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研发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全球陆地表面增温最显著地区

新华网兰州5月8日电(记者张文静)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及其带领的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全球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半干旱地区是全球陆地表面增温最显著的地区。

据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介绍,干旱半干旱区作为全球陆地的特殊组成部分,是近100年来温度增加最显著的地区,尤其在冬季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增温达1.72度,是全球陆地平均增温的2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此研究基础上,该研究团队以冬季显著增温作为切入点,针对全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率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地表与大气相互作用剧烈等特点,获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黄建平表示,该项目重点探讨了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评估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科学预测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趋势,进而评估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国家应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对策。

与此同时,黄建平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通过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吴召华共同合作,分析了全球陆地表面气温不断变化的长期趋势,进一步证实了此前发现的半干旱区显著增温现象。研究明确指出,自1900年至今全球陆地整体趋于变暖,变暖最先开始于北半球高纬度和副热带地区,随后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开始增暖,而热带地区则经历了一个先变冷再变暖的过程。特别是,自1900年至今,累积变暖最为剧烈和快速的区域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区域。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5月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旗下子刊《自然气候变化》上。

据介绍,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增温并不主要由温室气体的增加所致,而是由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但目前还不能定量区分各因素的相对贡献。这一问题在国际上虽然引起高度重视,但还未达成共识,其原因众多,如干旱半干旱区缺乏先进探测手段和多种仪器的综合集成观测,难于获取相关数据等长期连续的同步观测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