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记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董峻)谢华安介绍自己时,经常说“我是种田的”。黝黑的肤色、粗壮的手指,似乎佐证了他的身份。
但他带领团队创制出20世纪中国杂交水稻的优异种质,选育的水稻“汕优63”创下种植面积最多的纪录;他推广的再生稻技术更是让一季水稻种出了两季的产量。
这个从福建土楼走出来的“农民”,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
培育出应用广泛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
1972年冬,31岁的谢华安调入福建三明农科所工作。当时正逢全国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从十几个省份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被派往海南,开始了终生为之奋斗的育种生涯。
1976年,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由于增产效果明显,推广面积连创新高。那几年也正是稻瘟病等病虫害暴发期,当时种植面积较大的“汕优2号”“四优2号”等品种纷纷染病,减收严重。
“一丘田,三只母鸡放下去都吃不饱,何况人?”谢华安回忆说,“不抗稻瘟病的杂交稻,在生产上是没有前途的。”
于是,谢华安明确了育种目标——首选抗稻瘟病的优良植株。他将海南收回的种子分别试种在福建三明的沙县蒋坡、尤溪坂面、宁化水茜等稻瘟病重发区,以期通过自然诱发筛选出抗稻瘟病能力最强的材料。
“在进行抗稻瘟病筛选时,从沙县到永安坐车起码要2个小时。为了能在当天赶回沙县,早上不到6点钟就要带着秧苗出发。插秧的时候还很冷,就蹲在路旁边打哆嗦边吃饭。”谢华安说。
1980年冬,谢华安终于选出性状表现最好的一个株系,这就是20世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抗病效果显著的恢复系——“明恢63”。
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而不育系即是不能繁育的育种材料。在杂交育种中,不育系、不育保持系和不育恢复系是配套应用的。
“汕优63”: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
有了高抗病性的恢复系,选育抗稻瘟病的杂交稻就有了基础。但从恢复系到新品种,还要经过与不同不育系的测交、筛选、区试等一系列工作。
1981年,谢华安团队终于利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配组选育出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克服了第一代杂交水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
在这个新品种诞生的前一年,福建南部5地市杂交稻种植面积比1979年锐减一半多,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稻瘟病重发区杂交稻种植面积也是直线下滑。可以抵抗严重稻瘟病,正是“汕优63”的杀手锏。
此后,“汕优63”以其强大的优势——丰产、抗病、米质优和适应性广,迅速得到南方稻区农民青睐,种植面积成倍增长。
从1986年到2001年,“汕优63”连续16年种植面积稳居杂交水稻第一,种植区域遍布全国16个水稻主产省,最大年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
东南亚一些国家引进并大面积种植后,感叹其增产效果、增加效益之显著,誉之为“东方神稻”。1988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再生稻为粮食增产立新功
谢华安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等。
在巨大的成绩面前,谢华安和同事们没有满足于“明恢63”和“汕优63”,又相继选育出了“明恢86”“航1号”等恢复系和“Ⅱ航优1号”“Ⅱ航优2号”“汕优77”“Ⅱ优明86”“宜优673”等优质品种,并用分子生物技术展开了对耐贮存水稻品种的研究。
而最令人关注的,是谢华安对再生稻的研究。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收割后的稻茬再长一季,60天能拿到四五百斤的单产,相比种植双季稻省工省时。”谢华安说。他培育的超级稻曾连续4年实现头季、再生季亩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屡创再生稻产量世界纪录。
“当前迫切要求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拓宽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不断培育高产、优质、高抗、广适的优良品种,这才可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谢华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