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芋软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长汀县种植槟榔芋历史悠久,种植的槟榔芋品质独特,肉粉味香、口感疏松,深受福建、广东及港澳人民喜爱。目前长汀槟榔芋常年种植面积达4000hm2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重要产业。软腐病是长汀槟榔芋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损失巨大,2010年发生面积近1000hm2,株发病率一般3%~15%,重的达55%以上,甚至绝收,给槟榔芋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2008~2010年我们进行了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效地减少了槟榔芋软腐病的危害损失。

1症状

槟榔芋软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基部和地下球茎。叶片染病,最初呈湿润状暗绿色小斑点,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侵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导致叶柄基部腐烂;球茎染病,首先新叶中午出现萎蔫,然后逐渐蔓延至全株发黄萎蔫枯萎,球茎病部表面出现水渍状暗斑,然后再向内腐烂,球茎迅速软化、腐败,出现粘液并散发恶臭味,最终全株枯萎倒伏死亡。

2病原

该病病原Erwiniacarotovotasubsp.Carotovora(Jones)Berseyetal.称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圆形。菌体短杆状,大小0.5~1.0×2.2~3.0μm,周生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或球茎中越冬。病菌从伤口、气孔侵入,伤口主要有自然裂口、虫伤、病痕、机械伤口等,在田间靠昆虫接触及灌溉流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发病适温范围4~38℃,最适温度25~30℃,大风大雨、高温高湿等剧烈天气变化时易暴发流行。一般连作地、种植过密、地势过低、排水不良、低洼积水、田间湿度大、偏氮浓绿郁蔽、害虫重发等类型的田块发病较重。

4综合防治技术

槟榔芋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长汀县6月中下旬开始进入盛发期。防治上应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栽培、物理人工、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早治重于晚治,药剂选择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1地块选择槟榔芋种植应选择避风的平洋田或缓坡地,灌溉方便,光照条件好的地段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偏酸的沙壤土为好。

4.2精细整地冬季深耕翻土晒白,耕作深度为30~40cm,整地时耙碎整细,做到深沟高畦,深耕细耙,有条件可在田四周深开围沟,有利排灌防止长期渍水。

4.3土壤处理在整地整畦前,667m2撒施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在播种前667m2用5%辛硫磷颗粒剂1.0kg拌土30kg撒施可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减少种芋被地下害虫危害而造成伤口引发软腐病菌入侵危害。

4.4实行轮作槟榔芋可与水稻、玉米、葱蒜类等作物轮作,切忌与十字花科、茄科(如烟草)、葫芦科作物进行轮作,更不应多年连作,轮作周期一般为2~3年。

4.4精选种芋应选择球茎上端口平、窝眼小和整个球茎为碓窝状或芋头状,及脐眼小、成熟好、无破裂、无疤痕、无霉烂等特征的种芋。

4.5做好晒种播种前,将种芋翻晒1~2天,可起杀菌、催芽,促进芽齐、芽壮的作用。

4.6种芋消毒在播种前晒种后,采用适宜的药剂进行拌种或药剂浸种,可有效减轻生长前期软腐病的发生。拌种可用草木灰:石灰(1:1)。药剂浸种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晾干,然后种植。

4.7合理施肥实行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在槟榔芋的整个生长期间,应注意施用腐熟有机肥,基肥应尽可能地施用一些腐熟农家肥;追肥可用化学肥料,应重施钾肥,不能偏施氮肥。基肥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15:15:15NPK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50kg,要深施、匀施,深翻耙匀。

4.8科学管水槟榔芋前期怕涝,后期怕旱。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生长中后期正值高温干旱季节,蒸腾耗水量大,除在每次中耕排干水便于除草施肥外,其余时间可保持沟中有水,防止叶片被晒干枯。若出现台风、暴风雨天气,要及时排干沟中水,田间苦菜的大棚栽培技术发现病株时也要排出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喷药保护。

4.9清洁田园在槟榔芋生长期间,要清除田间枯黄老病叶,如发现感病的植株,应立即连根拔除带离田间集中深埋处理,病穴及其周围撒施石灰消毒,防止病菌传播。槟榔芋收获后,也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4.10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在田间出现病株后要拔除病株销毁,及时排水,立即喷药防治;长汀县6~9月台风暴雨频繁,台风暴雨过后也要及时排水,立即喷药保护。药剂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或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杀得)600倍液灌根或喷淋,每隔5~7天1次,连续2~3次,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药剂。

;