10. 贾文杰,负责百合无花粉品种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培育。
11. 曹 桦,负责百合切花保鲜技术研究。
12. 王丽花,负责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13. 杨秀梅,负责真菌类病害检测与防控。
14. 段 青,负责泸定百合遗传多样性研究。
15. 马璐琳,负责百合抗病基因的筛选、克隆。
16. 蒋亚莲,负责百合资源保种和优良株系扩繁。
17. 王其刚,负责花毛茛育种及繁育技术研究。
18. 彭绿春,负责真菌类病害检测与防控。
19. 和 葵,负责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20. 陈朋从,负责百合种球繁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项目主持单位,负责资源收集和育种技术体系研究,申请国家或省级保护球根花卉新品种34个,其中农业部新品种授权2个,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授权28个。发表研究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篇,EI收录期刊1篇;研制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1项,获专利授权6个。成果筛选或培育的新品种及技术覆盖80%的云南鲜切花种植区;构建成果形式包括品种、标准、技术与采后设备,涵盖了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育种、种球繁育、配套环保栽培和采后处理设备研发等技术平台。
2. 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参与单位,负责百合品种的示范推广,百合种球繁殖技术、田间配套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切花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示范;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百合种球包装机、风干机及种球专用冷库研发,获得2个授权发明专利、5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荣获“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通过产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认证,取得良好的示范作用与社会效益。
3. 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负责花卉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与相关企业开展球根花卉种球的生产示范与推广工作,并负责各单位企业间的任务组织协调,引导并辐射带动全省的球根花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对实现种球国产化作出贡献。
4. 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展唐菖蒲种球反季繁殖规模化生产及切花生产研究,2012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通过产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认证。成功实施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取得良好的示范作用与社会效益。
5. 云南大理润森花卉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展百合种球滇西北繁殖技术、田间配套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在露地百合种植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6. 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项目涉及到的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良种高效繁育、环保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发平台。
7. 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开展球根花卉有害生物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标准化体系、配套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三方面的研究。
8. 昆明丹辉马蹄莲花卉有限公司:负责彩色马蹄莲资源收集、种球繁殖技术、田间配套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9. 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滇西北百合种球繁殖技术、田间配套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应用与示范。
10. 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负责百合种球室内繁殖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以及自育百合品种的繁育技术研究。
11. 云南融成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滇东北和滇中的百合种球繁殖技术、田间配套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12. 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在资源收集与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育种技术研究。
13. 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研究对象,制定新品种的繁育、栽培、采后处理等配套生产标准,实现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一体化。
14. 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对项目成果进行宣传并辐射带动全国的球根花卉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对逐步提高种球国产化率做出了贡献。
云南少数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建设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科技部“十一五”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和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云南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成果。
项目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规范的调查技术标准,对云南17个主要少数民族(包括15个特有民族)聚居区域的栽培作物、药用植物、食用菌类、畜禽等主要农业生物资源和民族认知,进行了重点调查和资源采集;对采集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繁殖入库(圃);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信息平台构建;并开展综合分析、发掘利用等四个层面的系统研究。
调查行程共计105000多公里,调查各类资源信息8250份,采集各类资源有效样本6353份,同时收集了大量少数民族对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的民族认知信息。完成了绝大部分采集样本的分类、目录性状鉴定评价和3656份样本的繁殖入库(圃)。构建了180GB以上的项目基础数据库、信息系统和GIS系统。基本摸清了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相关少数民族对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认知;发掘了一批具有重要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资源,包括新物种、新变种、新类型、新分布和特异种质资源(其中,优异资源391份)。相关资源保护、演化、遗传多样性和优异性状鉴定等基础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主要创新:一是研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技术方法体系。二是抢救性系统调研了云南17个少数民族(含15个特有民族)对农业生物资源的民族认知、民族保护与利用的原始数据资料,发现民族习俗、民族嗜好、民族崇拜和民族农耕文化对农业生物资源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三是发现了一批在分类、演化和特异功能性状上,具有重要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资源。四是资源基础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云南家马地方品种中定义了H和I两个新支系;发现云南木耳、松茸在分子进化上自成一支,云南可能是木耳、松茸等资源的重要起源和发育中心之一;同一稻作资源种质资源库保护与自然(农家)状态下保护遗传变异比较研究发现:同一品种在两种保护方式下,经过30多年进化,遗传上已出现明显差异,农家保护品种部分等位基因位点发生了变异,有丢失或获得现象;种质库保护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新收集(农家保护)品种,证明了种质库保护的重要性。上述研究与发现均未见报道。
相关研究成果:一是编撰出版了《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云南及周边地区优异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科学出版社,2013年2月)和《云南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待出版)等4本专著。发表研究论文45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一项。二是项目形成的调查技术体系、调研建议和优异资源,已在其他国家项目、国家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战略和政策,以及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是调查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资源、信息)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戴陆园,云南项目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
2.黄兴奇,科技部项目课题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指导项目实施。
3.刘旭,科技部项目总负责人,制定项目方案,组织项目培训和实施。
4.李立会,科技部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项目实施。
5.蔡青,国家项目课题组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资源普查、系统调查和各专题鉴定评价工作,整理分析调查数据;省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负责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参与专著撰写等。
6.徐福荣,省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组织实施资源调查,负责资源多样性评价,参与专著撰写等。
7.胡忠荣,6次带队资源调查;负责果树资源收集及初步鉴定评价,参与专著撰写等。
8.游承俐,6次带队资源调查;负责民族知识收集整理与图文组合构建,参与专著撰写等。
9.阿新祥,水稻种质资源收集及评价,负责专著文字校对及图片整理,参与专著撰写;参与成果申报、资料档案收集整理等。
10.王莉花,参加项目办管理工作,负责资源材料交接等;参与资源调查;负责玉米、荞麦等资源鉴定评价;参与专著撰写等。
11.耿智德,5次参加或带队资源调查;参加项目办管理工作,负责标本收集与上台纸等工作;负责大豆资源鉴定评价;参与专著撰写等。
12.伍少云,负责云南省农业生物资源现状调研;起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管理”办法;专著写作统稿;资源入库等。
13.蒋会兵,参加资源调查;负责茶树资源鉴定评价,参与专著撰写,发表论文5篇。
14. 张林辉,3次参加资源调查;参与热带果树资源鉴定评价。
15.杨少华,负责普米族资源调查。
16.应雄美,2次参加资源调查;负责甘蔗资源鉴定评价。
17.汤翠凤,参加资源调查;承担稻种资源鉴定评价。
18.隆文杰,2次参加资源调查,负责建立调查数据库、鉴定评价数据库,参与共享平台建设和项目办工作。
19.张丽琴,5次参加资源调查;参与专著撰写。
20.杨顺林,3次参加资源调查;负责热作资源鉴定初评。
21.刘发万,2次参加资源调查;负责蔬菜资源鉴定评价,参与专著撰写。
22.李卫芬,3次参加资源调查,蔬菜资源田间鉴定评价。
23.秦荣,4次参加资源调查,参与蔬菜资源鉴定评价。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省项目主持单位、国家项目云南课题主持单位。负责项目研究计划、技术方案的制定,牵头组织12个单位120多名科技人员对云南1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普查和调查,形成的调查技术体系、调研建议和优异资源,已在其他国家项目、国家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战略和政策,以及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项目主持单位,制定项目计划、技术路线,为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工作装备、人员、工资等。制定普查和调查表等规范,指导信息数据整理汇总分析,建立数据库系统获得了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组织编写并出版专著2本。
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的收集保存、繁殖观察、鉴定评价及怒族、独龙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茶叶资源材料的收集保存、繁殖观察、鉴定评价及布朗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工作。
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麦类、豆类等粮食作物资源材料的繁殖观察、鉴定评价。
6. 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热作资源材料的收集保存、繁殖观察、鉴定评价及阿昌族、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甘蔗源材料的收集保存、繁殖观察、鉴定评价,参与数据库系统建设及资料整理收集。
8.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普米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牧草等资源材料收集保存、繁殖观察、鉴定评价。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调查人员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调查方法培训等。
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药用植物资源材料的繁殖观察、鉴定评价等。
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项目参加单位,为研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承担油料作物资源材料的繁殖观察和鉴定评价。
高产、广适、新株型粳稻新品种云玉粳8号选育及应用
成果简介:云玉粳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在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遗传距离较远的热带粳稻(爪哇稻)和温带粳稻两种血缘,选用国际水稻所新株型材料IR64446-7-10-5与耐寒性强的云粳34品种杂交,在云南省不同生态下采用“集中配组、异地异季穿梭育种”的方法,经8年10代成功选育出的高产、广适、新株型粳稻新品种,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09009号)。该品种不仅能适宜籼粳交错区(海拔1400-1600米)种植,还能适宜粳稻区(海拔1700-2000米)种植,是利用国际水稻所(IRRI)的新株型材料育成的通过省级审定的首批粳稻新品种。
作为常规稻品种参加云南省粳型杂交稻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4.80千克,居参试品种(组合)第1位;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5个点平均亩产759.8千克,增产点次率为100%,比对照增产10.2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2012年在玉溪市江川县进行测产验收,百亩平均单产878.6千克,最高亩产为905.3千克,千亩平均单产804.1千克,万亩平均单产768.4千克,比对照万亩平均亩增62.8千克,增8.9%,百亩平均产量创造水稻籼粳交错区最高产记录。
该品种是国际上首批通过审定应用水稻新株型材料改良选育成功的粳稻新品种之一,国内外未见其他单位用国际水稻所水稻“新株型”材料与当地品种杂交选育成功的新品种经过审定或登记的文献报道。该品种保持了国际水稻所(IRRI)新株型材料原有的株型紧凑、分蘖能力低、无效分蘖少、株高适中、根系活力强、茎秆粗壮、叶片挺直等优点,而在结实率、丰产性、落粒性和收获指数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很好地适应了云南的生态环境;稻瘟病经鉴定为稍强,田间抗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植株生长清秀。该品种在2009年全国所有通过审定的475个水稻新品种中,产量排在全国第3位,居常规粳稻新品种第2位。
该品种2011~2013年全省累计示范应用面积86.00万亩,新增稻谷4500.30万千克,节支688.00万元,新增效益1.42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被老百姓称为“可以留种的杂交稻”。云玉粳8号的选育及应用,为国际水稻所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高原粳稻育种的优异亲本材料,为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西南农业学报》、《作物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篇。
经专家鉴定:该成果总体水平在水稻籼粳交错区达到国内领先,其中在水稻新株型育种材料利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袁平荣,项目主持人,负责水稻新株型材料的引进、杂交组配、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和组织协调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等工作。
2. 李贵勇,承担了品种选育、品种的鉴定、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及其试验示范等工作。
3. 张军云,负责玉溪试验点所有新株型材料的鉴定,对改良的新株型材料优异单株进行筛选,并承担了新品种在玉溪市万亩高产攻关和示范工作。
4. 蒲波,作负责曲靖试验点所有新株型材料的鉴定,并承担了云玉粳8号新品种在曲靖市万亩高产攻关和示范工作。
5. 夏琼梅,负责普洱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鉴定试验、及其推广示范等工作。
6. 寇姝燕,负责昆明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鉴定试验、高产攻关及其推广示范等工作。
7. 何晓莹,负责文山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鉴定试验、高产攻关及其推广示范等工作。
8. 邹茜,承担临沧试验点推广示范等工作。
9. 汤翠凤,承担普洱试验点推广示范、品种审定资料整理等工作。
10. 龙瑞平,承担楚雄试验点推广示范等工作。
11. 张翠萍,承担玉溪市红塔区试验示范等工作。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项目的主持单位,从1994年开始,与国际水稻所合作开展新株型育种,第一批引进了国际水稻所高代新株型材料IR64446-7-10-5、IR65598-112-2、IR65610-42-5-2等,并在玉溪等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评价、鉴定和改良。通过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了云南丰富多彩的稻种资源材料优势,选用国际水稻所的新株型热带粳稻血缘材料IR64446-7-10-5与云南耐寒性强的粳稻品种杂交,在云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育种,成功选育成了高产、广适、新株型粳稻新品种“云玉粳8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云玉粳8号选育、示范等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从2001年开始,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参与国际水稻所新株型材料的鉴定及评价,独立承担了玉溪试验点所有新株型材料的鉴定,对改良的新株型材料优异单株进行筛选,并对筛选的单株进行品比试验、栽培技术试验等。承担了“云玉粳8号”在玉溪市万亩高产攻关和示范工作:2012年,玉溪市百亩平均单产878.6千克,最高亩产为905.3千克,千亩平均单产804.1千克,万亩平均单产768.4千克,对照平均单产705.6千克,万亩平均亩增62.8千克,增8.9%;2011年到2013年玉溪市累计种植9.30万亩,净增产稻谷521.93万千克,累计新增产值1640.19万元。
云南广适超高产杂交籼稻两优‘两优2161’等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成果简介:“两优2161”等抗旱广适超高产籼型杂交稻新品种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和“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云南籼稻区的复杂生态环境条件,采用福建省农科院“生态压力法”选育成的SE21(光补S-1)(简称SE21S)核不育系,与精心选育的优良恢复系组配成符合云南籼型杂交稻育种目标的优良组合。项目组经过多年的合作研究,筛选出“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三个组合。
在2005年到2008年分别参加云南省籼型杂交稻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为690.3千克、659.2千克、676.4千克,比对照增产11.2%、10.93%、13.12%,产量均排在参试组第一位,且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比区试对照增产8%的“超级稻”指标,“两优2186”于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0712号),“两优2161”、“两优2111”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0006号、滇审稻2010007号)。“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由同一个母本与不同父本组配的杂交稻品种连续四年内在同一省份参加区域试验中产量都排名第一位,并且都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国内未见文献报道。
生产实践证明,“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广适性。2010年在百年不遇大旱,海拔1600米的文山州广南县曙光乡波么村的卡斯特岩溶地质山区,经专家现场实割验收,100亩连片的“两优2186”、“两优2161”示范田,最高亩产566千克、最低亩产468千克、平均亩产540千克,比当地主栽粳稻品种增产显著。这种生态条件下的籼型稻高产及耐寒效果,国内未见报道。2013年在弥勒市进行了“两优2186”、“两优2161”抗旱生产示范。由云南省科技厅委托云南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该示范进行田间现场鉴定,经专家测产鉴定,“两优2186”理论单产768.3千克,“两优2161”理论单产785.8千克,比当地主栽种“宜优1577”理论单产398.7千克增产92.7%和97.1%。这种生态条件下的籼型稻高产及耐旱效果,国内外未见报道。它们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对温光反应偏弱,所以早中晚稻均可以种植。由于它们适应性广,生产上以从红河流域低谷的新街口150米海拔到1600广南县米的籼粳交错上限区都有种植,海拔垂直分布跨度达1450米之多。
生产实践证明,三个品种大面积示范亩产750-850千克,不少种植区产量破当地历史纪录。如隆阳区、双江县等出现单产991.2和1008.3千克水平。2012年、2013年“两优2186”、“两优2161”在勐海县早稻生产中,先后创造亩产857.2千克、872.5千克的西双版纳州水稻历史纪录。同时2013年在勐海县实施的农业部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水稻(早稻)示范片34290亩中,示范品种“两优2186”、“两优2161”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为808.8千克。经查新,这一早稻产量水平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
品质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武汉)测试,“两优2186”达到国优2级、“两优2161”达到国优3级、“两优2111”除垩白率低于3级优质米外,其它指标全部达到国优2—3级。另外,经云南农业大学鉴定和生产实践,三个组合均表现抗稻瘟病。
仅2011-2013年在我省籼稻区和籼粳交错区示范推广203万亩,增产稻谷1 .34亿千克,增加产值3.48亿元。其中2013年累计推广76.59万亩,占全省使用的杂交籼稻品种266个和面积500万亩比重的15.3%。这种局面是我省近年来很少有的。它们的选育及应用为我省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农学通报》、《杂交水稻》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篇。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李政芳,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整体组织协调及新品种(组合)的筛选鉴定、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应用;进行所有成果鉴定所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赵明富:承担亲本选育、品种(组合)测配和鉴定、亲本提纯、制种技术研究等工作。
3.吕宏斌:承担品种试种鉴定、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其示范推广等工作。
4.郑建华:承担亲本选育、品种(组合)测配和鉴定、制种技术研究、不育系保纯和繁种等工作。
5.陈少庭:制定两优2161等三个品种高产制种标准综合体系,保证种子生产高产与稳产和获取高质量种子,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满足云南省生产用种需求和确保用种安全。
6.陶加进:负责隆阳区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鉴定试验、高产攻关及其推广示范等工作。
7.郑艳萍:承担品种示范推广、宣传及资料整理等工作。
8.段其忠:承担保山市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鉴定试验、高产攻关及其推广示范等工作。
9.黄格:承担品种示范推广、宣传及资料整理等工作。
10.李丁未:承担文山州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鉴定试验、高产攻关及其推广示范等工作。
11.郑爱清:承担品种示范推广、宣传及资料整理等工作。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针对云南籼型稻作区生态环境,提出了育种目标,确定了育种及应用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云南境内的品种(组合)试验鉴定等选育和示范推广应用工作中的经费;主持组织协调所有参加该项目单位示范推广工作;育成“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组合。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亲本选育、品种(组合)测配和福建区域多点试种鉴定、亲本繁殖和提纯、制种技术研究等工作。
3. 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对“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在全省进入市场化运作的管理和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4. 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制定了两优2161等三个品种高产制种标准综合体系,保证种子生产高产与稳产和获取高质量种子,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满足云南省生产用种需求和确保用种安全。
5.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对“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进行多点试种,进行系统地小面积高产攻关、连片核心区展示和大面积推广工作,
6. 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助主持单位“两优2161”先行在红河州获得滇特审。对“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在红河州范围内进行多点试种,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研究及品种的耐旱性进行试验示范及鉴定工作。
7.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进行组合的穿梭育鉴定,对“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在热带雨林区的西双版纳州范围内进行多点试种,进行系统地小面积高产攻关、连片核心区展示和大面积推广工作,
8. 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在文山州范围内进行多点试种,协助主持单位在喀斯特地貌的籼粳交错区进行两优2161等三个品种的抗旱耐寒性鉴定试验示范工作。对三个品种的施肥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索研究。
具有降糖功能的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
成果简介:该项目是云南省重点项目“预防糖尿病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国际前沿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项目针对“功能食品防治人类糖尿病”等国际难题,以云南稻种和生态优势为主,形态、SSR标记和先进检测技术结合,开展“高抗性淀粉稻米的育种、技术标准研制及其集成示范、加工销售及其防治糖尿病”研发,攻克了攻克功能米防治人类糖尿病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功能米育种、栽培、功能食品研制和产业化及其防治糖尿病的技术体系。2009-2013年以科研—基地—企业联合,以本项目组育成的功米3号、T58-6和云资粳82号为主,用研制的2项高抗性淀粉稻米技术规程,建立了3630亩高抗性淀粉稻米良繁基地,累计生产良种173.4万千克;建立了中国最大的(36.16万亩)高抗性淀粉稻米生产基地,总产量18.02万吨,功能米及其加工增值共1.01亿元。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3个、国家发明专利1个和外观专利1个,另公布发明专利2项;国家工商局注册“云功”等2个商标。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4篇,被同行引用41次。
项目创新点:1)用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建立了高抗性淀粉等功能稻米育种关键技术体系,57份功能稻中筛选出9份抗性淀粉含量12.2%~30.2%的品系;同国内外同类工作相比,首次利用云南稻核心种质建立了功能稻米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3份干米饭抗性淀粉含量为17.8%以上的功能米品系,其中最高为30.2%(国内外已报道的最高含量)。2)云资粳82号为首次用g射线诱变选育高抗性淀粉的新品系,其干米饭抗性淀粉14.04%;功米3号为国际干米饭回生抗性淀粉含量最高(12%)和国内第一个获植物新品种权的高抗性淀粉功能米品种,在中国30个省/市销售试用云功牌功米3号140吨,证实功米3号具有饱腹耐饥饿、控制餐后血糖和防治肠道疾病等功能。3)研制出改善口感和功能成分3个功能食品,其中国内外首次报道“一种高抗性淀粉大麦苗粉米线及其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4)首次系统报道了云南稻核心种质糙米功能成分栽培型差异及其地带性特征。
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技术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该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如谢华安院士团队定位了控制功米3号抗性淀粉2个QTLs贡献率为20.36%和40.13%,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减轻患者病情及其经济压力做出贡献。该成果不仅对理解稻种起源演化和解决人类糖尿病爆发难题意义重大,而且对功能稻米分子育种及其产业化和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的国际地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 曾亚文,2010BB01项目主持人,项目总体规划实施及资料汇总;验收及成果鉴定整理上报; 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5篇,其中4篇SCI/EI收录;获排名第一的专利2个、商标2个和3个品种权。
2. 杨树明,项目第二主持人,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参与专利、品种权和商标共7个;制定栽培技术标准1部。
3. 杜 娟,第1课题主持人,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篇,参与专利、品种权和商标共7个。
4. 张汝斌,第4课题主持人,组织省第三人民医院测定糖尿病患者食用功米3号餐后血糖比实验。
5. 普正贵,功米3号1200亩良繁基地产种子41.6万千克及其3700亩生产基地实现产值530.07万元,总产151.45万千克。
6. 穆家伟,高抗性淀粉稻23.03万亩,生产8.748万吨,增值4549万元;供腾冲饵丝400多加工户加工销售饵丝4.6万吨,新增产值4176万元,新增利润417.6万元,新增税收208.8万元。制定了栽培技术规程1部和完成了硕士论文。
7. 杨涛,第3课题主持人,发表并列第一作者论文2篇,参与专利1个。
8. 普晓英,第2课题主持人,参与专利、品种权和商标共7个。
9. 吕宏斌,用功能稻麦制作保健米线,完成硕士论文1篇;发明专利第2完成人。
10. 李玉萍,集成示范云资靖82号共1.44万亩,增产53.28万千克,增值133.2万元。
11. 彭一江,合作单位主持人。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负责项目立项申请、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实施和示范推广工作。
2.云南省科学技术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糖尿病人食疗评价,为高抗性淀粉稻米防治糖尿病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3.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高产样板产业化开发基地;参与发表论文1篇EI收录论文。
4. 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集成高抗性淀粉稻良种、旱育稀栽、规范条栽、配方施肥和无公害技术;制定了“高抗性淀粉稻米T58-6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5. 昆明田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改善口感和功能成分3个功能食品;获外观专利1个、参与公布发明专利2项。
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与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针对花生产业对抗旱、耐瘠、高产稳产、适宜套作、油食兼用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地方品种进行种间杂交,一粒传种植筛选育成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集成品种和配套技术在云南、贵州、海南等我国小粒花生产区及缅甸等毗邻东南亚国家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推动云南花生产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1.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以云南砚山地方红皮小粒花生为母本、从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以一粒传育种技术快速纯化选育而成,该品种聚合了高产、优质、稳产、耐荫、抗旱、耐瘠等优良性状,是我国登记的首个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
2.‘云花生3号’百粒重54.46g,含油量50.32%,蛋白质含量26.5%,具有高油、高蛋白特性,可油食兼用,商品性好,市场价位高。
3.自2008年示范推广以来,‘云花生3号’累计种植面积69.45万亩,新增产量1500.06万千克,新增产值12950.34万元。其中,近三年应用面积57.08万亩,增产1213.18万千克,新增产值10709.10万元。2010年在砚山小面积亩产鲜花生1072.40千克,实现亩产值4290元;2013年,108.5亩连片种植平均亩产鲜花生荚果664.00千克、折合干花生荚果亩产312.10千克,亩产值3984元,打破云南小粒花生连片高产纪录,经济效益显著。
4.‘云花生3号’适应性广,既可净作,又可与辣椒、玉米、甘蔗等粮经作物套作,并已在云南、贵州、海南以及缅甸等地跨区域应用。
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云花生3号’的食用、油用价值高,抗旱、耐瘠、耐荫、广适等特性突出。成果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符明联,项目成果主持人。项目主持,负责项目设计与组织实施,品种主要选育人、配套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主要完成人。
2. 王建丽,项目主要参与人。品种主要选育人之一,负责田间试验的组织实施,参与该品种在砚山的配套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等工作。
3. 原小燕,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配套技术研究集成,参与品种示范推广和省外引进示范等相关工作。
4. 冯光勇,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品种选育相关田间试验工作;负责云花生3号在砚山的配套技术研究集成;参与品种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
5. 魏生广,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开展德宏气候条件下云花生3号配套净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举办示范样板,组织完成云花生3号在德宏州的推广应用。
6. 陆建美,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在砚山的配套技术研究;组织云花生3号在砚山的示范推广工作。
7. 林安松,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开展盐津气候条件下云花生3号配套净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举办示范样板,组织完成云花生3号在盐津的推广应用,带动云花生3号逐步应用于昭通全市花生生产中。
8. 贺 斌,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开展临沧气候条件下云花生3号配套净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举办示范样板,组织完成云花生3号在临沧全市的推广应用。。
9. 谢 娟,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开展泸西气候条件下云花生3号配套净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举办示范样板,组织完成云花生3号在泸西的推广应用,带动云花生3号逐步应用于红河州应用。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负责项目立项申请、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实施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工作。牵头完成品种选育和相关田间试验工作;组织各参加单位开展配套技术研究集成,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组织种子生产和调配,保证品种推广应用;组织协调云花生3号样板建设和推广应用,推动花生产业发展。
2.砚山县经济作物工作站:配合项目主持单位开展品种选育相关田间试验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云花生3号在砚山的配套技术研究、样板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3.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云花生3号在德宏的配套技术研究、样板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4.盐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云花生3号在昭通的配套技术研究、样板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5.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云花生3号在临沧的配套技术研究、样板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扩繁关键技术与应用
成果简介:小菜蛾是世界性分布的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对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小菜蛾发生危害严重,且对各种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导致防治难度大。本成果针对小菜蛾化学防治的难题、抗药性的产生以及农药恶性循环的大量使用乃至滥用,从而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的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引进起源于欧洲的小菜蛾优势天敌昆虫——半闭弯尾姬蜂,围绕引进并建立室内种群的半闭弯尾姬蜂开展室内扩繁技术和田间释放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半闭弯尾姬蜂室内扩繁技术和田间释放应用技术,并且在云南各小菜蛾发生区广泛地进行了半闭弯尾姬蜂的释放应用,取得以下成果:
明确了室内扩繁技术要点:温度:22℃±2℃,小菜蛾幼虫龄期:2-3龄,小菜蛾幼虫与蜂的繁殖数量比例为50:1,按照天敌的繁殖模式:生产猎物(寄主)的寄主植物~生产猎物(寄主) ~生产天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半闭弯尾姬蜂室内扩繁技术体系。
提出了半闭弯尾姬蜂田间释放应用技术:采用自己研发的释放盒,以点状放蜂法,每亩地选择4个放蜂点,每个释放点释放蜂蛹50头,当田间小菜蛾的百株虫量达到100头时,选择晴天的下午,进行半闭弯尾姬蜂蜂蛹的释放,每茬蔬菜释放两次,释放前后严禁使用对半闭弯尾姬蜂高毒的杀虫剂。
在云南全省范围内不同生态下小菜蛾重灾区进行了半闭弯尾姬蜂的释放应用,示范区域涉及昆明(晋宁、呈贡、嵩明、官渡、西山、石林、宜良);玉溪(通海、江川、澄江、峨山),大理(弥渡、巍山、剑川),保山(隆阳),临沧(临翔区),曲靖(麒麟、陆良、沾益),昭通(昭阳区)等地,其中仅在昆明地区和玉溪市在2011-2013年三年累计示范推广和辐射面积180万亩。半闭弯尾姬蜂在释放区域成功定殖,建立稳定的种群,并形成了半闭弯尾姬蜂自然条件下的活体资源库;在技术核心区半闭弯尾姬蜂田间自然寄生率最高可达87.21%,化学农药使用减少60%以上,累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16吨,产品新增收益3.89亿元,节约农药及其应用成本1.64亿元,总经济效益2.41亿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半闭弯尾姬蜂已成为小菜蛾的优势天敌,对小菜蛾的田间种群发展和危害起到优势、持续的自然控制作用。
申请专利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相关论文11篇,参编专著1部,主编专著1部;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2500人次。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陈福寿,项目成果主持人。负责半闭弯尾姬蜂室内扩繁关键技术研发和释放应用。
2. 陈宗麒,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制定、关键技术实施和释放应用工作。
3. 李向永,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小菜蛾室内扩繁技术和半人工饲料研发。
4. 李志敏,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半闭弯尾姬蜂田间释放技术研究和释放应用。
5. 王燕,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小菜蛾半人工饲料研发和半闭弯尾姬蜂室内饲养。
6. 张红梅,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甘蓝的室内种植管理技术研发和释放应用。
7. 王树明,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半闭弯尾姬蜂田间释放技术研究和释放应用。
8. 赵雪晴,负责半闭弯尾姬蜂释放技术实施和应用推广。
9. 谌爱东,负责半闭弯尾姬蜂释放技术实施和应用推广。
10. 尹艳琼,半闭弯尾姬蜂释放技术实施和应用推广。
11. 沈慧梅,半闭弯尾姬蜂释放技术实施和应用推广。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负责项目立项申请、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实施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工作。
2.昆明市植保植检站:负责完成昆明地区小菜蛾发生特点和发生消长规律的调查,组织实施昆明地区半闭弯尾姬蜂田间应用释放,并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工作。
3.玉溪市植保植检站:负责完成玉溪地区小菜蛾发生特点和发生消长规律的调查,组织实施玉溪地区半闭弯尾姬蜂田间应用释放,并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工作。
蚕桑新品种“云蚕9号、云蚕10号、云桑3号”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
成果简介:2006年至2013年,针对我省桑树品种适应性差、对褐斑病的抗性弱,缺乏桑园专用农药和综合防治技术、蚕品种不适应省力化养需要的特点,项目组在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农业部分,编号:2006NG15)和重点新产品计划(编号:2010BB010)支持下,开展了优良适宜家蚕品种、抗褐斑病优良桑树品种选育、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采用杂交、筛选等方法,育成抗逆、高产、优质的家蚕新品种“云蚕9号”和“云蚕10号”,产量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指定对照春用家蚕品种“菁松×皓月”指标。项目选育出高产、抗褐斑病的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产量指标和桑褐斑病抗病力均超过国家指定对照品种“湖桑32号”;筛选出抗褐斑病强的桑树品种“农桑8号”。项目针对云南立体气候的特点,开展了桑树病虫害种类调查、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以“云南优质原料蚕茧生产关键技术”为核心的配套技术,提出了云南蚕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筛选出蚕作安全有效的农药“10%溴虫腈”和“20%丙环唑”,制订了桑树品种选择、育苗、栽培与管理地方标准。
项目通过合作单位,在曲靖市陆良县、沾益县、麒麟区,楚雄州楚雄市、大姚县,大理州祥云县、鹤庆县,保山市隆阳区和昭通区鲁甸县、巧家县、镇雄县等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以项目成果进行示范。通过示范户带动,在示范区采用良种良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稳定”生产。同时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进行应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推广“云蚕9号”18370盒,“云蚕10号”1352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79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7.01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65.13万亩。通过优良蚕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实施项目区16.28万户农户亩桑产茧新增19.75kg,累计新增鲜茧产量12866.19吨,新增产值4.87亿元,新增利润1.18亿元。促进蚕种繁育企业新增产值127.56万元,新增利税25.51万元,节支5.51万元。其中2011年至2013年期间推广家蚕新品种“云蚕9号”14870盒、“云蚕10号”1352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79万亩,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5.22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9.96万亩。通过成果的推广应用,带动实施项目区12.49万户农户亩桑产茧新增21.19kg,2011~2013年累计新增鲜茧产量11278吨,新增产值4.48亿元,新增利税1.12亿元。促进蚕种繁育企业新增产值113.56万元,新增利税22.71万元,节支5.51万元。
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促进了我省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陈松,明确以“采用抗逆性品种与高产优质品种杂交、农村省力化饲养环境模拟筛选”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建立了云南主要蚕区的桑树病虫害观测网络平台。提出以“养蚕安全”为桑园农药筛选的基本思路及以抗桑树褐斑病为指标进行桑树品种选育的基本思路。
2. 沈正伦,组织进行家蚕农村省力化饲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育成新品种“云蚕1号”,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菁松×皓月”。
3. 储一宁,组织进行抗褐斑病桑树品种的选育、引进筛选工作,育成抗褐斑病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湖桑32号”。筛选抗褐斑病桑树新品种1个。
4. 黄平,组织进行新蚕品种、新桑树品种和云南主要蚕区主要病虫害关键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广“云蚕9号”18370盒,“云蚕10号”1352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79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7.01万亩。
5. 柴建萍,在云南主要蚕区的桑树病虫害观测网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云南主要蚕区的桑树病虫害的观测,以桑树病虫害系统观测为基础,形成了云南主要蚕区主要病虫害关键防治技术,并进行了应用研究,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65.13万亩。
6. 张金祥,组织进行家蚕农村省力化饲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育成新品种“云蚕9号”,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菁松×皓月”。
7. 丁善明,组织进行新蚕品种、新桑树品种的应用研究,推广“云蚕9号”18370盒,“云蚕10号”1352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79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7.01万亩。
8. 杨文,开展新蚕品种的繁育技术研究工作,完善了新蚕品种的繁育技术和饲养技术要求,并组织农村示范推广工作。
9. 朱水芬,组织进行家蚕农村省力化饲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参与育成家蚕新品种“云蚕9号”。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组织开展了立项申请、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实施和示范推广工作。
2. 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了家蚕新品种“云蚕9号”、“云蚕10号”的繁育研究,保证了家蚕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3. 祥云县茶桑工作站:组织了祥云县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推广"云蚕9号"1100盒,"云蚕10号"108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11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1.8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23万亩。
4. 陆良县蚕桑站:组织了陆良县的示范推广工件,引进推广"云蚕9号"2300盒,"云蚕10号"190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02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0.2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9.12万亩。
5. 鹤庆县茶桑果药站:组织了鹤庆县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推广“云蚕9号”2100盒,“云蚕10号”180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12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1.2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9.05万亩。带动农户2.17万户。
6. 楚雄市农业局蚕桑站:组织了楚雄市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推广“云蚕9号”2100盒,“云蚕10号”180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12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0.3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67万亩。
7. 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组织了隆阳区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推广“云蚕9号”1200盒,“云蚕10号”110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08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0.2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11万亩。
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及其推广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针对产业化开发急需产量高、适应广、低成本的蓖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近10年来的努力,选育出蓖麻高产、高含油新品种‘滇蓖2号’。集成品种和配套技术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我国西南地区及缅甸、柬埔寨等毗邻东南亚国家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动了我国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蓖麻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彰显我国农业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1.通过项目实施,选育出宿生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于2012年通过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生产示范亩产量达349.24 kg)、含油率高(种子含油率55.20%)、抗旱性强、耐贫瘠、宿生性好等优良性状。
2.‘通过空中压条、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构建无性繁殖技术体系,解决了保持系维持、繁育与利用的技术难题。
3.编制蓖麻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NY/T2568-2014),填补了UPOV组织及其成员国的空白。
4.2011-2013年在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示范推广‘滇蓖2号’21.04万亩,累计新增蓖麻籽产量1884.19万千克,新增农业产值12875.10万元;油脂加工企业可增加产油56.53万千克,增加工业产值8478.86万元;由于“滇蓖2号”宿生性强,累计节约种植成本1262.40万元;三项合计22618.36万元。
5.研究共获蓖麻新品种登记1个、技术发明专利2项、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9篇,参编专著2部。
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滇蓖2号’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宿生性好,产量和含油率高,推广面积大,成果创新性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蓖麻新品种DUS测试指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李文昌,项目成果主持人,负责课题申报、设计、组织实施和应用推广等全面工作。
2.高梅,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蓖麻资源收集、评价,以及品质分析工作。
3.邓剑川,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蓖麻新品种(系)品比试验和多点试验等工作。
4.张建华,项目主要参与人,编制蓖麻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
5.郭蓉,项目主要参与人,蓖麻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和种植及品质分析工作。
6.江惠琼,项目主要参与人,负责蓖麻干物质积累、肥料吸收规律和宿生蓖麻的施肥技术等研究工作。
7.刘海刚,项目主要参与人,开展蓖麻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8.杨晓洪,负责蓖麻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完成指南编写。
9.田志梅,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工作。
10.张德,负责冬季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负责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实施和示范推广工作。选育出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采用无性繁殖技术保持雌性单株和繁殖技术,解决保持系维持、繁育与利用;通过蓖麻N、P、K吸收规律研究、施肥技术、抗旱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出提高蓖麻挂果率的方法并推广示范,实现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要承担蓖麻品种评价指标技术体系的建立研究。研制的《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蓖麻》通过农业行业标准颁布,标准号为NY/T2568-2014。
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选育及应用
成果简介:针对高原粳稻区水稻生产上存在着稻米品质差、产量低、病害重、抗逆性差、适应性不广等实际问题,开展以优质与高产并重,兼顾抗性与广适性为重点育种目标的水稻新品种选育攻关。采用“高产优质抗病耐寒四特性同步鉴定体系”与“生态穿梭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杂交组配,经4年6代育成了优质、多抗、广适性粳稻香米新品种“云粳19号”。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和四川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选育成功,有效解决了温凉粳稻区长期缺乏优良品种的难题。
“云粳19号”稻米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相关研究论文在《作物杂志》、《中国水稻科学》、《生态环境学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篇。2011~2013年,在云南省和四川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09.84万亩,其中在云南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89.04万亩,新增稻谷2647.555万千克,新增稻谷产值9053.31万元;优质优价部分新增产值9631.30万元。两项合计新增产值1.87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朱振华:负责育种材料田间系统选育工作,对育种材料进行世代促进和杂种后代的选择,对其后代的丰产性、抗逆性、以及外观品质等进行综合性鉴定,对该品种的育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赵国珍:负责杂交组合配制和品质分析,对从集团和系统中入选的全部单株进行品质特性鉴定,为优质香米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依据,对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3候选人苏振喜:负责品种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为配合品种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水稻主产区进行多点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
4. 世荣:主要承担育种材料耐冷性鉴定,对从集团和系统中入选的全部单株进行耐冷性鉴定,为该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5. 蒋聪:主要承担品种在温凉稻区的示范推广。结合高产创建、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办样板做宣传,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
6. 邹茜:主要承担稻米理化指标分析。对筛选出来的优良材料进行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谱特性分析,为蒸煮食味品质筛选提供依据。
7. 寇姝燕:主要承担选种圃、高代材料、品比材料的稻瘟病抗性鉴定,保证了选育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性。
8. 刘慰华:主要承担品种在临沧和保山稻区的示范推广。结合当地高产创建、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办样板做宣传,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
9. 陈于敏:主要承担对高代材料进行多点产量鉴定,为该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10. 戴陆园:项目主持人,负责撰写项目立项报告、制定育种目标、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11. 李荣波: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在昆明市试验、示范工作。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项目主持单位,负责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品种示范推广。育成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
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对双高甘蔗糖料基地建设项目的要求,2009年以来,针对云南甘蔗品种改良更新慢,甘蔗高产高糖种植技术落后,甘蔗生产效益差、单产低、糖分不高的问题,开展了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形成了适宜云南甘蔗糖料基地县的高产高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项目结合甘蔗糖料基地的建设,开展了甘蔗良种示范筛选、繁育推广和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除草膜、光生降解膜等新型物资技术的研发。
2.项目在旱地蔗区,集成新型物资技术和“选用良种、秋冬植蔗、地膜覆盖、蔗叶还田、槽植栽培”等现有生产技术,研究形成高原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甘蔗亩产5.0吨以上的目标;在水田蔗区,项目集成新型物资技术和“选用良种、地膜覆盖、蔗叶还田、配方施肥”等现有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高原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甘蔗亩产8吨以上,蔗糖产量1吨以上的目标;制定了《旱地甘蔗槽植栽培技术规程》和《甘蔗“吨糖田”栽培技术规程》云南地方标准,并在云南甘蔗糖料基地中广泛应用。
3.项目升级和完善了甘蔗原料管理系统,研发形成了一套功能齐全、技术成熟的甘蔗原料信息管理系统,为云南甘蔗原料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制定了《甘蔗原料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规范》云南地方标准,在云南24个甘蔗糖料基地县全部实现甘蔗原料生产和砍运榨的信息化管理。
4.2011-2013年,项目在全省累计示范推广双高甘蔗新良种153.06万亩、高原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262.73万亩、高原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766.76万亩;促进糖料基地县增产甘蔗原料229.59万吨,蔗农增收9.64亿元;增加蔗糖产量28.93万吨,增加工业产值17.36亿元,增加税收1.16亿元。为全省甘蔗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项目实施期间,组织专家到基层技术指导412人/次,基层培训人数15.6万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
6.项目实施期间,出版专著4部;获得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2个;申请国家专利7项,获得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16篇。
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旱地甘蔗槽植栽培技术和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邓 军,项目主持,负责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方案制定;组织项目实施,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组织项目验收、成果鉴定等工作;主持云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通过项目研究,主持制定地方标准2项:《旱地甘蔗槽植栽培技术规程》、《甘蔗“吨糖田”栽培技术规程》;发表论文2篇,主编专著1部《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发展与技术战略研究》(排名第二),参编专著1部《中国甘蔗产业发展技术》(排名第二)。
2. 尹兴祥,组织云南甘蔗良繁技术研究,研发形成省、州市、县市相结合的甘蔗良种繁育技术;组织甘蔗新良种示范、筛选与繁育工作,在全省糖料基地县大规模推广甘蔗新良种;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均排名第三)。
3. 刘少春,组织开展云南甘蔗糖料基地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吨糖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并进行集成创新;在云南糖料基地县组织推广应用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集成技术;参编专著2部《现代甘蔗糖业》(排名第三)、《中国甘蔗产业发展技术》(排名第五)。
4. 杨 华,组织升级与完善甘蔗原料信息管理系统,在云南糖料基地县进行推广应用;主编专著1部《现代甘蔗原料高效管理技术》,主持制定地方标准1项《甘蔗原料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规范》,获得重点新产品证书1个,发表论文2篇。
5. 董有波,在临沧蔗区进行甘蔗新良种示范筛选与繁育推广;在耿马、永德、双江、镇康、沧源、凤庆、云县等糖料基地县进行甘蔗高产高糖技术推广和指导。
6. 樊 仙,.参与糖料基地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甘蔗“吨糖田”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参与甘蔗专用蘸种剂、甘蔗抗旱剂、甘蔗全膜覆盖技术试验研究。
7. 李如丹,开展甘蔗降解地膜、除草地膜关键技术研发工作;获得重点新产品证书1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发表论文2篇。
8. 白志刚,在保山蔗区进行甘蔗新良种示范筛选和繁育推广;在龙陵、昌宁、隆阳、施甸等糖料基地进行甘蔗高产高糖技术推广和指导。
9. 杨光琴,在德宏蔗区进行甘蔗新良种示范筛选和繁育推广;在陇川、盈江、瑞丽、芒市等糖料基地进行甘蔗高产高糖技术推广;发表论文1篇。
10. 杨桂林,在元江蔗区进行甘蔗新良种生产示范和筛选繁育;开展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示范与应用。
11. 杨洪昌,开展甘蔗新良种示范筛选和工厂化繁育工作;参与甘蔗不同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本单位作为该项目的组织单位,联合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开展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组织协调、研究条件、人员配备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该成果积极鼓励项目组成员自主创新,积极开展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申请重点新产品证书、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制定云南地方标准,发表研究论文和出版专著。该项目以甘蔗新良种应用为基础,集成新型物资技术和现有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高原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体系和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在云南甘蔗糖料基地进行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云南高海拔地区蓝莓优良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成果简介:1. 先后从国内外引进蓝莓51个品种,通过在不同高海拔地区进行品种适宜性研究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适宜云南不同高海拔地区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8个。创制了蓝莓组培瓶外生根繁苗技术。利用云南广泛分布的腐殖土、松针、树皮和锯木灰等为原料,制作出适宜蓝莓生长的配方土,通过客土方法解决土壤改良问题,克服了蓝莓栽培中受土壤限制的问题。针对蓝莓的生理特性,研发了一种蓝莓专用有机肥。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气候资源和不同品种的区域布局,在露天栽培条件下,实现了国内蓝莓最早成熟和最晚成熟,最早可以在3月中下旬成熟,最晚在10月成熟,延长了蓝莓鲜果供应期。
2. 通过品种的合理布局、土壤改良、土壤覆盖、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技术集成,建立了一套适宜我省高海拔地区的蓝莓有机栽培模式,在全省累计示范推广种植15815.5亩,占全省蓝莓种植面积的90.89%,累计新增企业销售额15441.01 万元,新增销售利润2316.85万元。
3. 对滇西北野生蓝莓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性状品种,收集保存11个野生种和变种。利用土壤适宜性强的云南野生资源作为蓝莓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和砧穗亲和力研究,从野生资源中初步选育出蓝莓砧木中间材料和砧穗组合3个。
4.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9篇。编制地方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个。
5. 1人晋升研究员,5人晋升副研究员,2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当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蓝莓方向)。培训相关科技人员和农民2870人次。
该项目首次在我国高海拔地区较为系统地进行了蓝莓栽培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为云南不同高海拔地区蓝莓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 和加卫:项目主持人,主要负责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及项目组织与实施。在项目实施中,组织申请专利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9篇。
2.杨正松:主要负责蓝莓引种筛选,蓝莓栽培技术与与土壤改良工作。在项目实施中,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9篇。
3. 杨燕林:主要承担蓝莓栽培有机肥的研究、试验、开发,蓝莓物候期观察等工作。在项目实施中,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发表论文6篇。
4. 朱兰:主要承担和组织蓝莓基地建设,蓝莓鲜果采收加工及销售工作。在项目实施中,对蓝莓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以实现蓝莓产业化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5. 能就能:主要承担和组织蓝莓栽培示范推广,负责蓝莓节水灌溉技术。
6. 王朝文:负责蓝莓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完成了蓝莓砧木筛选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蓝莓有机栽培技术及基地建设等工作。
7. 李燕:负责蓝莓种植资源收集及品种筛选工作,编写了地方蓝莓产业规划。
8. 杨洪涛:参与蓝莓有机栽培技术基地建设工作,负责完成了土壤覆盖以及蓝莓种子繁育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篇。
9. 和志娇:负责蓝莓示范推广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参与完成了蓝莓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10. 和文佳:承担了蓝莓种质资源收集及评价工作,完成了蓝莓品种适应性筛选工作。
11. 毕海林:承担蓝莓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完成了种苗快速扩繁研究。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项目主持单位,负责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2. 云南佳品蓝莓种植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技术推广应用。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
成果简介:1、通过项目实施,将原来的茶树分圃升格为国家种质大叶茶树圃(勐海),建立了全国最大、保存种类最多的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圃。到2013年底,国家种质大叶茶资源圃共保存种质2459份,包括山茶科山茶属茶种25个种3个变种,其中已编目1080份,待编目1379份。其中野生种200份,地方品种资源300份,古茶树资源100份,育成品种100份,品系300份,杂交材料600份,遗传资源835份,近缘植物资源24份。
2、制定了茶树种质资源特性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针对云南大叶茶树资源的特点,从植物学特征、抗逆性、样品采制等方面做了修改,制定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茶树》、《茶树短穗扦插技术规程》、《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茶树》、《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规范--茶树》、《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茶树》。
3、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
(1)、对1030份资源的原始材料的34项内容24891个共性数据的标准化整理、数字化整理,并将整理后的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
(2)、对350份资源材料的90项内容19062个特性原始数据的标准化整理,并将整理后的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
(3)完成了967份资源的共性原始数据的补充采集、400份茶树资源特性数据补充采集,完成了4539张图片收集整理。
4、筛选发掘一批优(特)异种质资源,其中2份(86-9-12,86-12-7)被农业部评为农作物优异种质二级种质,多份资源直接在茶叶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优异资源“86-9-12,86-12-7”品种的独特性,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道路,加工出独具特色、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特种茶,2009~2013年,累计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茶区15000亩,新增产量375万kg,产值22.50亿元。这对于提高茶叶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加茶农收入,促进云南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5、发表科技论文33篇、其中SCI 5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研究生5名。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刘本英,2011年-2013年度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鉴定评价、繁种更新、信息平台建设及创新利用工作。
2.许 玫,2001年-2007年度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繁种更新工作。
3.唐一春,参与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及繁种更新工作。
4.汪云刚,2008-2010年度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鉴定评价、繁种更新及创新利用工作。
5.矣 兵,参与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及繁种更新工作。
6.宋维希,参与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及繁种更新工作。
7.李友勇,参与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及繁种更新工作。
8.蒋会兵,参与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和信息平台建设。
9.段志芬,参与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和信息平台建设。
10.马 玲,参与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和信息平台建设。
11.季鹏章,参与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和信息平台建设。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本单位作为该项目的主持单位,完成项目的研发及应用。
咖啡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及推广
成果简介:咖啡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2009年全球种植咖啡的国家有80多个,种植面积达1.8亿亩,咖啡豆总产量达826.15万吨,总产值约234.56亿美元。云南具有生产高品质咖啡的地理和气候条件,2010年全省咖啡面积达64.5万亩,咖啡豆产量49439.0吨,总产值105228.12万元,出口创汇达7047.16万美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的99%以上;但由于加工技术和设备研究滞后,致使种植的优质咖啡,因加工原因,造成品质下降,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项目通过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 948 )——咖啡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及推广项目(项目编号:2009-Z25)的资助,历时5年,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加工机械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新设计制造出国产咖啡豆脱胶清洗机、咖啡豆脱壳抛光机,机械经云南省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现场检测,各项指标均得到或超过了国家的标准,部分技术参数优于进口原机,并据此制定了配套的咖啡初加工工艺。利用设备与工艺,加工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取得的知识产权方面:申请国家专利8项,其中技术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出版专著5部,制定地方标准1套、企业标准1套,发表科技论文9篇。2012年咖啡豆机械脱胶技术入选了农业部十二五期间第一批南亚热带作物主推技术。
通过举行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促进了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2010-2013年,在云南咖啡产区示范推广129台套,培训人员2251人次,咖啡机械脱胶技术辐射52.812万亩,加工处理咖啡鲜果16.3198万吨,咖啡豆产量达2.72万吨,实现产值达6.8亿元。2011年全省咖啡面积92.39万亩,较上年增长27.89万亩,占全国的99.4%;总产量6.97万吨,较上年增长2.02万吨,占全国的99.6%;产值176255.53万元,较上年增长71027.41万元,占全国的99.7%。出口创汇达1.3亿美元,增长49.9%,成为云南省排名第二的出口创汇农产品。2012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再创历史新高,种植面积达138.45万亩,咖啡产量达9.1784万吨;2013年全省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产量达10多万吨,已提前完成《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并接近2020年完成150万亩的发展目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云南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增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1. 黄家雄,全面负责项目总体设计、组织、协调、管理和组织实施。
2. 文志华,负责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设备的试制及培训推广。
3. 孙有祥,机械研发与推广。
4. 陈罡,机械研发与推广。
5. 庄春海,机械研发与推广。
6. 杨俊敏,机械研发与推广。
7. 李荣福,机械推广。
8. 程金焕,示范推广。
9. 罗心平,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
10. 苏宏,机械研发与推广。
11. 毕晓菲,试验研究。
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定期的检查和总结验收,技术方面负责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参与设备的改造更新和示范推广。
2. 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负责引入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3. 普洱市宁洱县富民机械厂: 负责设备的生产和推广
4. 云南省包装食品机械厂: 负责设备的生产和推广
5. 云南景兰热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与设备的改造更新和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