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作物学报 - 2014年第5期目录

  • 杨德勇,陈耀锋,张月琴,王 丽,王晶晶,王 娜.普通小麦闭颖特性遗传分析及离体培养特性研究.2014,(5):577-582
    为了给闭颖小麦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闭颖小麦闭颖授粉特性的遗传分析,同时对6个闭颖小麦系的花药、幼胚及成熟胚进行了离体培养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组开、闭颖小麦杂交F1代个体全表现为开颖授粉,F2代个体开、闭颖分离,经卡平方适合性测验,开、 闭颖株数均符合3∶1 分离比例,表明小麦闭颖变异材料的闭颖授粉特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不同闭颖小麦系离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特性有一定差异,供试的6个闭颖系中,133-1和133-8的离体培养特性优良,其中,133-1的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到27.93%,133-8的幼胚分化率最高,达到40.70%,两材料的花药分化率也最好,都为4.48%,与对照材料小偃22处于同一水平;133-A的离体组织培养特性最差;3种外植体离体培养中,幼胚的培养再生效率最高,成熟胚次之,花药最差,供试材料的出愈率与分化率之间不具备明显的相关关系。
  • 栗 聪,雒景吾,张 磊,田增荣,刘新伦,吉万全.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优化及优良受体基因型筛选.2014,(5):583-590
    为了筛选出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对成熟胚接种前处理、取胚方式和诱导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对196个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接种前4℃浸种15 h结合切割取胚是成熟胚的最佳诱导前预处理组合,Mg诱导培养基更利于成熟胚植株再生。筛选出分化率高于21.29%的优良基因型10个,其中小麦品种郑麦366及小麦新品系D白C23、Z50和56-10-7的分化率(分别为31.58%、36.78%、34.72%和29.38%)显著高于对照品种Bobwhite(23.98%),而洛阳8716、陕农N82(2)、阎麦8911、西农928、宁春23和临远207的分化率与Bobwhite无显著差异。所获得的高再生能力的小麦品种(系)可用于下一步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研究。
  • 刘 琨,李宏生,李绍祥,顾 坚,田玉仙,丁明亮,赵 红,杨木军.小麦玉米杂交中麦穗小花穗位间的成胚率差异研究.2014,(5):591-596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单倍体胚的成胚率和小麦双单倍体的产生效率,以小麦不同穗位小花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进行探讨。利用同一玉米品种给13个小麦DH株系授粉,对授粉后的麦穗进行剪穗离体培养,并镜检不同穗位小花的成胚情况。结果表明,13个DH株系下、中、上3个穗位小花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30.71%、27.83%和11.46%,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下部和中部小穗的成胚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上部小穗;13个DH株系从麦穗基部到顶部21个小穗的平均成胚率仍以顶部小穗最低、下部小穗最高,变幅为2.1%~37.96%;3个穗位小穗间成胚率变异系数的大小为中部(CV=10.99%)<下部(CV=17.45%)<上部(CV=58.28%),表明中部小穗单倍体胚的形成最稳定。用营养液对离体培养的9个DH系的麦穗进行3种喷穗处理,结果表明,在穗培养的前3 d用穗培养液喷穗,显著提高了中部和上部小穗的成胚率,同时降低了各小穗穗位间成胚率的差异。说明剪穗离体培养中营养供给的差异是造成麦穗小花间成胚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 刘新春,赖运平,刘仙俊,李 俊,袁金娥,万洪深,冯宗云,杨武云.Lr1基因在四个小麦骨干亲本衍生系中的分布及选择效应.2014,(5):597-602
    为了解 Lr1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通过PC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Lr1在小麦骨干亲本南大2419、阿夫、燕大1817和碧蚂4号及其328个衍生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Lr1基因在4个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频率为:燕大1817(80.0%)>阿夫(78.1%)>南大2419 (54.3%) > 碧蚂4号(32.4%); Lr1基因在各个亲本衍生后代的最高频率分别是:阿夫子三代90.0%,燕大1817子三代100.0%,南大2419子五代100.0%,碧蚂4号子三代45.0%。 Lr1基因的分布频率呈现出从冬小麦区到春小麦区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骨干亲本的选用更注重其综合性状而非是否含有 Lr1基因,环境条件、亲本和杂交方式的选择及其相互作用影响了 Lr1基因在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分布形势, 其基因的表现型可能与选择牵连效应有关。
  • 葛 群,杨漫宇,晏本菊,任正隆.黑麦染色体1R和5R单体附加诱导的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的变异和易位.2014,(5):603-608
    利用普通小麦品种绵阳11作母本,抗病的威宁黑麦(Sceale cereale L.)作父本,在其杂交和回交后代中分别鉴定出一个1R和5R单体附加系。为获得新的1BL·1RS初级易位系以及小麦-黑麦5R染色体易位,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对1R和5R单体附加系的自交后代进行了鉴定。在1R单体附加系的后代中,筛选到一个纯合1R(1B)染色体代换系和一个新的纯合1BL·1RS初级易位系。该1R(1B)代换系表现出比小麦亲本较差的农艺性状;新1BL·1RS初级易位系表现出比其小麦亲本更好的农艺性状以及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而且穗粒数显著增加,是高产抗病小麦育种的新资源。在5R单体附加系的后代中,筛选出一个涉及3BS染色体片段与5RL的易位,发生易位的植株占分析植株总数的1.89%。5R染色体单体附加极其不稳定,在一个世代交替中完整的5R染色体传递率仅有28.3%。除自身的不稳定外,5R染色体单体附加同时导致小麦染色体7B、3B和4D的断裂和丢失,总变异频率达到15.09%;尤其对7B染色体影响较大,含7B染色体变异的植株占分析植株总数的11.32%。5R染色体单体附加诱导的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的高度不稳定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杨漫宇,符书兰,陈晓明,张怀琼,唐宗祥,任正隆.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的快中子辐照诱导.2014,(5):609-614
    为研究快中子辐照对新合成的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染色体结构变化的影响,分别利用5 Gy、15 Gy和20 Gy三种快中子辐照剂量对其种子进行辐射诱变,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M0和M1种子的根尖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剂量下发生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的总频率为12.28%,其中发生外源小片段易位、外源大片段易位和罗伯逊易位的频率分别为9.36%,5.85%和2.34%。三种剂量都可引起小麦与黑麦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分别有1.28%、9.04%和44.94%的M1种子产生了易位。说明随着快中子辐照剂量的增加,小麦与黑麦染色体间发生易位的频率也在增高。本研究为外源染色体片段(或优异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
  • 苏佳妮,武 军,赵继新,王秀娟,张 军,贺晓岚,刘淑会,杨群慧,陈新宏.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24-6的鉴定.2014,(5):615-620
    为给小麦-华山新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提供材料和理论基础,对普通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材料24-6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细胞学检测和原位杂交(GISH)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根尖细胞学鉴定,该材料染色体数为42条,2n=42;(2)以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DNA为探针,普通小麦7182基因组DNA为封阻,根尖与花粉母细胞原位杂交(GISH)显示该材料携带有2条可以配对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臂,确定24-6为稳定的小麦-华山新麦草易位系;(3)田间观察发现24-6植株紧凑,叶色深绿,籽粒白色、呈半角质,比其母本(普通小麦7182)株高略有降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蘖数都有所增加。
  • 王升星,朱玉磊,张海萍,常 成,马传喜.小麦育种亲本材料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2014,(5):621-627
    为了解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以190份分布于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及西南冬麦区3大麦区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的80对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进行品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本文共检测出352个等位类型,每个标记平均4.4个;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021 2~0.853 2,平均为0.533 4。结果表明:3大麦区品种间遗传差异较为明显,其中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与西南冬麦区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而黄淮冬麦区西部丘陵川地副区与胶东丘陵副区存在较大差异。各麦区间及副区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品种交叉现象,其中黄淮冬麦区华北平原副区与淮北平原副区间的种质资源交换较为频繁。遗传聚类结果与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一致,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分布也较为吻合,即同一麦区或者具有共同系谱来源的小麦品种可较好地聚为一类。本文研究结果为小麦亲本选配提供了有用的遗传信息和重要参考依据。
  • 杨子博,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李立群,李学军.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2014,(5):628-634
    为明确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的遗传基础,选用31对SSR标记对107份近年来淮北地区所育小麦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的等位变异数为3~8个,平均为5.48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176~0.791,平均为0.543;3个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指数均为D>B>A;江苏淮北5个地区中以徐州小麦材料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613),以淮安小麦材料与江苏淮北另外4个地区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282)。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距离变幅为0~0.935,平均为0.586,除淮麦20与华瑞0049外,SSR标记能将其他供试材料相互区分开;所有供试材料被聚为3大类,聚类结果与品种(系)的系谱来源比较吻合。
  • 孙晨红,杨贵军,董燕生,杨小冬,陈晓宁,徐 鹏,王 晨.旱冻双重胁迫下的冬小麦幼苗长势遥感监测研究.2014,(5):635-641
    为了探讨“旱冻交加”的气候条件下遥感监测小麦苗情的可行性,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利用多时相MODIS为遥感数据源,引入了广泛用于小麦苗情监测的距平植被指数(AVI),同时基于植被健康状态指数(VHI)和晚霜冻害综合指数(I),构建了旱冻双重胁迫条件下的小麦苗情综合指数(CI),以反映冬小麦拔节期的生长状况,并分别利用实测样点苗情分类和距平植被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I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5.00%,Kappa系数为0.74;冬小麦总茎数与CI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y=8.732CI+1.256,决定系数为0.605 3;与实测样本对比,CI预测精度为73.30%,苗情分类分级更符合小麦生长实际情况。因此认为旱冻双重胁迫下可以利用CI对冬小麦苗情进行监测。
  • 张娟娟,熊淑萍,翟清云,张钰洋,马新明.不同土壤质地小麦叶片叶绿素的高光谱响应及估测模型.2014,(5):642-647
    为给小麦生长过程中叶绿素的实时监测和氮肥调控提供参考,设置3种不同土壤质地(沙土、壤土和粘土)、5种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330和435 kg·hm-2)和3个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矮抗58、周麦22和郑麦366),同步测定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Chla+b)含量,系统分析了3种土壤质地条件下小麦Chla+b含量与350~1 050 nm波段范围内冠层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土壤质地下小麦叶绿素的冠层光谱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光谱指数REPIG 和mND705对叶片Chla+b含量的监测效果较好,建模决定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利用独立样本数据对用于建模的此二光谱参数进行检验,其预测效果表现较为稳定,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87和0.85,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46和0.48。说明利用光谱指数REPIG 和mND705为自变量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当地生产条件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同时为氮肥施用及调控提供技术依据。
  • 王国栋,曾胜和,周建伟,陈 云,梁 飞,张 磊.墒度对滴灌春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4,(5):648-654
    为筛选适宜北疆绿洲区滴灌春小麦高产栽培的水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了耕层(0~40 cm土层)不同墒度条件下滴灌春小麦旗叶SPAD值、灌浆期光合和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拔节至乳熟期土壤墒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显著降低旗叶SPAD值(P<0.05),乳熟期增加土壤墒度延缓了叶片衰老。在灌浆期,旗叶光合速率随土壤墒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蒸腾速率在15∶00时T4处理(苗期-拔节、孕穗-乳熟和成熟-收获阶段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6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墒度处理T5(苗期-拔节、孕穗-乳熟和成熟-收获阶段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和70%)最低;气孔导度(Gs)在15∶00时显著降低后,在17∶00时又逐渐升高,且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同Gs一致;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ΦPSⅡ等随土壤墒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土壤墒度较低处理的qP相对较低,NPQ较高;土壤墒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中穗粒数对土壤墒度最敏感,千粒重次之。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苗期-拔节、孕穗-乳熟和成熟期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70%~75%、75%~80%和60%~65%是滴灌春小麦获得高产的最佳水分管理模式。
  • 彭 婷,蒋桂英,段瑞萍,张前前,李劲松,冉 辉.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关系.2014,(5):655-661
    为探讨滴灌春小麦的高产机理,以新春6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的茎蘖成穗率、粒叶比及花后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孕穗期LAI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在拔节期滴灌春小麦的群体茎蘖数量为775.2×104·hm-2、茎蘖成穗率为88.7%、孕穗期和籽粒形成期的LAI分别为7.83和6.22、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4 314.4粒·m-2和224.3 g·m-2、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为7 001.95 kg·hm-2、花后干物质贡献率为79.14%时,产量最高(10 967.4 kg·hm-2)。说明通过提高茎蘖成穗率,保持适宜孕穗期群体叶面积和提高粒叶比,促进花后物质生产和贮存物运转,协调源库关系,可以实现滴灌春小麦高产。
  • 范仲卿,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亓 振.返青至孕穗期控水对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2014,(5):662-667
    为了解冬小麦合理控水与氮素高效利用的关系,以中麦8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返青至孕穗期的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吸收的氮素中,土壤氮占61.45%~65.33%,肥料氮占34.67%~38.55%。中度土壤水分处理(相对含水量70%)的籽粒氮素积累量最高,氮肥生产效率最高;低土壤水分处理(相对含水量55%)的开花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最低,肥料氮的土壤残留量最高,营养器官转运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最高,籽粒氮素积累量最低;高土壤水分处理(相对含水量85%)的开花前营养器官积累的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效率最低,氮素收获指数最小。由此得出,返青至孕穗期土壤水分亏缺和过多均不利于小麦高产和氮素的有效利用。
  • 王 祎,李青松,王宜伦,李 慧,史 金,金修宽,谭金芳,韩燕来.施氮量对小麦穗花发育及穗粒数的影响.2014,(5):668-673
    为了解小麦穗发育与氮素营养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0、180、270 kg·hm-2 三个施氮量水平(分别用N1、N2和N3表示),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和弱春性品种太空6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主茎幼穗长度、第九小穗小花发育进程、每穗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小穗结实率、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主茎幼穗长度对施氮量响应逐渐明显,豫麦49和太空6号分别表现为N3>N2>N1和N2 >N3>N1。豫麦49第九小穗第4~6朵小花发育进程对施氮量响应差异显著,且分化程度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太空6号第3~6朵小花进程对施氮量响应差异显著,其中第3朵小花在发育进程前期N2处理快于N1、N3处理,中期和后期N2、N3处理快于N1处理,第4~6朵小花分化程度则一直表现为N2>N3>N1。不同施氮处理间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小穗结实率、产量、穗粒数等指标差异亦显著,且品种之间对施氮反应存在差异,其中豫麦49的总小穗数、小穗结实率、产量、穗粒数呈N3>N2>N1,而太空6号呈N2 >N3>N1;豫麦49小穗结实率呈N3.
  • 钱兰娟,袁树忠,高 颜.除草剂炔草酯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期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2014,(5):674-679
    为了解小麦品种对除草剂炔草酯的耐性与抗氧化特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对除草剂敏感型品种宁麦16、中度敏感型品种扬麦15和耐药型品种淮麦23为材料,测定了炔草酯制剂处理后三个品种幼苗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GST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炔草酯120 mg·L-1处理15 d后,宁麦16药害最重,MDA含量增加了56.41%,叶绿素含量下降了68.58%,SOD、POD和GSTs活性分别上升130.75%、123.06%,和23.33%;扬麦15叶片MDA含量增加32.05%,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OD和GSTs活性提高29.77%和28.30%;淮麦23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和GSTs活性无显著变化,SOD和POD活性分别增加了225.96%和63.87%。当药剂浓度为240 mg·L-1时,淮麦23叶片GSTs活性提高了41.11%,增幅高于宁麦16(16.67%)及扬麦15(23.58%)。说明敏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炔草酯的反应在抗氧化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耐药型品种可能通过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除草剂的胁迫伤害。
  • 王 辉,王鹏云,田 燕,李万春,曾 艳.昆明小麦气候适宜度研究.2014,(5):680-684
    为了解昆明地区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的适宜状况及其历史变化,依据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利用前人建立的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分析了当地小麦的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结果表明,在多年平均气候条件下,小麦整个生育期内,除抽穗开花期温度适宜度偏低外,其余生育期温度和日照适宜度总体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抽穗开花期温度较低和降水不足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从1971-2010年历史数据来看,昆明气候适宜度基本上维持在0.50左右,日照适宜度处于较高水平(0.80±0.05),降水适宜度呈现下降趋势,温度适宜度则总体呈上升趋势。
  • 董县中, 贺德先, 吴 寅.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2014,(5):685-691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表明,该区麦田土壤全氮含量极低、低、中、高指标分别为<0.65、0.65~0.94、0.94~1.34、>1.34 g·kg-1,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0、10~16、16~24、>24 mg·kg-1,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9、49~66、66~89、>89 mg·kg-1,不同肥力水平下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225、 0~120、0~135 kg·hm-2;根据丘陵旱作区、山前平原区和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及小麦需肥规律,3个种植生态区一次性施肥方案的肥料配方(N-P2O5-K2O)分别为45% (27-8-10)、40% (25-6-9)、35% (22-5-8);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方案的通用基肥配方为40%(15-10-15),3个种植生态区基肥施用量分别为450~600、420~540、360~480 kg·hm-2,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结合雨水或灌水分别再追施尿素200~260、180~240、150~210 kg·hm-2。
  • 刘 霞,刘景辉,李立军,田 露,张志南,海 林.耕作措施对燕麦田土壤水分、温度及出苗率的影响.2014,(5):692-697
    为明确耕作措施对旱作燕麦田土壤水分、温度及出苗率的影响,以燕麦品种坝莜 1 号为材料,于 2011-2013 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耕作措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春松和秋松)能明显减少农田冬闲期土壤水分散失,提高0~100 cm土壤贮水量。在燕麦苗期,免耕、秋松、春松和秋翻处理的0~100 cm各土层2 年平均土壤含水量较春翻分别高出11.55%、9.66%、7.04%和1.22%。深松与免耕较翻耕在土壤温度较高时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在土壤温度较低时又具有一定的升温效应。燕麦出苗率表现为免耕>春翻>春松>秋翻>秋松。燕麦出苗率与苗期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耕层土壤温度无明显相关性。综合考虑土壤水分、温度和出苗率,以免耕处理效果最佳。
  • 黄 瑾,曹世勤,贾秋珍,骆惠生,张 勃,孙振宇,金社林.小麦品种绵麦37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2014,(5):698-702
    为了解小麦品种绵麦37在当前生产和抗病育种上的利用价值,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该品种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苗期接种的846份采自甘肃省不同地区及邻近周边麦区的条锈菌样中,51份菌株对绵麦37具有致病性,占总菌样数的6.03%;所用的条锈菌样中,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包括CYR33、CYR32、Su11-2、Su11-3、Su11-4、HY8、HY9、HY4、G22-9和G22-14,这些小种及致病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及陕西等地,尤以四川、甘肃陇南等地出现频率较高。在成株期随着以G22-9和G22-14为代表的贵农类群出现频率的进一步升高,绵麦37已逐步在甘肃陇南田间丧失抗条锈性,但对白粉病抗性表现较好,尚可作为抗源材料进一步利用。
  • 王路遥, 王 超, 申成美, 陈怀谷, 郭坚华.引发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禾谷镰孢菌的生物防治初探.2014,(5):703-708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原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从江苏小麦茎基腐病病害样本分离菌中筛选到了对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都有强致病力的F.graminearum 菌株GF1117。为了对F.graminearum 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小麦不同生境中分离筛选到35株对GF1117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分别在田间和温室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5株拮抗细菌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在小麦感病品种和中抗品种上对茎基腐病的防效不同;菌株1-8对两种病害的防效都在45%以上。
  • 胡小平,王保通,康振生.中国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研究进展.2014,(5):709-716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 sp. tritici Eriks.)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影响世界小麦生产的严重病害,具有传播范围广、流行频率强等特点。条锈菌毒性变异一直是小麦条锈病防治与研究中的重大难题。我国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过去的60多年中已开展了大量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种类及其鉴定方法、小麦品种及环境与条锈菌毒性变异的关系、毒性变异途径及变异速率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的研究概况。同时,深入探讨了条锈菌生理小种概念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急需开展研究的条锈菌毒性变异监测体系、有性过程导致的毒性变异在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等问题。
  • 段瑞君,陈国雄,熊辉岩.大麦驯化的主要性状及其相关基因.2014,(5):717-723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位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主要作物。从野生物种转变为栽培种的驯化过程中,大麦的许多性状发生了改变。大量研究发现,这些驯化过程中变化的主要性状,都是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功能丧失的结果,而且已克隆的驯化基因多数为转录因子。本文对非脆穗轴、六棱穗和裸颖果等大麦驯化的主要性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倪永静,李巧云,王新国,王 翔,牛吉山.高产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国麦301.2014,(5):724-724
     
  • 王林成,张学智,张 德,李玉华.高产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武春8号.2014,(5):725-725
     
  • 马 麟.旱地优质抗倒抗病春小麦新品种—青麦2号.2014,(5):726-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