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我国粮食增产如何从潜力变为现实

来源:求是

我想谈三个问题:

一、粮食总产由1.13亿吨到5.89亿吨的历史性跨越缘何实现?至今,我国粮食总产从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5.89亿吨,这既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投入与市场激励措施,更与农业科技创新须臾不可分割。

第一,科技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愈来愈大。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率的提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在1949—1978年、1979—2012年两个时期,我国粮食单产增长对总产贡献作用分别为86.0%、116.5%,面积作用分别为14.0%、-16.5%,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前粮食总产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而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则是在粮食播面缩减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单产的提升而取得的。第二,科技对粮食增效及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愈来愈强。目前立体农业技术模式正呈加速发展态势,比如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推广的稻田养鸭、鸡、鱼、虾、蟹等模式,不仅能保证粮食生产,还能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市场提供多种多样的优质产品,每亩总收益一般能达到普通稻田的5倍以上。第三,科技对生产方式转变的引领能力愈来愈显著。近年来,各种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如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的应用,可节省用药成本25元/亩,节约用工成本10元/亩,还可减轻环境污染。2010年全国水稻、小麦等粮食主产区累计完成统防统治面积5.1亿亩次,多挽回粮食损失30亿斤以上。

二、到2030年粮食需求增长到6.45亿吨的艰巨目标能否完成? 据测算,随着人口总数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提高和农产品工业用途的拓展,以及每年净入境旅游超过5000多万人次的食物消费,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将从目前的395公斤增加到2030年的430公斤,届时按15亿人口估算,粮食总需求将达到6.45亿吨,要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在现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再增加1亿吨产量。

从现有粮食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支撑力综合判断,这一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因为,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71%、60%、67%,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国内同一种植区内的同一作物,省际间的单产差距也较大。2011年,广东稻谷、陕西小麦、云南玉米单产,与同类型主产区的湖南稻谷、河南小麦、四川玉米相比,分别低了46公斤/亩、150公斤/亩、60公斤/亩;如果将三省作物单产提高至相邻主产区的水平,其粮食总产可净增515万吨。如果我国非主产区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其净增加的粮食产量累计可达2149万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依靠耕地扩展增加粮食产量已无可能,必须通过技术措施改造才能实现粮食生产的内涵式增长。如果我国8.75亿亩易改造的中低产田全部得到改造,可新增产能1400亿斤,若现有高产田通过设施更新完善,也有亩产增幅5%的潜力。我国还有2亿多亩耕地用于蔬菜生产,若采用高新技术装备并推行集约化设施栽培,其生产能力将提高5倍以上,还可调剂出部分优质耕地用于粮经作物生产。此外,科技创新还能起到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降低灾害损失等减耗增产作用。

三、增长潜力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粮食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需要实现四个突破。一是重大科技成果突破。在5亿多吨存量基础上再稳定实现1亿吨的粮食增量,需要有类似于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开发等突破性成果的支撑,为此必须要培育一大批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突破应对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重大关键技术,为粮食稳定增长提供动力源泉。二是重大技术集成突破。我国粮食单产区域差异大,集中连片的高产点太少。2012年全国建设的高产创建示范片,粮食亩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7公斤,但高产创建面积不足全国粮食总播面的8%。为此,要围绕不同作物的区域目标产量要求,开展高产技术模式攻关,加快新品种示范和农艺、农机、信息等技术的集成组装,形成和推广一批区域化、标准化的增产模式。三是重大工程科技突破。我国有近10亿亩“望天收”的旱作农田,有水就有粮。从甘肃旱作节水技术应用效果看,短期内粮食亩产能增加100公斤以上。若借鉴以色列管网化滴灌工程做法并推进该类技术体系建设,将使我国旱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速提升。四是重大项目投资突破。中低产田改造、高新技术装备设施农业等,都是面广量多投资大的项目建设。要形成1项国家科技一等奖的农业成果,其项目平均投资在10亿元以上且需8年左右的研发时间。河南省2011年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粮食每亩平均提高100—150公斤,亩投资标准910元,总投资规模就达到了90多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