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气候变化冲击中国长期粮食安全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7日报道,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在最近发表的报告中警告,气候变化的后果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是不能否认的。对全世界生态系统、水供、粮食安全,及最终对经济生产和社会体系,会造成严重的威胁。正如委员会主席帕乔里所说:“气候变化产生的冲击,地球上沒有人能夠幸免于难”。

全球变暖的许多风险,在本质上可能是长期与逐步的。它对农业的长期影响是可能造成农作物较低的收成、可耕土地减少、害虫与疾病的增加等。然而,通过越来越多的极端和反常的天气情况,加上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真正威胁可能来的比预期更早。人们一般都感觉到世界正经历更多的洪涝、干旱与台风等自然灾害。这些无可避免地会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经常面对天灾的大国如中国和印度,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历史上来看,因为它们不利的“人口-耕地比例”,这两个国家一直得致力提高粮食生产,来养活它们数以亿计的人民。毫无疑问的,将来气候变化会让它们原本已经艰巨的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粮食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供应的约24%。自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年年丰收,总生产量从该年的4.3亿吨增加到2013年破纪录的6.02亿吨。中国因此得以维持高达98%的粮食自供自给水平,高于普遍被认为是国家粮食安全门槛的95%国际标准。中国已经高度工业化,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少于10%,远远低于制造业的38%。中国政府便不遗余力地动员国家的资源来支撑农业生产。每年伊始,中央政府的最重要政策指令,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关,中国农业成功地养活了翻倍的人口。以国际水平来看,目前中国主要粮食的平均产量是很高的。其稻米收成虽然稍低于日本,却是泰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约一倍。中国小麦的产量也远高于澳大利亚与美国。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农业这些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技术转型,生产方式日益变为更能源密集与更资本密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可能达到了一个上限的临界点,要进一步取得增长,就要政府更大力的投入,并依赖更多生物学上的突破,甚至要考虑采用转基因种类。再加上因为收入提高和生活更富裕,造成中国人均粮食消费减少的趋势(尤其在城镇),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应该放宽高度自供自给的现有政策。事实上,有新迹象显示,中国政府不久后可能放弃长期奉行的95%自供自给的高水平,然后像日本与韩国一样,让国际贸易填补需求缺口。中国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上有强大的比较优势,在生产更多粮食上就稍为逊色,这观点无疑有经济理论的支持。然而,仅是依赖国际粮食市场来满足中国粮食安全缺口这样的观念,将打开“潘朵拉盒子”的很多未知因素。就算不谈粮食安全的政治问题,中国的庞大人口也会把这问题复杂化。目前,中国严守高度自供自给政策,每年只进口相当其粮食总供给的2%-3%。但以世界粮食总贸易额来看,这数量已是相当大。

以稻米为例,中国是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占世界稻米总产量30%。当中国于2013年购买340万吨,或只是国内稻米产量的1.6%时,便成了世界最大稻米进口国。若中国到国际粮食市场购买国内市场所需的10%粮食——中国完全有经济能力这么做——将立刻让国际粮食市场陷入天翻地覆般的不安定。即是,如果中国以更多进口粮食来维持其粮食安全,对粮食不足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中国粮食安全就意味着它们的“不安全”。总之,中国自身目前维持的粮食安全,还是不可靠和不稳定的。一旦任何长期的恶劣天气,或气候变化对这安全感造成重大损害,这会对中国与整个世界将带来严重后果。

气候变化到底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什么冲击?根据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2007年的报告,在最坏的情况下,预期的气候变化后果,将导致中国靠雨水灌溉的稻米及玉米的收成,在接下来的20到80年减少20%-36%。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也证实,过去20多年的天气长期变暖趋势,对小麦与玉米都有害,但对稻米的收成却有利。然而,中国科学家还未能确定气候变化对特定农作物正确的长期影响。关于气候变化课题的不确定性太多了。目前,他们最关切的,是因为频繁、极端天气变化所带来的短期天灾,对农作物生产的冲击。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农村一直受到洪涝或干旱的打击。中国人对其天灾有详细的历史记载。过去,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悲哀”。事实上,自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决堤超过1600次,也改道26次。长江相比之下比黄河平静多了,但从汉朝到清朝末年的2000年间,也造成了214次大泛滥,平均约每十年一次。长江上一次大泛滥是1998年。之后,中国便没有大规模洪灾。这得归功于政府大力治水。相反的,中国近年经历了更多和更严重的干旱。一些人认为这新现象就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简而言之,中国的粮食生产还是受到短期性天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中国面对的,不是粮食平均生产因为气候变化而长期减少;短期来看,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天气变化造成粮食产量的波动。产量的波动对经济与社会也可能有严重影响。从基本经济理论来看,粮食的需求与供给是非常低弹性的。因此,市场供给的稍微不足——假设没有大量囤积现象——可以造成价格不成比例的大大上涨。

年长新加坡人应该还记得1970年代初发生的事。当时,泰国的稻米产量下跌5%,出口的泰国米减少了10%,新加坡泰国米的价格一夜之间便飙升了四倍!食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消费价格指数比重很大,所以这些国家城市地区未来会面临更多的通货膨胀,这是气候变化一个较直接的后果。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包括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是在灌溉和水源保护方面。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并确保它们的粮食安全。这不仅是为了人类,也符合每一个人自身的利益。


来源: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责任谢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