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秸秆撑起农牧业发展“金链条”

在青海探索推进循环农牧业建设中,一张地膜、一根玉米秸杆,不仅让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稳居全省粮食产量第一,还带动发展了农区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实现了多重效益,走出了一条高原干旱山区发展循环农牧业富民的新路子。

——一张地膜让干旱山区铺满“金棒子”

民和县位于甘青交界,是青海省仅有的几个农业县之一。虽然有耕地64万亩,但大部分十分贫瘠,浅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十年九旱,广种薄收”一度是民和农业的形象写照。

记者来到民和县田间地头采访,满山满洼银晃晃的一片白,民和县农业局局长陈洪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玉米秋覆膜。来到李二堡镇牙尔山村村民周兆云家,映入眼帘的是晒满屋顶、堆满小院的“金棒子”--玉米。44岁的周兆云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他说,以前种冬小麦,亩产也就两三百斤,遇上灾年经常颗粒无收。自从种上全膜玉米后,他家的干旱地里年年有丰收,产量翻倍增长,2013年种了42亩,亩均产量650多公斤,通过卖青储秸秆和玉米粒给家里带来3.3万元的收入。

陈洪说,民和县2008年从甘肃引进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并在全县大力推广,这是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三种技术合为一体的新技术,具有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温促熟、抑制杂草的作用。据实地测产,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650公斤,较未覆膜的亩均增产450公斤,增产效果明显。2013年粮食总产2.4亿公斤,是2008年的两倍以上。

尽管2013年遭受春播干旱、生长期冻灾、丰收期雹灾,民和县35万亩全膜玉米实现总产24万吨,稳居全省粮食产量第一县,净增收益4.21亿元。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883元,同比增加了16.5%。仅种玉米一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近1400元。

“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在我县掀起了科技兴农的热潮,带来干旱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民和县县长沙德林说。

——一根玉米秸秆撑起农区畜牧业“金链条”

依托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不仅带来了粮食大丰收,还带来了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民和县创新发展思路,顺势而为,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着力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

民和县县长沙德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民和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玉米秸秆总量可达98万吨,其他农作物秸秆31.8万吨,秸秆总量达129.8万吨;加上退耕还林还草种植的苜蓿、复种的饲草以及其他饲草料等,饲草总量可达210万吨,能满足26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可以为黄南、玉树、果洛等牧区服务。由此民和县提出了“打造全省最大的饲草料基地”的目标。

2012年以来,民和县积极培育饲草料产业,建立生产加工、贮存、配送体系,截至目前,完成玉米秸秆加工青贮40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44%。民和县由此大力发展“家庭牧场”。

在民和县总堡乡总垣村,54岁的村民冉世福正背着一筐青贮饲料喂羊。他说,之前卖了160只羊,净赚9万块钱,现在家里还有200多只羊。“家庭牧场”让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有了奔头儿。院外的一片空地,他已经准备再建一座饲料池。他说:“照这样下去,养上1000只羊,一点问题也没有。”

民和县畜牧局局长孙玉林说,目前全县草食畜饲养量已达到124万头(匹、只),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159家,发展规模养殖户7920户。畜牧业产值达4.55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050元,畜牧业已成为民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海东市副市长、民和县委书记赵雄介绍,从发展全膜玉米做起,民和县初步形成了“粮—草—畜—沼—肥—粮”的循环发展模式,目前累计建成沼气池1.4万座、年产沼液沼渣20万方,施肥面积10万亩,为推动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注入了活力。

循环农牧业不断发展,相关产业链条持续延长,内涵逐步深化,一个西部欠发达县将农牧业做成了“朝阳产业”。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将在35万亩基础上有所增加,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到197.2万个羊单位,实现畜牧业产值9.77亿元,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循环农牧业助农增收

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说,近年来,青海省在民和、湟源、贵南等县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种草养畜和生态畜牧业,积极探索循环农牧业发展路子,取得了较好成效。作为全省循环农牧业发展的缩影,总结剖析“民和模式”,有三方面启示。

第一,依托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民和模式”的关键。

沙德林说:“青藏高原农业靠天吃饭,耕作瓶颈明显,但现在一张地膜,掀起了我县农业生产新革命,展现了高原农业广阔前景。实践证明,只要科技过硬,即使是在干旱山区、在青藏高原,也能‘种金挂银’。”

农业科技研究要瞄准市场,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让农民群众尝到甜头,他们就会自觉推广,形成规模,见到效益,民和县就是这么做的。

第二,政府扶持引导、有效服务,“小投入”换来“大民生”。

“尽管县财政困难,所申请的农业补贴也并不厚实,但它不是简单的救命式的输血,而是通过科技支撑,给县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造血‘干细胞’。”赵雄说。

2009年以来,民和县每年拨出3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拉动畜牧业养殖贷款3000万元。目前,全县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及土地利用、技术推广、税收减免等政策环境,进一步促进循环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禁牧减畜工作,有效保护“中华水塔”安全。

民和县畜牧局项目办主任刘永顺说,青海省属于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青海牧区大规模实施以草定畜、禁牧减畜,而农区做大草产业,做强养殖业,将牧区减下来的牲畜补上去,不仅可以确保省内畜产品供应,而且有助于国家畜牧业基地建设。

赵雄认为,下一步,民和县循环农牧业发展面临进一步上台阶问题,要通过多元化途径对资源吃干榨尽、循环利用,只有更大范围内落实这个做法,才能更好地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

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副处长杨毅青说,总体上看,青海省循环农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循环链短,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议充分发挥农区资源优势,加强对循环农牧业的政策引导、组织建设、技术支撑和综合服务,形成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这不仅是推进循环经济先行区建设的战略举措,更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关键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