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与防治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为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病害,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和秆锈病4种,我国目前只有前两种锈病,即普通锈病和南方锈病。近几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玉米锈病是玉米上发生较普遍的病害。发生范围广,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苞叶、雌穗和雄穗,使玉米植株干枯、籽粒不饱满,造成减产。轻者减产20%左右,重者达30%。
(1)识别要点主要侵染叶片,发生于生育中后期发病初期,在受害部位初为乳白色、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至黄褐色的熨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饱子堆,长椭圆形,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一2毫米。
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受害植株结穗小,有的品种即使果穗较大,但果穗松软,早衰下垂,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严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减产严重。
(2)发病规律普通锈病的病原为高梁柄锈菌,南方锈病病原为多堆柄锈菌。玉米锈病的发生是由外来病菌引起的。在南方温暖地区,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来年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夏孢子可从寄主表皮侵入而发病,一个生长季节可多次再侵染,引起病害在田间流行。玉米收获前,产生冬孢子,品种之间抗性有差异。5月下旬见玉米锈菌冬孢子,7月达到高峰,9月中旬又一高峰出现;6月底见夏孢子,8月中旬达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侵染期,玉米锈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病,夏饱子靠气流传播,重复侵染,8月底发病盛期。田间发病时,先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展。
高温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地势低注,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一般甜玉米和早熟品种发病重,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而马齿型较抗病。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3)防治方法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必须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种植优良抗病的杂交种选用抗玉米锈病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措施。应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新品种和利用现有的抗病品种。
②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施磷肥、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③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浇适量水,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④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可选用97%敌锈钠原药250-300倍液、5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可选用25%三哩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 5%烯哇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一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代森钱水剂800一1000倍液、0.2波美度石硫合剂、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5%丙环哇乳油3000倍液、97%敌锈钠原药250倍液、30%氟菌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氟硅哇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等喷雾防治,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本文章来自中国生态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