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豆“逼仓” 拷问中国经济安全
发表日期:2014-05-18 12:01AM 阅览次数:
中国证券报
2014年一季度,山东晨曦、昌华等部分贸易商对国际粮商丸红多船大豆违约事件引来业内侧目。这是自2004年芝加哥期货市场“逼仓”中国以来国内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又一次大规模违约、“洗船”事件。 十年之前,大豆风波敲响定价权缺失警钟;十年之后,国际资金“逼仓”再度拷问中国贸易安全。这不禁发人深省:中国大豆进口商还要被动挨打多久? 悲剧重演还原美国基金逼仓路径 今年以来,受美国大豆库存紧张等因素影响,芝加哥大豆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大豆到岸成本由每吨4100元上涨至4月底的超过4500元,南美大豆从3800元上涨至4200元。但同期国内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持续走低,由年初的每吨4200元降至4月的3950元。 “国内大豆行情低迷主要受下游饲料、养殖等行业不景气所限,禽流感和养殖业亏损打压了国内豆粕需求,豆粕价格已明显低于成本价,豆油价格也维持低位。一方面是下游需求的低迷,一方面是上游原料的持续上涨,大豆加工企业今年以来日子很难过。” 曾在山东某油企担任总监的郭先生表示。 2014年4月中旬,由于国内大豆加工出现亏损,难以从银行开出信用证,中国大豆贸易融资企业对国际粮商出现违约,从规模来看,多位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大豆贸易融资企业的订单、船期已到、尚未开立信用证而涉及违约的约有30余条船,200万吨大豆。 由于这些大豆还没有点价,若不违约,按照目前的CBOT大豆价格点价,目前每吨大豆亏损500元左右(进口大豆分销价与到岸完税价之差),每船大豆亏损3000万元人民币;如果违约,则会损失订立合同已支付的每船800万至1500万元的订金,还会面临大豆出口商的起诉和以后进行国际大豆贸易的障碍。 我国大豆融资进口企业之所以做出违约这种对商誉和国际市场均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选择,主要是由于面临着买进即亏损的无奈现实。而这一现实形成的直接诱因又在于国际大豆的定价话语权集中在美国CME,在美国农业部数据的支持下,国际基金拉台CBOT期货价格对国内进口企业进行逼仓。 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持仓数据看,自2月开始,CBOT大豆期货净多持仓一直攀升,至CBOT大豆主力合约2月涨幅逾11%。与此同时,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却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大豆港口库存约700万吨,未来几月可能超过800万吨,超出合理库存60%以上。 “CBOT市场以美国为中心反映市场,国内大豆基本面变化情况在这里被‘选择性’忽视。美豆库存紧张且中国油厂大豆未点价,基金多单大举进入,目的是逼中国油厂高价点豆。”长江期货分析师韦蕾分析称。 在2013年第三、四季度,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压榨利润由上半年的亏损严重转向了利润丰厚的状态,同时,2012年的美国大豆欠产导致大豆2013/14年度库存使用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不能有效恢复,为了防止大豆供给不足,中国买家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加大了美国大豆的进口力度,进口数量高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实际需求。 “由于前期集体看空美盘,国内大豆进口企业有不少订单没有点价。”郭先生表示。 令未点价企业措手不及的是,随着船期邻近,CBOT大豆价格不断上涨。 和十年前一样,这次美国基金逼仓的背后同样有美国农业部的身影。2014年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降至9.923亿蒲式耳(约合2682万吨),为2004年以来最低。美豆库存低加上市场对厄尔尼诺现象对南美大豆产量下降的炒作,CBOT大豆合约价格自去年8月的1212.8元/蒲式耳持续上涨至今年4月末的1530.8元/蒲式耳,涨幅逾26%。 在目前大豆压榨巨亏的情况下,大豆贸易和压榨企业均希望能推迟船期或洗船——即通过与卖家贸易商协商将进口大豆转卖。 “洗船发生在2014年度第一季度,中国大豆压榨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许多家企业都在尽可能地洗船,因为按照目前的价格进口大豆亏损比较严重。”据国际粮商路易达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国内需求不振,油粕价格低迷,今年中国进口商“洗船”的行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洗船的费用大概十几美元/吨,而今年1月开始压榨亏损在四十美元/吨并不断走高。但洗船需要对手方,美国等其他国家需求有限,美国能接受的洗船量大约只有100多万吨。中纺粮油负责人表示,中粮和益海将一些进口大豆转卖到了欧洲。 而进行大豆贸易融资的企业,因为亏损状态下大豆压榨行业普遍对大豆需求不佳,从而很难找到买家,因此也就很难再像前几年那样快速的回收资金流,所以在资金紧张和买家难寻的背景下也开始洗船。但由于贸易商相对实体企业而言抵抗风险能力较差,最后因银行对“大豆贸易融资的企业”停开信用证,在洗船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了影响信誉的“违约”。 话语权旁失国内企业境外暴露底线 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大豆违约事件,令许多亲历过的、耳闻过的业内、非业内人士纷纷将思绪与2004年那一次大豆违约事件联系起来。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对大豆月度供需报告作出重大调整,将大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于是,CBOT大豆价格从2003年8月时的最低点约540美分,一路涨至2004年4月初的约1060美分,创下近30年来新高。 2004年初,一些国内大豆企业高调进行百万吨大豆大采购,而更多中国压榨企业在担心价格继续上涨的恐慌心理作用下,纷纷加大采购力度。2004年初,在美国“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折合平均价格在人民币4300元/吨的高价。 但随后,2004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跌幅近50%。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由原先的赢利变为全行业亏损,无奈采取了违约行为。 在2004年大豆危机中,国内压榨企业损失惨重,大量企业停产甚至倒闭。而四大跨国粮商ADM、Cargill、Bunge、达夫等则趁机进场收购或参股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或倒闭企业,一举完成了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布局,2006年4月,外商独资或参股企业占中国60%左右的大豆实际压榨量。 2014年,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而与2004年不同的是,当时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采用的都是“一口价”定价模式,即签订采购合约时便确定交易价格,这种模式下,大豆价格上涨后回落将导致高位接货的企业陷入亏损境地。 而近年来,“一口价”定价模式逐步为美国粮商主导的‘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基差定价模式所取代,也即进口商在签订大豆进口合同时,并不直接确定大豆价格,而是与出口贸易商确定将CBOT某月大豆合约作为标的合约,约定未来以该合约的期货价格为合同基础价格,然后加上一个升贴水价格,在装运货物前确定标的合约计价日期进行“点价”结算。 这种模式下,对进口方最为不利的局面就是豆价先跌后涨,如果进口方在低位没有点价或不反向进行期货套保锁定成本,最后会被迫在高位点价结算。 和十年前不同的是,在定价模式改变的背景下,此次美豆价格从先涨后跌改为先跌后涨。 而美国基金之所以敢逼仓,最大的底气还是因为跨国粮商对中国买家情况的了如指掌,清楚地知道中国买家在近月合约上有大量未点价盘。 据永安期货农产品部部长侯健介绍,国内大豆进口除个别大型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之外,大多数企业直接或间接通过国际粮商进口(2011年通过国际粮商的进口量占70%左右),在国内企业缺乏议价能力的情况下,造成进口数量越多、进口依存度越高、国际大豆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影响力越强的局面。 同时,目前国内期货公司尚未走出去,中国买家普遍通过在国际粮商在CBOT进行期货头寸点价,国际粮商可以轻易掌握中国买家的已点价头寸和未点价头寸情况,使海外资金有天然优势进行逼仓。 国内一家大型进口商内部人士孟先生对记者表示自己对此就曾有切身体会。“我们刚刚签完合同,价格很快就拉上来,感觉不对劲,便赶紧点价,以免价格拉得更高,亏损更大。” 此外,国际上ADM、Cargill、Bunge、达夫等国际粮商垄断了全球的大豆贸易,这些企业普遍具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和数据搜集整理能力,也有着完善数据整理体系和悠久的数据搜集整理历史。 从南北美大豆的生长情况,单产,产量,出口、谁家进口、每家进口多少,各港口出口情况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可谓是十分的全面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