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空壳扼杀了育种创新
金农网,2013-07-03
高产永恒论把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制度推向绝境,与永恒论相关把审定制度推向绝境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卖空壳。这一招危害性更大。
我们费好大劲讲解玉米育种的科学道理,扭转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而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轻轻一吹,就把科学道理吹得无影无踪。原来我们认真地讲科学道理,建议改革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和审定制度,不过是书生气,如今企业需要的只是个通行证,哪怕张冠李戴也无妨。就好像地下特工弄来日本鬼子的通行证一样,那不是真的,但能过关。如今品种审定也可以蒙混过关。
现在过的是什么关卡呢?市场准入!企业要生存,就要到市场去积累资本,而郑单958的经营权已经分属5家企业,先玉335更是由登海先锋和敦煌先锋排他性经营,德美亚系列则由垦丰种业独家经营,别的企业只能一旁干瞅着,自己什么也捞不着,于是拼命也要自己审定品种。一开始我还真以为是企业提高了觉悟,要自主创新了,后来经人指点迷津,才知道不过是审定空壳子。为了一个空壳子,花10-30万元跑数据很值得,一旦过了审定关,再花100-200万元从科研人员手里买这个空壳子,然后往里面装别的品种,这叫“审壳套三”。最常见的是套装先玉335或郑单958,西南地区套的是潞玉13,这叫假而不劣,因为套装这三个品种生产上不会有风险,于是赚大钱。一般赚个几千万是有可能的。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秘密,原来人家不需要创新,要的不过是一张通行证。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需求必然影响到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行为的实际走向。在空壳子这个框架之下,有谁还在乎品种的创新性和真实特性呢?潜规则,跑数据就是了。空壳子比创新更实惠,更重要!
一些育种者聪明,投其所好,于是就制造空壳子,只要通过审定就能卖出去,赚个一两百万,比创新省力气,知足了。剽窃育种的实质就是制造空壳子以便堂而皇之地挪移知识产权。
我一直鼓励创新,花大力气宣传商业化育种,宣传两个杂种优势群理论,循环育种策略,高密度抗逆育种策略,纠正育种方向,引导正确的育种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育种技术路线,并着手建立品种测试系统……,按照这个思路,即使基层科研单位和企业育种者,都能够施行创新战略,育成好品种,但过程会比较艰难,每一轮创新比对照增产2%-3%已经难能可贵,可是在空壳这个目标下,品种试验和审定已经被利益集团搞臭,一些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制造出“增产”6%~10%甚至更高产的品种来,在多数情况下这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但许多旁观者、圈外人却信以为真。真正想搞创新的科学家怎么敌得过人家那大手脚和“硬”功夫?20多年前,时任农业部科技司副司长的雷茂良同志就质疑过计划经济下虚高的科技项目管理指标,怎么可能每个5年计划玉米的产量指标都提高10%以上呢?哪岂不是早就超过美国了么?现如今,科技项目管理的误导作用有所弱化,品种审定制度却又续了上来,冠冕堂皇地以所谓“精品”战略和高产永恒论这根“指挥棒”,强硬地驱使科技人员制造虚假的高产品种。区域试验的管理者过于看高了自己的历史作用,以为区域试验统帅全国科技人员,指引中国的玉米育种方向。指挥棒还只是理论、方向和技术问题,而审定制度为权利寻租、潜规则和跑数据所制造的利益空间则过于腐败!
我接触过一些省里的种子管理干部,他们在基层把事情看得很透彻。区试总结和品种审定,就好比为皇帝做新衣的两个裁缝,那么认真地比比划划,又是量尺寸,又是裁和剪,又是缝缝补补,然后一本正经地套在臃肿肥胖、光不出溜的皇帝身上,新衣就算做成了。他们很认真,但前提数据(基本材料)造假,裁缝认真又有什么意义?在金钱面前,科学家的创新努力被扼杀,只要有了钱,谁还关心产业的未来?个别企业不想长远,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难道也不关心种业全局的死活,不考虑长远么?如果都不愿意创新,中国的种业必垮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