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防治小麦蚜虫

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同时也滋生出一些病虫害。据市植保站负责人介绍,根据当前田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蚜虫对小麦生产危害较大,希望各地广大干部群众高度重视,及时开展防治工作,以减轻后期的防治压力。

蚜虫是我市小麦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吸食植株的叶片、茎秆和穗部的汁液,并排泄蜜露,影响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穗期危害会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此外,蚜虫还是小麦黄矮病病毒的传播媒介,在蚜虫发生严重地块,黄矮病往往也会流行,给产量造成更大损失。受蚜虫危害的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在50%以上。

由于近段时间气温回升较快,田间小气候十分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危害,当前麦田蚜虫虫口密度上升迅速。据植保部门近日调查,全市麦田蚜虫平均虫口密度62.7头/百株,较前段时间25.8头/百株增长了143%,全市达到防治指标的面积85.4万亩,较前段时间增加了68万亩。其中,许昌县发生较为严重,严重地块最高达1500头/百株。

市植保专家介绍,由于蚜虫繁殖速度快,加之近期气候条件适宜,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虫口密度还将进一步上升。为此,他建议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当前防治害虫的关键时期,按照“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迅速掀起防治小麦蚜虫的高潮,确保今年夏粮丰收。

其防治方法:每亩可用10%吡虫啉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40%敌畏·氧乐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70—100ml,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60ml,兑水40—50公斤喷雾。在防治小麦蚜虫的同时,每亩可加入15%的三唑酮70—100克,或12.5%烯唑醇或25%丙环唑20—30克混合喷雾,兼防小麦白粉病、锈病,达到一喷多防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