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转基因的“通行证”

中国经济导报,2013-06-26,作者:陈昊

近日,农业部“一口气”批准了3种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安全证书。与此同时,一些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的说法也被广泛流传。

转基因,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目的的技术。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然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依然存有疑惑。这种疑惑一方面来自于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普遍不信任,另一方面则来自人们对基因技术的误解和担忧。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早已进入了人们的食物链,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饲料。以转基因大豆为例,按规定,食用大豆油成品须在包装上注明原料是否为转基因。但是,加工豆油的主要副产品——豆粕,在被作为精饲料广泛应用到畜牧业后,就通过肉、蛋等畜产品间接进入了食物链。而目前,除了直接用转基因农产品加工的食品外,很多食品的原料来源是难以追溯的。

因此,作为食品流通的“把关者”,政府必须做好公众食品安全的“卫士”。然而,没有公众的参与和知情,就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在实践中,虽然有关部门在发布决策时,都强调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人们对转基因的认知毕竟有限,再加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公众对转基因的怀疑不难理解。

我国早在2005年就成为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缔约国。这份议定书明确规定,公众应当享有参与转基因生物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以及获得关于可能进口的转基因生物相关资料的权利。如果说公众的怀疑源于“无知”,那么这种“无知”又源于什么呢?

现有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危害的说法,多数已被证实为谣言,剩下的也都不具有科学参考价值。我们能够看到的,其实是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新技术的谨慎态度。而这种谨慎,是以科学的依据和严谨的态度为根本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是传统农业在当代的发展延续。我们没有必要仅仅因为“转基因”的字眼就对其产品提出苛刻的安全要求。我们并不否认转基因食品可能存有潜在安全风险,但类似地,“太空育种”、“人工杂交”等技术的潜在风险同样存在。而且,因为转基因技术育种的目的性更强、更直接,其潜在的风险也就更可控。

所以,我们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的是与传统非转基因食品相比的相对安全性。在市场中,无论是种植者还是加工者都倾向于品质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因此,政府就有义务确立产品质量的标准,并保证相关标准严格执行。

公众对转基因的安全信任,事实上是建立在对作为“看门人”的政府部门的信任上。其实,普通人并不需要都明白转基因技术的来龙去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满足公众的知情参与权——信任,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