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家李振声:“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发表日期:2014-05-15 02:25AM 阅览次数:
CFP供图
年轻时的李振声在麦田里做实验
还有半个多月,北方的冬小麦就要陆续收获了。记者日前在河北南皮、天津静海、山东无棣等地看到,昔日的片片盐碱地上,如今小麦长得壮实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把荒地变成良田的关键人物,是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要吃面,种小偃”,用野草杂交出小麦新品种
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离开北京赴陕西杨凌,进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那年,正赶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有的地方小麦减产两到三成。李振声受到很大触动,决心培育抗病小麦。但当时,他研究的方向是牧草。
“农民精心栽培小麦几千年,但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野草没人管,却长得很好。”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来培育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他就此开始了对小麦远缘杂交的研究。
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杂交谈何容易——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是三大难题。从外观上看,杂种分离的类型很多,而且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面目全非了,为此,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细胞遗传学研究。
1964年6月14日,在经历了连续40天阴雨后,天气忽然放晴。实验田里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青干了,只有一个保持着金黄色,这就是后来功勋卓着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此后,经过两次杂交,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终于育成抗病、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1979年,“小偃6号”开始参加区域试验,随后大面积示范推广。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1985年,“小偃6号”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这个品种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50多个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超150亿斤。
发动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改造中低产田
1987年,李振声被调回中国科学院,协助时任院长的周光召管理生物局和农业项目办公室。当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连续三年的徘徊,三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
李振声与中科院的农业专家一起,经过3个月的调研,预测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粮食的增产潜力,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并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到1993年,全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时,其中黄淮海地区增产了504.8亿斤,与预期结果非常吻合。
上世纪末,美国人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引发世界关注。在2005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李振声汇集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符合中国实际,并用大量科学数据进行一一回应。
“凭着正确的政策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
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
2011年5月,李振声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需求、潜力和途径”。两年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这一项目是中科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共同实施的,通过研发、集成、示范推广耐盐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粮食增产能力。
李振声课题组承担的任务是“耐盐小麦育种与示范”。由于小偃麦的亲本之一长穗偃麦草耐盐性强,研究人员从它与小麦的杂交后代中分离出一部分耐盐小偃麦新品系,“小偃60”就是其中的一个优秀品系。2012年与2013年,在河北海兴县的中度盐碱地上,经专家组测产,“小偃60”比当地品种“冀麦32”分别增产22%和22.9%。
李振声早已成果卓着。从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却功成不居。在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以后,李振声说,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小偃4、5、6号是20年前在陕西杨凌完成的,当时有10位同志参与。回到北京以后,先后也有多人参加课题组,研究所更是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说。
如今,80多岁高龄的李振声仍热衷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在组织实施“渤海粮仓”项目中,李振声又结识了一些农民新朋友。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在6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李振声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是一项原创性成果,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这项成果促成了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在中国西安召开,受到来自15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的充分肯定。
对此,李振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偃6号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远缘杂交确实是改良小麦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20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我想必须另寻捷径。在70年代后期,我们学习美国遗传学会主席E.R.Sears的经验,开展了染色体工程研究。Sears创建了一套染色体工程工具材料——中国春单体系统,通过这套材料可以将远缘植物的染色体转移到小麦中,但是,这套利用起来也存在一些困难,就是这套材料的保存与利用都须通过显微镜下的细胞学鉴定才能完成。
我们工作的创新点,是运用从偃麦草中得来的蓝粒基因创造了一套蓝粒单体小麦。蓝粒单体小麦在一个麦穗上可以长出四种颜色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不需要用显微镜,只根据种子颜色就可以知道它的染色体数目,深蓝的42条,中蓝和浅蓝的41条,白粒的40条。40条染色体的小麦叫缺体,用它与远缘植物杂交,可以较容易地将外源染色体转移到小麦中,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成果受到Sears等国际小麦遗传育种学家的好评。在Sears等国际着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的支持下,1986年,我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在西安组织了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1993年,又在北京组织了第八届国际小麦遗传学会议,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李振声说。
■ 人物档案
李振声 着名小麦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近日获得“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殊荣。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于山东省。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念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