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追梦者 ——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郭进考

科技日报.2013年05月23日,作者: 刘廉君

追梦!四十年如一日,郭进考从一把木尺一杆秤起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始终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创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在小麦育种界,成为传奇式的人物。

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3项,省部级奖多项,以及何梁何利奖、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等。他主持育成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22个,累计推广3.8亿亩,为我国缺水严重的海河流域地区小麦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到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北方干旱区小麦育种的岗位专家,郭进考继承前人、提挈后学,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带出了一支具有5名国务院特贴专家、多名博士,能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优秀团队。他主持建设的农业部华北地区小麦抗旱节水生物学实验站、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石家庄植物分子育种中心、河北省节水小麦育种工程实验室,成为我国北方半干旱麦区育种创新的重要基地。

他先后荣获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并长期担任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但在大家眼里,他依然是挽上袖子、卷起裤腿就下地的普通农业科技人员。

带领研发团队,郭进考追逐着向世界尖端课题:生物节水—小麦节水抗旱高产育种的梦想。

从一把木尺一杆秤起家

郭进考出生在河北省新乐市大沙河畔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小时候,留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饥饿。有一次,饥不择食的他竟然将河滩里的曼陀罗果当作食物吃了,一下子昏迷了3天才醒过来。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粮食是最宝贵的财产,在干枯的沙土地上农民一个汗珠摔八瓣劳作,一年每人才能分上二三十斤小麦。吃饱肚子、不挨饿便成了他的梦想。

正因为这样,他上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校。经过两年的学习,他明白粮食要增产,优种起着关键作用,“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便把培育出优良的小麦品种当做了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石家庄是河北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但农作物的品种长期都依靠从外地引种。为了摆脱生产上的被动,1973年年初,草创了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同年郭进考被分进农科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农科所呢?市区北郊滹沱河古道一片荒漠的土地上,“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的牌子,歪歪扭扭地挂在一个砖垛上,五七干校遗弃的院落破烂不堪,没有像样的办公室,不少人就是找几块砖支起来,搭上一块木板当办公桌,一个小马扎当椅子。院内杂草丛生,附近农民的小猪成群结队到处乱跑。有人称之为“草科所”“猪科所”。

对于郭进考来说,生活条件艰苦算不了什么,他立志在这块土地上搞小麦研究。所领导把小麦育种的重担压在了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身上。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付担子,既兴奋又困惑——兴奋的是自己的梦想可以实现;困惑的是这个河北省成立最晚、条件最差的地区农科所,基本不具备做科学试验的条件:一无合格试验地、二无试验材料、三无科研设备、四无研究资金,上级给的“仪器设备”就是一把木尺、一杆小秤。搞科研靠“用牙咬、靠眼瞪”是那时科研条件的真实写照。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郭进考和几个年轻人就是在一种英雄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白天,他们在田间劳作,哪里不会了,就跑到省农科院的试验地看看,回来照猫画虎地干;晚上,为弥补理论知识的匮乏,便如饥似渴地学习书本知识……

回忆起当年创业时的情景,郭进考告诉记者。寒冷的冬天,所里穷,宿舍生不起炉子,就楼道有一个公用炉子,宿舍的墙壁上经常挂满霜雪,实在忍不住了,就在公用炉子里烧几块砖,放回屋内御寒…… 酷热的夏天,屋里的蚊子多的几乎伸手就能抓一把,点燃蒿草驱赶,蚊子跑不了多少,倒把人熏的够呛,他们只好一进屋就往蚊帐里钻,还美滋滋把这叫作“无公害物理避蚊法。”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郭进考硬是啃完了《育种学》、《遗传学》、《统计学》、《栽培学》等十几部专著和大学的教材。70年代所里集中科技人员统考,成绩名列前茅。也就是从那时起,培养了他学习、思考、实践的习惯,这种习惯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变成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而能力变为成果则是远大理想和勤奋实践并驾齐驱长期融合的结晶。

为了尽快掌握育种技术,郭进考使出了浑身的招数。没有育种材料,他便和同事们四处求援,三下山东,四赴河南,五上黄土高原。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两年的时间求教了国内知名的小麦育种科研单位,先后拜访了庄巧生、李振声等4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当时课题没有分文经费,靠所里可怜的出差费资助外出学习,为了省钱,不管路多远从未坐做过卧铺,住宿也是捡最便宜的住,在西安住过几角钱的大车店,在北京住的是地下室。为了赶时间,不管有无座位,只要有票就上火车,有时在车上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晚上实在是困了拿张报纸铺在别人的座位下躺下就睡。常常顾不上洗漱而蓬头垢面地出现在专家面前。专家深为他们的求知和敬业精神所感动,毫无保留地为他们讲经验、送材料、传技术,甚至正在研究的课题精华也告诉了他们。两年时间就收集了500多份宝贵的育种材料,为他们实现小麦育种的梦想迈开了第一步……

求教的育种材料搜集到了,但郭进考兴奋之余,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试验地问题。

拜访的老专家们都有一个成功的秘诀,具备符合育种目标地力均匀的试验地是最基础的条件。当时农科所的试验地是一片古沙河道垫出的土地,高低不平,土层厚度不足1尺,地力极其不匀。长出的小麦高一片低一片,不符合做试验用地,如此搞下去很难育成品种。培养试验地,垫地改造土壤时间不等人,面对困难怎么办?只有另想办法。可是到哪里选合格的试验地,成为当时的一个大难题。当时课题没有经费,所里的经费也很困难,外出租地搞试验也很难实现。

辛集马兰村的老支书刘录波是个老劳模,对良种的作用尤其重视。听到郭进考他们正为试验地发愁,慷慨的提出了到他们哪里去搞试验,他们无偿提供土地、提供劳力。条件是让全村优先用上好品种,多打粮食就可以了。有了这位农村老党员的帮助,对郭进考他们来说,无疑就是及时雨。他和伙伴们,卷起了铺盖卷,毅然走进了距市区130多华里的辛集市马兰村荒郊野外的村办小农场。他们在这里一干就是30年……

郭进考想起这些老前辈们,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没有前辈们的慷慨解囊、无私的帮助,就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至今我还特别感动。”

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12年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郭进考追梦成真,自己第一个理想的品种——“冀麦26”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审定。

“冀麦26”是针对抗旱品种丰产性差的问题,确定了提高抗旱品种产量的育种目标,制定了“以提高穗数为突破口,聚合抗旱和丰产基因”的技术路线,利用矮化育种、辐射育种和远缘杂交技术成果,育成抗旱性与丰产性结合的“冀麦26”,这个品种不但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个自己的当家品种,并成为了八十年代海河流域麦区主推品种,为亩产由200—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左右做出了贡献。

为表彰这个品种为农业生产做出的贡献,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冀麦26”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长特别奖;1991年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冀麦26”育成之后,欣喜之外,为了实现第二个梦想,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民迫切需要亩产过千斤的品种。他们通过提高经济系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以“稳穗增粒”为突破口育成节水与高产品种“冀麦38”,穗粒数较“冀麦26”提高20%,国家区试产量居第一,生产上创造了亩产631.34公斤高产纪录,成为河北省小麦千斤县的首选品种。先后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实现了大面积亩产由400公斤到500公斤的跨越,是九十年代全国十大品种之一,推动了小麦单产水平持续提高。再一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省长特别奖;1999年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功的背后有谁知道他们的艰辛。十几年的风吹日晒,把郭进考折腾得又黑又瘦,像个扛大活的苦力。但这一切的付出,并不以为着成功,他和伙伴们开始选育的几个品种,不是因为晚熟,就是因为不抗到,一个接一个都失败了。一连串的打击,让郭进考欲哭无泪,但是从未动摇过他的梦想。

一个小麦新品种的诞生,是心智和汗水的结晶。从上千个原始材料确定亲本,根据育种的目标选配杂交组合,再从上百万株的后代中寻找那粒符合要求的种子,可谓大海捞针。一个新品种的诞生需2000天,到推广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耗时长、技术难度大,是一项精细而严谨的复杂系统工程,一年一个周期。同时要经历冻、旱、风、雨、冰雹等诸多灾害因素影响。育种方向把握不准,每个技术环节稍有疏忽都会前功尽弃。从开始组合到育成新品种的10年间,每年从准备材料、整地播种,到收获必须要经过8个多月时间,在小麦8个多月的生育期内,农民们所要干的一切繁重的田间劳动,他们都得到现场,而像准备资料,杂交组合,考种评比和无休止的田间调查,这些农民们不需要做的工作,他们却不能不干。否则,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就会让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做杂交是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每年要做上百个组合,要选3000株母本并在每一株母本上选留20个粒,再为每一个粒去掉3个小如米粒的雄蕊。在必须去掉的18万个雄蕊中,如果有1个雄蕊末能去掉,就有可能丢掉成功的机会。接下来,再搜集己选定的6000多株父本上的花粉,拿来为去雄的麦穗授粉。最后为防止串粉还要用纸袋把受粉麦穗罩起来。

每年都是在“五一”前后做杂交,麦田的温度有30多度,得弯着腰或单腿跪在地上,像绣花那样,一丝不苟地操作。汗水流在眼里,蛰的生疼,必须完成一个动作后,才能去擦擦;麦芒刺的奇痒,还必须忍受着痛苦,一天下来,常常累的人腰酸腿疼。有时候,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小麦苗情到收获,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田间调查。尤其是到了冬天,如果赶上下了一场大雪,还必须及时到田间调查,蹲在厚厚的雪地里,忍受着寒冷,用手轻轻拨开冻雪,小心翼翼在试验田里查看苗情、查看它的冻害情况。

农科所一位老所长说:“进考这个人很执着,对于新品种的研究,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那是“冀麦26”快出圃的时候,麦收前突然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田野里所有的人都慌慌张张往家跑,就连麻雀也藏在屋檐下一动不动。而郭进考带着课题组几个年轻人却往地里跑,冰凉的雨浇在身上,雷电不时在头上炸响,风刮的人几乎站不住,大田里、资源圃上千种小麦在狂风中不规则地扭来扭去,拼命挣扎,“泰山号”倒了,“津丰号”趴下了,资源圃中大部分的品种都匍匐在地了。可是,“冀麦26”仍在风雨后又挺立起来了!经住了考验。而后,当他们湿潞潞的回到宿舍,当时马兰村老支书刘录波心疼地说,也不怕雷电击中了你们,郭进考却说:“咱的26号没倒”,高兴的这位年过7旬的老支书也流着泪花,一边帮他们脱湿衣服、一边说: “好,好”。

凡是和郭进考接触过的农民都说,从表面上看他不像专家,更像农民。一幅典型的北方农民模样。在马兰试验基地,和他朝夕相处的农民说,“老郭,你们比我们累多了,俺们从心眼儿里佩服你们那拼命三郎的精神”。麦收时节,农民抢收忙,他和同事们更忙,甚至要“连轴转”。成百上千个育种材料都要编好号挂在麦株上单打、单收,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好多的工作都得他亲自去做,常常是自己钻进收割机粮仓里,用嘴一个、一个地把麦粒吹出来。中午,农民歇晌了,而他们却顶着骄阳钻进麦田里;夜间,农民乏了一觉睡到天亮,而他们头顶着星星,脱粒、数数、称重、记录等。因人手少,一天要干20多个小时,往往连饭都顾不上吃……

为了实现让人们都能吃上“白面馒头”这个理想和信念,每年“五一”劳动节,也是端午节,正值小麦做杂交;“十一”国庆节,也是中秋节,正是小麦播种的时节。郭进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在试验田。可以说,农业科研人员的日历上,只讲农时,不讲工时;只有节气,没有节日……

1988年6月12日,骄阳似火,麦浪滚滚,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的陪同下,来到了辛集市马兰农场视察了“冀麦26”试验田,李鹏亲切地握着郭进考的手,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

“冀麦26”的育成摘掉了河北小麦品种“泰山压顶”的帽子,得到了农民的称赞、专家的认可、领导的肯定。但他依然坚守着他的理想和信念,默默的守望着麦田,为追梦不懈的劳作着……

寻找那粒最“耐渴”的种子

我国北方水资源日益匮乏,河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采空漏斗区不断扩大。而工农业和城乡居民的用水量不断攀升。在农业用水占到70%,而小麦用水就占总用水量的50%左右。作为一个农家走出来的小麦育种专家,经过几十年对千千万万个小麦种质资源的观察,他知道哪些品种有着耐旱的显性,哪些品种有着高产的显性,但是让小麦既高产又耐旱,却又是个很大的难题。从那时起,针对海河流域极度缺水的状况,为使有限的水生产更多的粮食,他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生产需求,带领课题组开始寻找那粒最“耐渴”的小麦种子。

郭进考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攀登者。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冀麦26”“冀麦38”育成之后,又推出一个又一个新品种,而且每个品种都受到农民的欢迎、业界的肯定。在记载成功印迹的路上,人们看到的是他一年四季忙碌的身影,却很少有人知道一个攀登者心路的旅程。

一个长期跟踪郭进考育种研究的石家庄日报老记者张志勇说:“促使老郭在探索的路上永不停步的原动力,是他对事业和父老挚爱的那颗高贵的心,成就他的确是他对小麦基因和社会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

上世纪90年代,他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和轮回选择技术,创造出矮秆抗倒、株叶型好的优良种质,进一步聚合北部、黄淮南、北片三大麦区高产、抗旱优良基因,育成了“石4185”,实现了节水、抗倒、高产、广适等优异性状的高度结合,水分利用效率较生产品种提高15%—20%,创国家区试亩产716.7公斤历史高产纪录和10万亩单产552.6公斤的高产典型。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作为国家区试对照长达12年之久,为培育和筛选新品种发挥了重要作用。“石4185”的育成,郭进考的第三个梦想成真。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又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领取那个沉甸甸的证书。

本世纪以来,郭进考针对水资源日趋匮乏、旱灾频发的现状,强化了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主攻方向的育种思路。育种方法上强化环境胁迫选择,选育过程中注重“根系发达、穗容量大、叶片持绿时间长”的筛选方向,育成了“石家庄8”和“石麦15”等节水抗旱和丰产性更突出的新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较“石4185”又提高了20%,达到一级节水抗旱品种,生产示范实现了“一水过千斤”的目标,并创一水亩产646.7公斤节水高产纪录。多年被列为国家主导品种。 致使:“冬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及育成品种”,2011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郭进考长期潜心研究和探索,创造性地利用水分调控技术,形成了“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与高产品种选育的理论和方法,和育成的系列节水高产品种,引领了小麦节水与高产的育种方向,引起了高层次专家的关注,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澳大利亚著名小麦抗旱育种专家认为:培育的系列品种是高产和节水相结合品种的典范。国内著名专家鉴定认为:“创新提出的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和选择的形态、生理指标体系,对我国小麦节水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育成的系列节水品种,实现了节水与高产的高度结合。总体研究达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40年前那个手执木尺定株行、提着小秤称重量、四处求教育种的小青年,经过40年的不断攀登,靠一个个用智慧和汗水凝结的成果,成就了他在我国小麦育种界知名专家的地位。

凡是认识郭进考的同行,都认为他具有开放的胸怀,田间的材料毫不保留送给同行,只有同行需求,就无尚的提供,试验田只要合作单位提出要求优先安排。育成品种和优异种质被国内多家单位广泛利用,促进了节水与高产研究的发展。与意大利ENEA合作育成硬粒小麦“石家庄11”;与相关单位合作育成节水高产优质品种“石优20”,通过国家两大麦区审定;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合作开展小麦抗病节水育种研究,拓宽了研究领域;参加了南京农大抗病育种的合作,以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6VS/6AL易位系为材料,选育出“石麦14”等节水抗病新品种,作为参加单位之一,2012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圆了他第五次夺冠的梦想……

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深耕密种,立苗要稀。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这首中国汉代的《耕田歌》,郭进考非常喜欢吟咏。他经常和同事讲,每当我想起这首歌时,就会想到,我们读书也好,搞科研也好,写论文也吧,究竟是为什么?归根结底还不是为社会发展,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所以,凡是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我们都应该去干。

作为一个小麦专家,特别是成为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之后,有了更多的机会从宏观层面了解到小麦生产的现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他主动调整工作方向,把多出成果调整为“良种与良法相结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并身体力行,每到小麦种植和管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气候出现异常和生产出现异常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现场指导。2009年的旱灾,2010的雪灾,2011年又发生了50年不遇的旱灾,他都及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技术建议。

今年4月19日8时许, 石家庄突降了一场大雪。这是有史记以来,最迟的一次降雪天气,温度由10几度骤降至1度。此时的小麦已进入拔节末期,小穗如果受冻,对小麦的产量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郭进考心急如焚地冒雪,第一时间跑到了麦田查看麦情。此时,市长、厅长、农业部领导、新闻记者、种田大户等的电话、短信比雪片还疾地向雪中的郭进考飞来。上午10时,郭进考从麦田匆匆忙忙赶到市政府的会议室,下午来到省农业厅,22日,他又赶到农业部,把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做了详细汇报,提出了如何挽救受害麦田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郭进考时而身现在藁城刘家庄村、赵县田间地头,时而身现在栾城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间,带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农民白天秋收忙,他就利用晚上面对面给农民讲播种技术。长期以来,郭进考由于其实践经验丰富,能讲到点子上,与农民想的在“一个频率”,一听说老郭来了,农民们都会将他团团围住,问这问那。

为种好示范田,亲自整地播种,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适时与当地的技术人员和农民交流。他说:“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脾气特点自己最清楚。”因此科研人员到田间指导,建样板田,最有发言权,实现良种良法一齐推,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先后配合省、市、县科技、农业等部门在全省多个地区,实施万亩科技丰产工程高产示范田项目。如今,这些示范田均成为了领导决策的指挥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科技人才的培训田。

2008年5月20日,河北省农业厅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对辛集市科技入户小麦示范工程万亩高产创建中心示范区进行了验收。“石麦15”旱地示范田,全生育期一水不浇亩产530.63公斤;浇一水亩产达到649.28公斤, 刷新了河北省小麦单产纪录……

2011年6月16日,河北省科技厅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对栾城县“石麦15”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打实收,平均亩产701.9公斤,首次突破小麦亩产700公斤大关;6月17日,河北省农业厅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藁城市“石麦18”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打实收平均亩产711.5公斤。又创造了河北省小麦高产新纪录。

这惊人的一幕幕现场。40年来郭进考就是这样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科技人员,还是研究室主任、农科院院长、时刻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时刻惦记的是农民的需求、生产的需要,执著地扎根在农业第一线。他自投身于小麦育种事业以来,就坚持“良种配良法”“科研与转化”“研以致用”的原则,其学术论文来自于田间地头,科研成果又回归于田间地头。

作为一名从农家走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郭进考个人可谓硕果累累。作为一个科研机构的领导,他带领他的团队,把一个居无定所、简陋不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农科所,建成了现在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百强农科院。在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面前,许多农民见了郭进考便说:这么大岁数了,该歇歇啦。但他依然像往常那样,挽上袖子、卷起裤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走进农田、走进试验田,用智慧和汗水践行着华夏儿女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