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与经验交流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4年4月22日至23日,中欧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与经验交流专家座谈会在北京顺义成功召开。

中欧双方代表重点围绕农业环境污染防控、农村生态景观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与经验传播推广等开展讨论交流。欧盟方项目总协调员帕特里夏.马库丝女士作了关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与农民和公众交流的报告,重点阐述了欧盟农民如何获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信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在传播推广信息技术中的作用等,她指出未来信息传播与推广将趋于多元化、对农民教育培训将有助于他们应对时代地变化。英国皇家农业学院伊恩.大卫.格里斯教授作了关于解决水土管理问题的流域尺度方法的报告,主要介绍流域尺度的水土管理方法,如欧洲水框架指令、英国流域生态敏感区农业污染防控、流域利益相关方合作管理环境问题模型等,并就英国水体、土壤保护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英国生态与环保专家、高级顾问杰弗里.莱德利先生作了关于农田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报告,介绍了在欧洲农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他认为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可以改善农作物授粉、加强害虫防治、提升土壤质量、减少化肥施用,进而促进可持续集约型农业发展,既确保粮食产量又兼顾生态系统服务性。法国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农业商会的高级顾问、农学家伯纳德.埃尔文先生作了关于法国农民获得推广服务和支持的报告,重点介绍了该地区农业商会组织运营状况,在传播农业信息、推广农业技术、宣传农业环保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中方代表,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及案例,主要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相关典型案例等进行了讲解。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作了关于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和层次性、相关典型案例研究分析等。中央电视台的代表作了关于中国农业环保技术传播与案例分析的报告,介绍了我国农业环保宣传与传播的主要途径、取得成效,并希望下一步加强与欧盟农业环保方面的技术合作和数据共享。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所、河南牧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专家及技术负责人分别讲解了我国农业环保发展的一些典型案例,如农业清洁生产尾菜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生猪清洁养殖、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等。中欧双方还就下一步项目合作计划和培训方案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座谈会由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欧盟政策对话支持项目二期(PDSF-II)办公室及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举办。欧盟驻华农业一等参赞马库斯.柯林马先生、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高尚宾副站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欧农业农村环保领域的专家、技术推广和宣传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期间,中欧代表参观考察了北京昌平御汤山生态农业园面源污染防控示范点和设施农业、顺义地源隧航农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装置,以及顺义东华山村美丽乡村创建工程等。中欧双方代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也对下一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