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牧草试验站开展苜蓿返青问题调查及技术指导
应吴忠市盐池县、孙家滩开发区多家种草企业的邀请,4月15日,张蓉站长和自治区牧草产业首席专家李克昌研究员带领双方团队成员联合到盐池县开展苜蓿返青问题调查及技术指导。在盐池县草原工作站王峰站长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一行先后到盐池县天朗公司、巨峰公司、宁夏鑫泰能源集团及孙家滩天禾公司等2013年种植的苜蓿基地进行调查,以上基地均为喷灌方式。
经实地查看,苜蓿整体返青情况较差,天朗公司3000亩苜蓿种植基地平均返青率不足20%,巨峰公司5400亩苜蓿返青率不足10%,宁夏鑫泰能源公司1200亩苜蓿返青率30% 左右,天禾公司3000亩苜蓿返青率50%左右。经综合分析,认为造成盐池县企业苜蓿整体返青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冬灌不足,每亩苜蓿的年配额水量仅30-50m3,不能有效供给苜蓿越冬和返青所需水分,造成苜蓿冻害和根颈以下3~5cm抽干;其次,自3月份以来(截至4月8日)全区气温平均6.8℃,比常年同期偏高2.5℃,而此期间无降雨,盐池地区属于重旱地区,加剧了苜蓿根颈的抽干程度;第三,苜蓿种植时间较晚也是导致苜蓿不能正常返青的原因之一,以上企业均在7月中旬到7月底种植,加之土壤水分缺乏,造成根系发育差;第四,品种选择较为盲目,三家企业主要种植品种为进口品种WL343HQ、WL319、驯鹿,整体返青较差,而巨峰公司在旱作条件下种植的陇东苜蓿已逐步开始返青;最后,管理不当也是造成苜蓿返青后死亡的原因,自3月底开始给苜蓿喷水,由于气温相对较高,造成苜蓿抽干部位的生理性根腐。孙家滩地区每亩有近300m3的灌水配额,在试验站的技术指导下,冬灌较足,目前苜蓿整体返青情况较好。
同时,试验站对2013年在孙家滩开展的10个苜蓿品种大区比较试验进行了返青调查,由于冬前喷灌两次,整体返青较好,但品种差异性表现明显,中苜1号、中苜3号、甘农4号、皇后四个品种返青率均在80%以上,WL343HQ、德宝的返青率50%左右,WL168和三得利、皇冠的返青仅在30%-40%。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苜蓿种植首要考虑当地降雨量和水资源的供给,在降雨量<300mm和灌水配额不足,特别是冬灌水不能保证的区域,不能种植苜蓿;其次,中部干旱带选择要选择抗旱、耐盐碱的苜蓿品种,如中苜系列、甘农系列等品种;第三,加强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适时种植、根瘤菌接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及收获加工等技术,提高苜蓿生长势和产质量。同时,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像种粮食一样精细种植苜蓿,真正提高苜蓿种植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