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学报 - 2014年26卷2期目录

  • 熊宗伟, 王雪姣, 顾生浩, 张立祯, 周治国. 中国主产棉区气象因子和纤维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2014 Vol. 26 (2): 95-104

    [摘要]研究选取保定、徐州、阿克苏等覆盖全国主产棉区的27个样点,在不考虑土壤、播期、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所选样点2006-2011年的棉纤维品质数据和7-9月气象数据进行不同区域水平下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初步建立棉纤维品质的气象生态模型,并找出影响棉纤维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在全国主产棉区,日平均温度越高,≥12 ℃有效积温和降水日数越少,棉花纤维越长;日均最低温度越高,纤维比强度越大;日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湿度越高,降水日数越多,马克隆值越大。(2)在黄河流域棉区,日均温和平均湿度越高,棉花纤维越长;降水日数越多,纤维强度越大。(3)在长江流域棉区,降水越多,纤维越长;≥12 ℃有效积温和降水量越多,马克隆值越大;日均最低温度越高,≥12 ℃有效积温越小,品级越好。(4)在西北内陆棉区,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越大,纤维越长;≥12 ℃有效积温越大,纤维比强度增加;日照时数越多、降水日数越少,马克隆值越大。气象因子对棉花纤维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定量化研究气象因子与棉花纤维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是纤维品质形成模型建立的基础。

  • 姜伟丽, 马小艳, 彭军, 马亚杰, 马艳.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季节动态研究. 2014 Vol. 26 (2): 105-112

    [摘要]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和优势度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6月中下旬及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棉,而其优势集中性显著低于常规棉;与Bt棉相比,二者在同时期的害虫群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3种棉田在其他时段的群落参数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差异。同时,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优势害虫种类比较稳定;因此,种植该双抗棉对棉田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不会扰乱害虫群落的稳定性。

  • 李平, 张永江, 刘连涛, 孙红春, 王旗, 李存东. 水分胁迫对棉花幼苗水分利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014 Vol. 26 (2): 113-121

    [摘要]以转基因棉花品种农大棉8号和鲁棉研28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处理(CK)、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和极度胁迫(ES)5个水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棉花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2个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率、叶水势、净光合速率(Pn)、光能利用率(L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两品种的Pn和NPQ的MS、SS和ES与CK相比差异显著,不同测定时期各胁迫处理的平均Pn比CK分别下降了11.5%、18.1%、32.1%和38.1%;平均NPQ比CK上升了24.1%、50.9%、79.4%和145.1%。表明棉花幼苗期持续轻度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能力无显著影响,但高于中度的持续水分胁迫会造成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和光抑制加重。

  • 刘翠, 张巨松, 魏鑫, 徐新霞. 甲哌鎓化控对南疆杂交棉功能叶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2014 Vol. 26 (2): 122-129

    [摘要]在南疆气候生态条件下,设置6组不同甲哌鎓喷施次数,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2个杂交棉品种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对杂交棉功能叶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甲哌鎓并未改变杂交棉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但较对照明显提高了同期各指标值及峰值持续时间。系统喷施甲哌鎓3~4次使得棉花株型紧凑,成铃率高;LAI前期上升快,峰值高且持续期长,后期下降缓慢;功能叶SPAD值增大且后期下降缓慢,净光合速率(Pn)峰值高且持续时间长;可溶性糖含量(SS)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明显增加;皮棉产量增产显著。

  • 赵静, 孙洋, 谭永安, 肖留斌, 柏立新, 路曦结, 郑曙峰. 基于COI及28S  rDNA序列分析的扶桑绵粉蚧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2014 Vol. 26 (2): 130-137

    [摘要]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为危害棉花等经济作物安全生产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本研究分析了我国扶桑绵粉蚧6个地理种群(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东、广西)线粒体COI及核基因28S rDNA序列,结合中国海南、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地理种群的数据,分析了其可能的遗传分支。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COI有7个单倍型,地理种群间显示出较小的遗传差异;28S rDNA序列在已测的中国六个地理种群中的结果高度保守,从核基因角度佐证了该种可能尚未出现种间分化。基于网络关系进化图、系统进化树分析得出扶桑绵粉蚧存在两个隐存谱系:((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加州)支系和美国佛罗里达支系;其中安徽及江苏种群应与入侵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支系为同一遗传支系。该研究结果可为探寻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遗传进化和可能入侵途径提供参考。

  • 程文翰, 朱华国, 李鹏飞, 王凡龙, 朱守鸿, 赵兰杰, 郭丽雪, 孙杰. 棉花多胺HPLC的测定方法优化及其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2014 Vol. 26 (2): 138-144

    [摘要]利用HPLC法测定棉花组织培养物中的多胺含量,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多胺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冰浴浸提时间及衍生反应时间优化后,可将内源腐胺(Putrescine, Put)、亚精胺(Spermidine, Spd)、精胺(Spermine, Spm)在15 min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线性关系良好(r >0.99),回收率高(96.8%~103.1%);建立了棉花多胺HPLC测定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各时期培养物进行多胺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后多胺含量显著上升,且腐胺与亚精胺和精胺的比例随着体细胞胚胎发生持续下降,表明非胚性细胞向胚性细胞转化过程中,二胺(腐胺)不断向三胺(亚精胺)和四胺(精胺)转化,特别是在胚状体形成期,亚精胺和精胺的积累显著增加,初步揭示了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多胺的变化规律。

  • 计怀春, 孙君灵, 周忠丽, 潘兆娥, 贾银华, 何守朴, 庞保印, 王立如, 杜雄明. 陆地棉繁殖群体大小对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2014 Vol. 26 (2): 145-152

    [摘要]利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澳L23/757(鸡脚叶)、中棉所19(正常叶)、红桃(红叶)的25、50、100、150株不同自然授粉繁殖群体的遗传完整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间的形态标记的天然异交率和SSR标记遗传纯度有显著差异,但4个群体大小间的天然异交率和SSR标记遗传纯度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棉花繁殖群体为25株时,可作为棉花种质繁殖更新过程中的最低繁殖群体量,能较好地保持繁殖种质的遗传完整性。

  • 孙洋, 盛洋, 柏立新, 赵静, 肖留斌, 谭永安.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绿盲蝽热激蛋白AlHSP90表达的影响. 2014 Vol. 26 (2): 153-160

    [摘要]绿盲蝽热激蛋白90基因AlHSP90是绿盲蝽体内重要的抗逆基因,参与绿盲蝽耐受高温、杀虫剂等胁迫反应。为了明晰绿盲蝽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其体内抗逆基因的表达特征,本试验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杂交技术,重点分析AlHSP90基因及其蛋白在绿盲蝽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的表达谱。结果表明:绿盲蝽雌、雄成虫取食Bt棉、常规棉后,AlHSP90表达量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植物(P<0.01);与对照四季豆相比,取食茼蒿之后AlHSP90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雌成虫取食Bt棉、常规棉后,AlHSP90表达量分别比对照上升了1.77、1.74倍;而雄成虫取食Bt棉、常规棉后,AlHSP90表达量则分别比对照上升了1.98、1.94倍。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之后,AlHSP90蛋白的表达谱结果与其基因的表达谱结果高度相似。绿盲蝽雌、雄成虫取食Bt棉、常规棉后,AlHSP90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植物(P<0.01);而取食茼蒿之后,AlHSP90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AlHSP90基因是绿盲蝽适应棉花取食过程中重要的抗逆基因,并在绿盲蝽寄主转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尤春源, 聂新辉, 张胜, 郭欢乐, 王夏青, 林忠旭. 新疆彩色棉23个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4 Vol. 26 (2): 161-170

    [摘要]以新疆截止2012年审定的23份新彩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00对SSR引物中,挑选出多态性高、稳定性好、均匀分布在棉花26条染色体上的52对引物,在23份新彩棉品种中筛选出核心引物47对,SSR扩增检测到多态性基因型位点数共计162个,每个标记检测到的基因型位点数在2~7之间,平均为3.45个;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值介于0.4537~0.8686之间,平均值为0.7096。结果显示:在23份新彩棉品种中,14份品种采用特异或特征引物可以一次性区分开,其余9份品种需要采用引物组合来实现区别该品种与其他品种。最少选用18对特异引物及组合引物就可以完全区分开新彩棉1~23号品种。利用18对SSR标记构建了新彩棉1号至23号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NTSYS-pcV2.10 软件聚类分析表明:23个新彩棉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是0.3781~0.9298,平均为0.5511,表明新彩棉品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杨毅, 张涛, 李国荣, 张淑芳. 我国棉花领域专利现状分析. 2014 Vol. 26 (2): 171-178

    [摘要]统计了1985-2012年间我国棉花领域申请专利的信息,并对专利申请量、专利类型、申请专利的地域分布、技术重点领域分布、专利申请人情况和主要竞争者技术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棉花专利的申请提供技术参考,最后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棉花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 雒珺瑜, 崔金杰, 王春义, 辛惠江. 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4 Vol. 26 (2): 179-183

    [摘要]测定了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的致死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棉对照相比,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幼虫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但不理想;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花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使各虫态发育历期延长,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延长,幼虫虫体质量和蛹质量减轻,化蛹率和羽化率明显降低。

  • 韩勇, 许映飞, 顾超, 花明明, 王俊, 陈源, 张祥, 陈德华. 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干物质质量及氮磷钾积累的影响. 2014 Vol. 26 (2): 184-188

    [摘要]以中棉所79为材料,通过设置高垄覆膜、高垄不覆膜、喷洒土壤改良剂、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覆膜、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不覆膜和平作覆膜6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产量、干物质质量与氮磷钾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覆膜种植方式相比,喷洒土壤改良剂和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覆膜处理子棉产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45.88%和42.24%。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两种种植方式最有利于提高棉花干物质质量和氮、磷、钾的积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