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家周谦: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甘肃通渭县华岭乡老站村陇中2号冬小麦示范基地

陇中3号冬小麦大田示范基地

周谦(中)与乌克兰小麦育种专家(左)在田间进行技术交流

周谦在田间进行冬小麦杂交试验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甘肃定西市农科院冬小麦育种专家周谦写真

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一个普通农家的周谦,更能够切身体验到农民的疾苦,更容易深刻感受到父老乡亲对于农作物良种的渴求。于是,197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原定西地区农业学校农学专业,197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定西市农科院工作,一直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及良种推广工作。

30多载,春华秋实。

他主持完成科技项目并获得科技成果奖2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中国技术市场“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荣誉称号, 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共甘肃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甘肃农业科技》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0篇……

解决吃饭问题,是农业研究的原动力

陇中,苦瘠甲天下。年降水量只有两三百毫米,而蒸发量却在10倍以上。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曾几何时,种出的冬小麦,亩产量最多超不过50公斤。“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饥饿曾像瘟疫一样,折磨着这里的农民群众。小时候挨饿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懂得了粮食的珍贵,民以食为天。如何解决定西乃至甘肃人的吃饭问题?成为这个普通科研工作者从事农业研究的原动力。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周谦经常用以自勉的那句话,也是他坚信不疑的真理。

周谦发现,在定西,相比起冬小麦能覆盖全市,春小麦只能在陇西、渭源等北面4县种植,范围很小。此时,定西种植的冬小麦,仍然没有当家品种。面对当地冬寒、春旱这种特殊的气候,加上又紧挨着天水这个全国小麦条锈病发源中心,外来的品种,要么不抗春旱,要么不抗冬寒,要么不抗病。针对这种现状,周谦踏便了陇中的山川,调查农作物分布、品种使用和栽培技术,大量收集了不同地区小麦品种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日夜抄录整理并分析研究,整理数据报告。

周谦常说:“科研人员只有深入农业一线,同干部、农民结合,才能提出符合实际,农民容易接受、能提高小麦单产的技术措施。”为此,周谦十分注重知识与科研、理论与实际、研究与推广、试验与示范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验方法,按照自然环境、地域特点、气候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分类建立了一定面积的高产样板田和试验田。

只要一走进小麦试验田,周谦就会忘掉一切,一干就到天黑。他经常在下雨时打伞下地搞科研,冬天降雪时,他便带着扫帚扫雪进入地里察看育种苗情。每年在小麦生长期,他都要亲自带领专业人员下到田间,收集和分析试验田和样板田对照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指导农业生产。

有一次,在通渭县观察冬小麦育种试验田时,天色已黑,他就借助火柴的微光俯身察看试验田生长情况,不料,被路上的冰滑倒在地,脚被扭伤了,胳膊肘也被擦破了皮,但他不叫一声痛,也没吭一声,每天还坚持工作。

多年来,他每年都要在通渭县吴家川育种基地蹲点五六个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三十六年来,他像一个农民一样,一直在庄稼地里摸爬滚打,对脚下这块黄土地产生了浓浓的挚爱之情。他常说:“能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艰苦一点也没啥。”

科学实验,没有从天而降的运气

从春到冬,一有空,周谦便前往通渭县吴家川良种场。在他看来,那里是定西最干旱的地方,离天水又近,是旱地小麦育种的黄金地带。

下种,他亲手干,他怕工人们盯不住行距株距;种子发芽,他蹲在田地里,戴着破草帽,品长势,观叶色,记录每一天的变化;抽穗成熟期,他顶着毒辣辣的日头,看穗色,察青瘪;收获的时候,他钻进麦田里,小心翼翼地把麦穗摘下来,一个一个做标记……

在麦田里,哪怕是角落里最不起眼的小麦苗,都在他的目光爱抚下成长。他觉得每一株苗就像他的孩子,长相、脾气、习性都印在他的心里。他爱它们,每天第一个到地里,最后一个走,他怕一点点的大意,让他与优秀的孩子失之交臂。

科学探索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通渭县在2013年撤掉了吴家川良种场,他只好将试验田搬回安定区。但是,后来每次走进吴家川,他依然能够触摸到18年来在那里积淀下的苦辣酸甜。1981年建的两排平房,灰黑破旧,屋顶漏雨。经常是天一晴,他们就得赶快晒被子。更糟糕的是,2010年之前,这里只能吃到窖水,经常是看得见、看不见的脏东西在窖水里漂来漂去。夏天最热时,窖水就会漂上一层红色小螵虫,他和同事们只好用编织袋将其过滤后再饮用。

生活的困厄,阻挡不住科学探索的步伐。育种刚起步时,由于专项经费缺乏,处境十分艰难。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5年,周谦每年拿到手的科研经费只有5000元。

为了让钱能花在刀刃上,他处处节俭。种子袋,他让妻子帮忙缝;装种子的信封,他用铅笔做标记,用完一回,橡皮擦干净后,下年再用……不论怎样困难,在他看来,科研不能停,“农民等着良种呢。”

育种不仅程序繁复,而且难度很大。有的专家毕其一生精力,也未能选育出几个优良的品种。怎样才能选育出扎得住根、耐得了寒、经得住旱,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冬小麦新品种来呢?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他从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创新的理念就已经深深烙入他的人生信条里。求知若渴的他,边学边干,却不迷信权威。他对记者坚定地说,“要搞出新的品种,就得有主见,不能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冬小麦杂交育种,每个组合只需要3个麦穗,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想要选育出高产、稳产,适合大面积种植的良种,却是难上加难。

懂行的人都知道,从第一代开始,小麦的杂交后代便会“疯狂”地分离变异,要不断地根据性状表现,考量各项指标,逐年选择。哪些淘汰?哪些要留下来继续做试验?这中间需要的不仅仅是灵感、经验和勤劳,更需要的是技术上的突破!

一直以来,传统的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主要采用“系谱法”,形象一点说,就是在杂交后代的选育过程中,每一代,单穗单株地选,每一个表现好的“材料”种一行。

而在周谦看来,这一办法,好是好,可周期长,培育一个成熟的优良品种需要12年的时间。然而,谁都不能保证,12年之后,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强调“唯一”,往往会漏选和误选很多“材料”。

怎样才能既选出“优生”品种,又能缩短品种退化过程?灵感的火花一闪,他便从杂交育种的第一代开始,进行集团混合选择。他不再是仅仅选出单株,而是先选相同类型的优势组合,再分类型单穗单株地选,然后按不同类型种植。这意味着工作量增加了,地里熬的时间更长了,但是,寻找“优生”品种的几率增大了。

在周谦看来,每个新品种都存在着退化过程。这一方法,使新品种在第8年就能进入示范推广阶段,从而让新品种很快能够进入应用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遗传变异优势,稳定提高产量。

就这样,多年来,周谦就像犹如拓荒牛一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通过多年运用这一技术,他选育出的“陇中1号”,比全国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5.8%。2007年,成功通过农业部审定。如今,他又成功选育出了新品种“陇中3号”,两年的省内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比“陇中1号”增产7%。

2012年12月5日,这一“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新的高度

“搞科研,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周谦如此说。

面对成功,他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而是不断地想方设法超越自我。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搞科研,就得要有周密的思维,周到的考虑;当然,还得要有谦虚的态度,谦和的性格。

目前,他正在主持实施甘肃省科技厅、省农牧厅等单位下达的科研项目2项,现阶段主要开展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和陇中3号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等工作。

如今,周谦又与乌克兰苏梅斯克国立农业大学和甘肃省农科院合作,瞄准了远缘杂交技术,将外源高粱、燕麦草的优势基因提纯出来,和风马牛不相及的小麦进行杂交,力争实现新的育种突破。(王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