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育种,企业显身手

经济日报,2012年03月20日

从2011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种业创新的热度不减。在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种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的同时,围绕着谁是“主角”、该给谁更多钱、哪些领域能市场化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倾听他们的心声。   

育种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山东冠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方才臣说,2011年,山东省60%以上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是由企业选育的,预计今年的比例会更高。企业已成为科研育种的主体,他认为,今后国家种业科研投入应重点向企业倾斜。

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种业百强企业,方才臣认为,我国种业公司竞争不过国外种业公司的原因之一是原始创新不足,根源是科研投入太少。一家外国公司一年的科研投入超过10亿美元,比我们所有企业一年的投入总和还多。冠丰种业年投入科研资金2000多万元,如果能得到国家科研投入,在2015年将实现科研产出翻番。

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指出,水稻育种时间长、成本高。以培育一个“田丰202”水稻品种为例,一般程序是先进行水稻杂交需要7至8年,其次是试验程序需要7年,加起来要15年才有可能通过审定。前后需要年投入100多万元以上。我们的育种技术较先进,能够缩短一半时间,但也要7年时间。这只是困难之一,种业企业目前普遍没有固定的育种基地,都是在租用农民的土地,租用合同一年一签,费用贵不说,育种场所常搬家折腾。例如,目前河北省部分地区的租地价格为500至1200元不等,当地农民倾向于半年左右的短期租用合同,不想长租。而10年前,公司在辽宁盘锦租下的土地为每亩350元。

与困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骄人的成绩。冠丰种业制定了企业2015年发展目标,预期形成40项生物技术专利并选育10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许雷的公司成立以来已有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8个、省级审定品种19个,累计增加稻谷产量1000多亿斤,产值200多亿元。

研究单位向公益性靠拢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凤之说,目前,在国内种业创新方面,国家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投入相对较多,他们的研发成果数量也多于种子企业。

而国内相当多数的种子企业并非以研发、育种为主要业务,大多数种子公司都是从当地种子管理站独立出来或者供销社更名之后的种子企业,都主营种业销售、配送等业务,并没有足够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条件。虽然国外有些大型育种企业有研发中心,但目前我国育种企业还没有这个条件,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应为明智之举。

事实上,国家对种业科研单位的投入应再加强。过去,中国农科院下属的果树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12个研究所定位为“转企”,但目前最新的“公益性”定位又促成这些院所要重新回归公益性。

种子科研单位“转企”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从育种到栽培都得“分心”。例如,目前果树研究所的工资只有60%是财政拨款,其余40%包括补贴、奖金等都要依靠自己去赚。如此既要靠市场赚钱,又要搞公益科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创新积极性。此外,育种需要很大的试验地,果树研究所正在规划如何为种业产业服务,创新出更多新品种,这些都亟须国家稳定、长期的支持。

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管理处副处长储玉军指出,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角”并非是企业,而是广大科研院所和涉农大专院校。为了与国际接轨,培育出更多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各地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目前,已经在玉米、水稻等领域展开商业化育种的探索,鼓励上述领域的育种企业大胆走出去,独立完成科研育种试验,他们的育种成果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未来的种业创新趋势之一。另一大趋势是,未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我国会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而部分科研单位的职能更多地向公益性靠拢,更多地参与到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中去,形成“收支两条线”改革。我们会加强政策引导,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同时,对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增强其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